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梅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4%~8%的完全性卒中发生于TIA之后[1]。因其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人们忽视。为了提高TIA患者的治愈率,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和完全性卒中发生率,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1月至 2009年8月对收治的14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本组143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全部病例被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有病历均详细询问记录病史,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9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45例;有高血压病史68例,有糖尿病史40例;吸烟者36人,酗酒14人;143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67例,年龄34~90岁,平均65岁。入院后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管扩张药、脑细胞营养剂、中成药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及给予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治愈133例,病情好转9例,未愈1例。
无论颈内动脉系统TIA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时患者因为一过性失明或眩晕,容易跌倒和受伤,应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太高(以15°~20°为宜),以免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度不要太大,防止因颈部活动过度或过急导致发作而跌伤,患者入厕、沐浴及外出活动时应有家属陪伴。
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多食谷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坚果;少吃糖类和甜食;限制钠盐(<6g/d)和动物油的摄入;忌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控制食物热量,控制体质量增加。
患者突然发病在心理上难以承受,会出现恐惧、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和同情患者,以恰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TIA的病因、诱发因素及临床表现,使其明白TIA的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鼓励患者积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的家庭和社会活动,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也可降低已升高的血压,控制血糖水平和降低体质量。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等,指导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选择适合个体的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不能随意更改、终止或自行购药服用。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如抗凝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时,注意有无食欲不振、皮疹或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频繁发作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和记录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观察患者肢体无力或麻木是否减轻或加重,有无头痛、头晕或其他脑功能受损的表现,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脑血管病的基本病因、危害、可干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就诊时机以及预后的关系;指导患者掌握本病的防治措施和自我护理方法;帮助寻找和去除自身的危险因素,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血糖、血脂和血压变化。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复视或突然跌倒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等相关疾病,遵医嘱服药及调整药物剂量,切勿自行停药、减量或换药,以防TIA再次复发。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肥胖、吸烟、酗酒及饮食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指导其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减少高钠低钙、高肉类、高动物油、动物内脏等的摄入;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戒烟,避免长期大量饮酒;保持理想体质量。
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休息和娱乐;起床、起坐及体位变换时动作宜缓慢,转头不宜过猛过急,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精神紧张和身体过度劳累,鼓励患者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保持平和的心态。
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临床上发病突然,发作时常出现病变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伴对侧面部轻瘫;单眼一过性黑ā、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失语;突发眩晕、平衡失调、跌倒发作等症状,使患者存在潜在的受伤危险;同时本病为脑卒中的一种先兆表现或警示,再次复发的机会很大,如未经正确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约1/3的患者在数年内会发展成为完全性卒中。我们通过对143例TIA住院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TIA的基础知识和危险因素,消除紧张、恐惧或麻痹心理,主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自我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