武建岭 戚琳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0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0例,其中肌壁间肌瘤105例,黏膜下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35例。
1.2 护理方法 均采取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严格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采用心理疏导方法,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增强康复信心[2]。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释,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让同种疾病恢复期的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保持稳定积极的心态来迎接手术,顺利度过手术全过程。
2.1.2 术前指导是手术恢复的关键,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使其掌握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指导患者多做深呼吸,教会患者咳嗽的方法及有效地排痰,保持气道通畅,对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增加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理能力,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保证机体处于最佳状态。
2.1.3 术前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术前完善各类化验及检查,如:B超、胸片、心电图,了解有无重要的心肺疾患,完成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病毒三项等检查。
2.1.4 术前准备
2.1.4.1 阴道准备 术前3 d给予0.5%络合碘棉球阴道消毒,2 次/d。
2.1.4.2 皮肤准备 手术前一天进行,备皮范围为上至剑突下,下至双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双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皮肤,清洁脐窝,备皮过程中避免损伤皮肤,增加感染机会。
2.1.4.3 消化道准备 告知患者术前8 h禁食,6 h禁水,术前晚和术晨各行清洁灌肠一次。
2.1.4.4 休息与睡眠 为保证患者在术前得到充分休息,对焦虑严重者,可于术前晚临睡前给镇静药物口服,以保证睡眠质量。
2.1.4.5 术晨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于术前半小时给予抗菌素静脉输入和留置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毕回病房时与麻醉师交接,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心电监护6~24 h,认真记录体温、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全麻患者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术后6 h去枕平卧。注意观察腹部刀口及阴道出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记录引流液性状及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热心体贴并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做好解释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卫生宣教,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减轻压力。
2.2.3 饮食护理 术后6 h禁食水,之后如无腹胀可进少量流质,少量多餐,肛门排气后进普食,注意观察进食后反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活动,预防腹胀。一般选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2.2.4 疼痛护理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有不同程度切口疼痛,尤其增加切口张力时,如咳嗽都会加剧疼痛,护士要根据疼痛的性质、时间、程度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止痛方法,可采用音乐疗法或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药。
2.2.5 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2.2.5.1 预防肺部感染 术后6 h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间断做深呼吸,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行雾化吸入,2次/d药液为生理盐水40 ml内+氨溴索针15 mg帮助排痰。
2.2.5.2 预防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期间做会阴护理,2次/d,保持清洁卫生。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及时倾倒尿液,尿管拔出后,嘱患者2~4 h自行排尿,以免形成尿潴留。
2.2.5.3 预防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因疼痛不愿意活动,护士要告知早期活动的好处及必要性,注意观察背部皮肤受压情况和双下肢皮肤颜色、肿胀、疼痛情况。协助患者术后6 h翻身及第二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预防褥疮、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2.5.4 预防切口出血感染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听取患者主诉,若切口出现红肿硬结时,及时行红外线治疗。术后2~3 d阴道又少量出血时,是术中阴道操作所致,属正常现象,耐心解释使患者理解。
2.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院外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心情愉快,3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1月后门诊复查。如阴道流血、流液时,及时来院就诊。
全部患者腹部切口甲级愈合,住院天数8~11 d,无并发症发生。
由于妇科肿瘤手术对女性特有部位创伤,引起生殖器官的改变,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3]。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通过以上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效果肯定。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5.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37.
[3]费娜,徐友环,蒋广军.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