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军区司令部动员处 王广浩 冯 时
民兵应急分队是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拳头”力量。新形势下,要针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爆发突然性强、破坏速度快、临机处置要求高等特点,抓好“编、案、管、联”四个关键工作环节,牵引民兵应急分队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编组环节。“编实”是民兵应急队伍快速动员能力生成的第一关。要实现快速动员集结,必须在组织上编实建强。一是布局要适宜。着眼快速反应、成建制遂行任务,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布局。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编组,发挥其规模大、人才多、技术资源丰富,突击能力强的优势;依托行政单位编组,发挥其政治可靠、组织严密、服从意识强的优势;依托行业系统编组,发挥其体系规范、职能专业、器材设备配套的优势。二是规模要适度。严格按建制要求组建队伍,在县(市、区)编建应急连,乡(镇)编建应急排。以当地动员潜力和经济承受能力为基本依据,以够用管用为基本原则,结合地方政府应急机构专业力量通盘考虑,控制人员数量,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确保精干高效。三是结构要适合。在大中城市重点编实编强医疗、通信、防化、工程抢修等队伍;在重要交通沿线(枢纽)附近重点编实编强道路抢修、车辆运输、交通调整等队伍;在边境海防地区重点编实编强灾民管控、海上救援、边情搜集、群防协防等队伍;在事故险情易发地区重点编实编强矿山救援、森林防火等队伍;在地震、洪涝等灾害多发地区重点编实编强抗灾救援等队伍。应急分队使用拉动时间短,对队员素质要求高,必须以党团员、退伍军人、已训人员、专业对口和工作相对稳定的人员为编组对象,拉不动、素质低、训练水平差的坚决不编。
预案环节。非战争军事行动类型多、专业要求高,只有做实动员预案,依案组织演练,才能达成快速动员。一是把方案做“实”。加强与地方交通、水利、林业、气象、地震等职能部门和电力、通信、卫生、矿业等行业系统的沟通联系,详细掌握有关资料,以当地天候、水文、地理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现状为基本依据制定预案,设置演练情况,构想演练内容。二是把方案做“细”。突出多情设置、多案准备,通过完善多个方案,简化单案内容,保证应急分队能根据情况判断,迅速确定出动规模、结构、目的和落实相关保障,最大限度地缩短集结时间。三是把方案做“准”。针对不同性质(程度)的威胁,将人员定位、装备定人、行动定案,明确集结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和装备保障措施,确保第一时间集结到位。同时,要注重以训修案。积极利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和参加大项训练演练等时机,突出应用性、针对性训练,在演练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修改动员方案,通过反复修案、反复演练,熟悉集结程序,提高集结效率。
(三)管理环节。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多组织连队化生活,通过正规化管理提高动员速度。一是要依靠法规制度管。认真落实战备教育、干部例会、检查点验、集体活动、请假销假和外出登记等各项制度,经常了解应急分队民兵活动情况,随时掌握人员在位情况和离队去向。健全奖惩机制,与出兵单位签订管理协议,指定分管负责人,签订管理责任书,加大经济补偿、处罚力度,促进管理工作落实。二是要提高常备程度管。教育训练集中期,政治敏感期和执行重大任务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集中居住、统一管理,严格掌控人员活动,确保在第一时间集合收拢人员投入使用。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通过以劳养武、以劳养训,组建规模合理、结构精干的常备民兵应急分队,集体组织劳动创收,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实现相对长期集中化生活、训练,保证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三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管。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适当扩大分队编兵数量,制定人员补充方案,保证个别人因特殊情况拉不出时有替补人选。在边境和驻地人口较少的地区,可适当选编一些工作单位稳定、收入稳定、住所稳定的外来务工人员,确保应急分队建制的完整性。
集结环节。丰富通联手段,扩大通联范围,通过快速准确传达号令“抢”时间。一是要建立大范围信息覆盖网。借助地方通信公司技术力量建立短信群发系统,保证在信号覆盖范围内第一时间下达集结号令。在城镇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党政机关、大型企业、学校为中心,利用其音响设备发布动员集结命令。在农村等人口相对分散的地区,以广播、宣传车、宣传员为主要手段,保证命令传达的覆盖面。二是要建立小区域分级联络网。以居住地、工作关系等为基本依据,将5至10人编为一组,5至10组编为一队,分别指定负责人,逐级联络,挨个通知,实现命令传达由小到大逐步扩展,提高命令传达的准确性。三是要建立民兵资料数据库。由省军区系统动员部门牵头,协调地方有关单位配合,在现有资料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人员资料数据库,详细记录队员个人基本资料及其直系亲属、单位领导(同事)、日常居住地邻居等主要社会关系的联系方式,开辟多种沟通联系渠道,增强命令传达的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