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政平 曾照平
为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的新形势需要,国防动员系统应在加强核心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在提高应急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水平、打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能力基础上下工夫。
首先,要搞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合理编组。要积极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动员工作特点规律,以增加专业技术含量为导向,努力挖掘新的兵员增长点。要在党团组织健全、人员相对比较稳定、人才相对比较密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车辆装备维修、物资油料、工程抢修等应急专业救援力量,提高编兵科技含量;要充分依托林业、水利、邮电、电力、建设、教育、交通等地方部门行业的装备、人才科技优势,组建森林灭火、抗洪抢险、通信抢修、道路交通保障等地方与军事专业兼容的应急专业救援力量,以优化国防动员专业队伍的组织结构,更好地适应使命任务拓展的需要。
其次,要提高应急专业救援力量遂行任务的能力。
要结合形势任务要求,充分利用民兵预备役整组、开展大型活动等时机,深化使命任务教育,培养战斗精神。要结合专业技能培训等时机,会同公安、水利、林业、卫生等部门,组织学习护林防火、抗洪抢险,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理基本知识等,为遂行应急任务奠定理论基础。要抓好针对性训练和演练:抗洪抢险训练,重点进行舟机操作、游泳、水上救护、险情探查、滑坡固定、处置坍塌、利用就便器材进行水上打捞等内容的训练和综合演练;森林灭火训练,重点依据森林灭火预案,训练几种管用的森林灭火战术;抗震救灾训练,重点突出搜救、对人员实施救援、次生灾害防护等内容。
再次,要完善应急保障措施。要完善应急保障机制——根据《国防动员法》,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保障机制。要落实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方便食品、医疗药品、野营器材等数质量及分布情况建立数据库,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保障物资紧急生产储备准备,确保一旦需要,能迅速提取、保障供应。要规范战备秩序——进一步规范各种通信指挥手段和突发情况处置的程序、内容、方法,进一步完善战备值班制度,正规战备秩序,保持指挥通信联络畅通,落实好应急出动力量,准备好应急装备器材,确保遇有任务时,能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要加强军地情报信息互通——及时掌握灾情、民社情动态,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提供准确的信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