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强
(江苏省常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 常熟 215500)
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把分散的养殖场(户)集中到一个区域内,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治污,实现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养殖小区,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但是,在建设养殖小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建设,再加上管理混乱,造成了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我市的养殖小区主要以养殖生猪为主,经过调研,现就目前生猪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有些生猪养殖小区为了运输方便,建设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来往车辆很多,噪音较大,不但影响生猪生长,而且增加了疫病传入的机会;有些小区选址离居民点比较近,虽然使人们生产生活更方便了,但是小区的臭气造成空气污染,生猪排泄物处理不好易造成村民饮用水的污染;同时这样布局对一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非常不利。
大部分小区未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规模大小不一,没有结合地形、地势、水源和当地主风向等自然条件以及猪场的近期规划综合考虑,生产区与生活区不分,配种怀孕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猪舍不分。一部分养殖户吃住都在小区内,生活、生产混为一体;畜舍之间间距过小,采光通风不良。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有的即使建了消毒池也形同虚设。许多小区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未留下隔离带,这些都不利于小区的疾病防控。
调查中发现,有些小区内无统一的化粪、排污走道,小区外部无统一的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施,粪便随处堆放,环境十分恶劣,给生猪传染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难度。小区内病死猪只做简单的深埋处理,有的小区甚至随意抛弃在周边河道内。长此以往,必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给小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地一个生猪养殖小区,由于没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只是将粪便在小区周边违规堆放,对附近农户生活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例如,在一次下大雨后污水流入渔塘,造成渔塘的鱼大面积死亡。周边农户对此极为不满,周边农户与小区内畜主的矛盾不断。生猪养殖小区急需建立粪便集中堆放池。各养殖户将猪粪运到堆粪池,定期清理。有条件的应该建设沼气池,将粪便集中处理产生沼气,供区内养殖户生产生活使用,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一些刚刚进入生猪养殖小区养殖户生产经营水平较低,防疫消毒意识淡薄,加上防疫制度不完善,设施不到位,不能真正的做到消毒灭源。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各异,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免疫程序。例如,在某小区内有28户生猪养殖户,仅有14户按规定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有些养殖户对商品猪仅在30日龄左右免疫一次猪瘟和口蹄疫,加强免疫很少做甚至不做。育肥猪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疫苗、猪链球菌苗、丹毒菌苗、肺疫菌苗免疫密度很低,甚至出现某些疫病这家防,那家不一定防的情况发生。大多数养殖户生猪免疫后没有记录,什么时候接种疫苗,接种剂量是多少,接种的疫苗是哪个厂家生产的等都没有被系统的记录。小区内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无定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些养殖户根本就不实行带猪消毒,只在生猪出售后空栏的情况下才进行消毒,有些养殖户虽然进行了定期消毒,但对于使用何种消毒剂、以及消毒剂浓度都很随意,很难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或争取资金补贴,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养殖小区,一旦建成之后便落入无人管理的状态。无专人负责管理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小区内没有统一的组织,引种、消毒、防疫、销售等环节不能做到统一,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小区内部没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很难发展壮大。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区的发展,弱化了小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为了尽快规范养殖小区建设,保障养殖小区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做到 “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转”,使其在农民增收中发挥出最大潜力,我们对今后生猪养殖小区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生猪养殖小区的选址上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要地势高且干燥,地面平坦,可以带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地下水位应在2m以下。二要远离污染源,如化工厂、造纸厂等。三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四要便于卫生防疫。小区距居民点至少在500m以上,距铁路和主要公路300m以上。五要交通方便,确保饲料供应和电力供应。
养殖小区在建设方面可以参照规模化养殖场的建筑布局。养殖小区要划分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各区之间要相对封闭并有一定的距离,各区之间要具备隔离、消毒设施;生活管理区应建在上风向,生产区在中间,无害化处理区应建在下风向。生产区内道路要硬化,净道、污道要分开,粪沟要修建成暗道,不得有粪便堆放;猪舍从里到外应按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的顺序排布,最好再设立一个待售舍;养殖小区各养殖单元间一定要留有间距,建立绿化带,间距一般不少于8m,切忌为了节省土地,间距过小或单元与单元间共用一道墙,防止一旦发生疫病,便 “火烧连营”,难以控制;新设计建造的养猪小区应实行小区内统一自繁自养的模式,即在小区内设立统一的种猪生产区、产房、保育舍、育肥舍,各阶段分开饲养。在生猪养殖小区内应大力推广 “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提倡科学养殖,减少疫病的发生。
养殖小区应建立的制度包括《动物免疫制度》、《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动物检疫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染疫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并监督养殖小区切实落实这些制度。在落实计划免疫制度时,养殖小区应按照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动物免疫计划,定期上报注射疫苗数量,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免疫操作规程实施免疫注射工作,国家规定的重点疫病如猪瘟、猪丹毒、口蹄疫等必须强制免疫接种。小区内要配备专职兽医技术人员,兽药和疫苗要统一供应和管理。小区内要配备相应兽医设备和消毒治疗药品。人员车辆进入区内须严格消毒。饲养人员经常观察,发现病死猪及时检出,做无害化处理,有疫情及时上报兽医人员。
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摆在猪业生产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粪便处理上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治理。一是制取沼气,在小区建设时,建设沼气池,将粪便集中处理生产沼气,供小区内养殖户生产生活使用。二是尽量减少水冲粪便,实行粪尿分离,除臭减污;各户将粪便送到小区内的粪便处理场加以利用。三是采用好氧生物堆肥处理技术减少污染。
小区还应建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应有专人分管小区工作,负责协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区应成立自己的管理组织,负责小区内的品种引进、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业务,并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技术培训制度、场户成本核算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小区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为促进养殖小区的各项防疫措施全面落实,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按照动物防疫法规规定,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定期地深入养殖小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小区进行全面落实免疫、检疫、消毒、疫情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措施。对不落实有关规定的,查清事实,依规定严肃处理。
建设生猪养殖小区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粪便等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生猪饲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提高小区的经济效益,确保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