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菲,李丙昭
(1.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2. 巩义市农业局)
由于2009年11月份以来天气异常,连续出现雨雪天气,低温持续时间长,光照时数严重不足,有效积温比往年偏少,造成全省部分地区,尤其是播期较晚麦区冬前和越冬期生长量不足。河南省农业厅有关资料显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0.5~1片叶,单株分蘖少、单位面积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全省小麦一、二、三类苗及旺长苗比例分别为42.8%、41.6%、15.4%和0.2%,与上年同期相比,一类苗减少9%,二类苗增加7.4%,三类苗增加3.1%,旺长苗减少1.5%。小麦整体生长形势比较严峻。笔者针对2010年春季气候较旱的实际和不同苗情,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春季小麦处于返青、起身至抽穗阶段。这个时期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速度快,生长量大,对肥水需求量大,尤其对氮素营养敏感。同时随着植株生长量的不断增大,小麦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气温的不断升高,病虫害也会日益加重,对小麦的生长构成威胁。
春季管理是小麦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促进分蘖顺利升级转化,减少营养消耗,培育合理单位面积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保穗数、增粒数、稳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对小麦实现高产至关重要。麦田春季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因苗管理,合理促控,合理施用氮肥,着力建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促花增粒,培育壮秆大穗,争取穗多穗大,并为提高千粒重夺取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中耕松土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还具有促弱苗转壮、壮苗稳健生长等作用。中耕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茬麦田,中耕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尤其是对“土里捂”麦田,更要在早春趁墒及早浅中耕,以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小麦出苗;对于旺苗和徒长麦田,应进行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生长,变旺苗为壮苗;对盐碱地麦田,要在“顶凌期”和雨后及时中耕,以抑制返盐,减少死苗。中耕要注意质量,做到细、匀、平、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
春季镇压可压碎坷垃,破除板结,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有利于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减少水分蒸发。因此,对整地粗放、坷垃多、板结的麦田,可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进行镇压,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若土壤疏松或板结时应及时镇压,以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对旺长麦田在起身期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镇压时要注意压干不压湿、不压冻、不压盐碱地。另外,镇压要和中耕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重点搞好返青、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在2010年雨水较少的情况下,要早准备、早动手、适时浇好返青水,麦田第一次浇水的时间应掌握在5 cm以上地温稳定通过5 ℃时开始为宜。浇水应先浇旱情春季严重的,再浇墒情好的;先浇壮苗,后浇弱苗;先浇沙壤土,后浇土壤粘重的麦田,盐碱地麦田应后浇。高产麦田的壮苗和旺苗,要在返青期进行控制,不施肥浇水,防止群体过大,徒长倒伏。
施肥要分类进行。对底肥充足的一类苗,返青期以控为主,要继续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和“氮肥深施技术”,在拔节中后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每667m2追尿素10 kg左右。若群体过大,要在3月底4月初每667m2喷施15%多效唑可湿粉40~50 g对水50 kg,防止后期倒伏。对群体适中,个体健壮的二类麦田,应在起身期每667m2施尿素20 kg。对于晚茬麦田,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在浇返青水的同时每667m2施尿素10 kg左右,拔节期追施尿素15 kg。氮肥的使用尽量深施到小麦根际土壤20 cm深处,施后将施肥带用土盖严,防止氮素挥发损失。
小麦病害防治:纹枯病作为早春麦田的重点防治对象,一般每667m2可用5%井岗霉素100~150 g对水50 kg,或20%粉锈宁40~50 ml对水50 kg,或50%扑海因300倍液喷雾,防治2次,可较好控制病害。锈病一般每667m2可用20%粉锈宁乳油30~50 ml,或12.5%特谱唑15~30 g,对水50 kg均匀喷雾。白粉病一般每667m2可用粉锈宁35~50 g,对水50 kg喷雾防治。赤霉病一般在小麦齐穗期每667m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50 g对水800倍,均匀喷洒小麦穗部。
小麦主要虫害防治:一般小麦灌浆期蚜虫数量最多,如果百株蚜虫量越过500头时,应及时防治。每667m2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 ml对水1000倍均匀喷雾防治。喷药后一周注意检查效果。麦蜘蛛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于中午前后在麦蜘蛛危害最盛时喷施。
麦田草害的防治:阔叶杂草可用的除草剂有2,4-滴丁酯、2甲4氯、苯达松、巨星、百草敌、甲磺隆、麦草净等。禾本科杂草可用的除草剂有骠马、禾草灵、新燕灵、燕麦灵、杀草丹、禾大壮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防除可用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异丙隆、利谷隆、扑草净和禾田净等。
河南省春季气候变化频繁,常遭受寒潮侵袭,对小麦影响较大。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当寒潮来临时,采取如下措施预防:一是及时灌水,在寒流来临前灌水,可以调节近地层小气候,防御冻害;二是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在起身期喷施“多效唑”进行化控,促苗健壮,增强植株抵抗力;三是小麦早春受冻害后应及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尽量减少损失。
[1]任德超,葛君,等.小麦抗霜冻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30-31.
[2]成东梅,高燕,等.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10(2):40-41.
[3]黄彦宗,李建伟,等.旱地小麦偃佃9433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19-20.
[4]胡金环,王久增,等.小麦冻害原因及预防与补救[J].种业导刊,2009(2):32-33.
[5]戚尚,许化武,等.沿淮稻茬晚播小麦施氮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9-50.
[6]陈坤,张会金,等.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概况[J].种业导刊, 2009(4):18-20.
[7]程昕,刘伟,等.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09(4):24.
[8]斑耀华,李艳梅,等.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09(5):18.
[9]张德奇,季书勤,等.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2):67-70.
[10]袁延乐,王映红.提高强筋小麦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