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忠
(云南保山市施甸县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200)
施甸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志忠
(云南保山市施甸县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200)
猪人工授精是指利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处理和保存,再利用一次性输精管将合格的精液输送到母猪的子宫内,即用人工方法使母猪受胎。
为促进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生猪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作者根据长期从事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分析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施甸县生猪生产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施甸县推广应用始于1987年6月,当时以施甸县三棵松猪场和水长乡作为推广示范点。1988年,在上级畜牧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三棵松猪场人工授精改良站和姚关改良站,以两站为核心向全县15个乡镇辐射,主要推广品种是杜洛克,在3~5年内对施甸的生猪进行改良,从品质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市场的需求日趋旺盛和公猪饲养数量的增多,人工授精普遍存在着受胎率底、产仔数少以及从业人员技术老化、器械设备不足等问题,自然交配一度盛行。到2001年,全县生猪存栏313091头,其中能繁母猪50173头,人工授精73752窝,占73%。经500窝的调查表明,一次情期受胎率69.8%,平均产活仔7.4头,年间胎次1.68窝。
2008年,施甸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姚关镇、由旺镇两个县级生猪人工授精站,设置13个乡级生猪人工授精站和142个村级输精点。从广西桃园种猪场、昆明天佑种猪场、保山绿原猪场先后引进杜络克、大约克、长白猪公猪120头。购置生猪人工授精设备15套,做到每个站点设施配备完整。相关部门对全县两个供精站和13个乡镇人工授精点人员进行培训,共培训10期,培训人数1050人(次),发放资料1500份,深入养殖户家中技术指导和现场培训6万人次。2007~2008年,全县共累计完成配种153245胎次,受胎131791胎,总受胎率86%;其中人工授精134500胎次,受胎121685胎,总的受胎率达90.47%,比2006年提高了12%。人工授精数占总配种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60.4%提高到92.3%。
2004年起,我进驻施甸县绿森公司猪场负责技术工作,于2005年筹建生猪人工授精实验室,配备生物显微镜、猪精子专用密度仪、17℃恒温冰箱、恒温水浴锅、恒温预热箱、预热干燥箱、双蒸水机、电子天平等设备。实验室做到无菌操作的要求,精液保存在17℃恒温冰箱内,保证保存的精液质量,充分发挥人工授精的优势。规范化的精液处理程序:从采精、品质检查、稀释、分装与保存、稀释液配制等每一步都严格的操作以保证精液质量。科学的输精方法:输精方法从原来的橡胶管与注射器相连输精改为靠母猪子宫负压收缩吸收,更接近自然交配状态,减少精液倒流和精液损失。一次性的输精器具:采用一次性输精瓶、输精管,减少母猪生殖道炎症感染,降低清洗的工作量。6年的数据表明,2004年自然交配和2005年人工授精比较,无论母猪的受胎率还是产仔数都得到很大改善。
2009年我们对全县两个供精站和16个供精点73头人工授精公猪进行了精液检测,其中精液不合格公猪8头,占检测公猪的11%。经分析,一种情况是采精过度;另一种情况是选择了蛋白质水平偏低的饲料配方。在饲料配方的选择上若没有统一的标准,随便配制饲料,就会引起公猪精液品质的不稳定,进而严重影响人工授精的效果。
每个站点配备的设备没有被规范使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经过培训和多次实践操作,但个别站点人员在设备的摆放上不规范。或培训后采精人员仍然不会使用设备或干脆不用。
个别站点在稀释液配方上沿用5%葡萄糖、0.3%柠檬酸三钠、0.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稀释用水方面,有些操作人员使用单蒸水、或者是使用250mL5%的葡萄糖来稀释以节省成本。
采精过程经常更换人员,或者采精人员操作不够熟练或未严格按程序采精,造成个别公猪采精困难。另一问题是采集的精液受到污染而失去活力。
精子对外界环境十分敏感,精液从采集到被稀释之前这一段时间里,有时会受到灰尘、尿液等异物的污染以及温度急剧下降和稀释时渗透压变化的影响,造成精子失去活力甚至死亡。此外,制作精液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无菌观念差,消毒不严格,影响精液质量。
精液在运输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温度的控制。温度过高、过低或急剧变化以及室内吸烟等行为都会给精子以致命的打击。少部分输精员把精液瓶装在随身携带的包内或者上衣口袋内,从而降低了精液的质量。
适时输精是人工授精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母猪的发情持续时间与排卵时间不完全一致,简单的把母猪外阴红肿、排出粘液、嚎叫等作为母猪发情的标志是不准确的,尤其不利于配种时机的判断。极个别人工授精员在输精前不认真判断母猪发情表现和输精时机导致输精后母猪返情,增加了工作量。
采用人工授精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生殖道疾病的传播,但有些疾病也会通过精液传播,如口蹄疫、蓝耳病、细小病毒病等。因害怕采血化验过程繁琐以及带病公猪被淘汰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不进行种公猪的健康检测。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通过人工受精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2009年5月,县畜牧工作站要求每次输精量40mL,有效精子数为1亿/mL,一次情期输精2次,且输精统一使用一次性输精管。我县的母猪品种多样化(如长大母猪、部分纯种母猪、杜保母猪、约保母猪、杜杂母猪、约杂母猪等)使得规定的输精量和有效精子很难适合所有类型的母猪。
输精持续时间不当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使用橡胶管和注射器直接输精使得时间很难控制,输精速度过快,母猪子宫吸收不了,引起精液倒流,输精量达不到要求,导致母猪出现返情,即使受胎,产仔数也比较少;其二,授精操作人员没有耐心,很难控制输精时间在3分钟以上;其三,养殖户自己给母猪输精,部分养殖户的输精方法不正确,致使输精持续时间不够和精液流失。
为了达到公猪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的目标,就要满足公猪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非采精期种公猪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应为14%;隔天或隔2天以上采精的公猪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应为16~17%。种公猪饲料中应含钙、磷以及铁、铜、锌、锰、碘、硒等微量元素,尤其是硒缺乏时可能引起睾丸退化和精液品质下降。公猪饲料中一般添加复合维生素,尤其是VA、VC和VE对精液品质有很大的提高。夏季,在饲料中 添 加 200mg/kg VA、 200~500mg/kg VC和200mg/kg VE能够降低热应激,提高免疫力。
种公猪的日粮中应该有较多的精料,这样有利于提高精液品质以及公猪的配种能力。饲喂种公猪应该定时定量,一般每天饲喂2~3次,每次不要喂得太饱,每天喂料量控制在2.0~2.5kg,适当补充青绿饲料。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人猪感情的建立,加强运动,便于采精。建议畜牧工作站提供统一的配方。
针对化验室设备摆放存在不规范问题,经过多次培训和现场实际操作,让人工授精员按要求摆放,按化验室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利用好人工授精的相关器材。
目前生猪人工授精在施甸县也有23年的历史,过去一直使用的常规配方,适应不了当今的人工授精工作,在县畜牧工作站的要求下,逐步整改推进使用商品精液稀释配方,如进口的丹麦、荷兰稀释粉或者是国产的博瑞仃、武汉亚卫的商品精液稀释粉。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丹麦进口稀释粉配制的精液得到的情期受胎率为90.7%,比常规配方提高4.4%,这将对提高受胎率起到很好的效果。
采精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细节:采精时应尽量做到无菌操作;采精杯应避开阳光,可使用棕色的采精杯;采精过程中不能抽烟,必须戴上一次性采精塑料手套;不能碰伤公猪的阴茎;收集精液过程中防止包皮积液或尿液等进入采精杯;采精后的精液要立即送化验室检查,其余的废弃物收集在垃圾桶内;固定采精人员,不能经常换人。
精液处理过程中必须尽量缩短采精到稀释精液的时间间隔,避免一切污染,避免温度、渗透压和pH值的急剧变化;通过使用显微控温仪、水浴锅、恒温冰箱和预热箱,使精子在稀释过程中的温度逐渐过渡。进口稀释粉在可保证精子所需的营养与渗透压、pH值等环境条件。稀释用水必须是经过2次蒸馏的蒸馏水,不能使用纯净水、矿泉水、5%的葡萄糖溶液代替,否则,严重影响精液的保存和精液活力,最终使受胎率降低。
稀释后的精液应置于22~25℃的室温下,或用几层毛巾包好1小时后再放入17℃恒温冰箱。保存过程中要求每12小时轻轻摇匀或上下旋转输精瓶或输精袋,将精液混匀1次。运输过程,可用泡沫箱,内放一只温度计,随时测量温度,始终保持在16~18℃范围内。针对养殖户自行人工授精的情况,人工授精站点应交待保存的简易方法:冬季用毛巾包裹精液瓶,保持一定的温度,同时防止振荡,在精液瓶上注明保持温度有效范围 16~18℃,禁止放入冰箱内;夏季温度高,保存困难,现拿现用,避免保存不当造成精子活力降低,甚至死亡。
授精员与母猪养殖户的联系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母猪的发情表现、时间、年龄、胎次,做到在准确的输精时机给母猪输精。
最佳输精时机的原则可以概括为“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或者是 “母猪神情发呆,输精受胎;站立不动,正是火候”。
每年进行两次猪瘟、蓝耳病、口蹄疫免疫接种,同时做好伪狂犬、乙脑等疫苗的注射。每年对公猪采血送检,确定公猪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如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淘汰[1]。
2009年5月县畜牧工作站统一标准,每次输精40mL,每毫升含1亿个精子。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地品种和改良品种的输精量虽然能够得到满足,但每毫升含有效精子数偏低,最适精子数量应在每毫升1.5亿以上;而经验表明,体重在150~250kg范围内的长大母猪,母猪情期内输精2次,每次的输精量60mL,每毫升含1.5亿以上精子数量比较合适[2]。因此,在输精数量上应区别对待,采用最适合的输精量。
3~5 分钟的持续输精时间基本接近自然交配所需的时间,输精后的效果与自然交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5~10分钟的持续输精时间,受胎率明显比3~5分钟高,因此,在培训学习中,要求人工输精员持续输精时间尽可能在5分钟以上[3],且尽量使用一次性输精器材给母猪输精。
总之,猪人工授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效果好坏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标准要求,必须符合下列指标的公猪精液才能使用:pH值7.0~7.8之间;原精活力大于0.85以上,稀释后的活力不低于0.7;精子密度2.0亿/mL以上;精子畸形率小于15%。在生猪生产实践中,人工授精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提高业务水平,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更加成熟,以便发挥优良公猪的优势。
[1]戴江,陈仕强,许丽霞,郝常宝等.生猪人工授精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猪业,2009,4(38):31-32.
[2]候大卫编著.胡维真译.猪人工授精操作技术.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46-49.
[3]陈方琴,周恩平,邓小丽,贺东梅.输精持续时间长短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养猪, 2009(2):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