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 评切莫 太“艺术”

2010-08-15 00:49周林生
政工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糖衣缺点思想

●周林生

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和时机场合等艺术,不仅可以避免正面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而且易使人乐于接受,增强批评的效果。

然而,现实生活中批评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少同志过于注重在批评的艺术性上做文章。有的批评自己轻描淡写、遮遮掩掩,不是触及实际问题、深挖思想根源,而是罗列一大堆不痛不痒所谓“光荣”的缺点,诸如“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紧,联系实际还不够紧密”、“工作还不是很刻苦”、“能力素质与形势任务还不相适应”等等;有的批评他人拐弯抹角、浮光掠影,信奉“问题不说透,才是好朋友”,明明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十分清楚,却不愿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么委婉地提几点希望建议;有的批评上级巧言粉饰、避重就轻,名为开展批评,实为变相吹捧,说成绩、谈优点娓娓不倦,讲缺点、摆问题一笔带过,什么“工作标准太高”、“考虑问题太细”、“要求部属太严”、“性格比较急躁”啦,等等。这些似乎很“艺术”的批评,不仅对工作无益,对事业无利,而且误人害己。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思想行为上的“灰垢”越积越厚,由小病变成了大疴,由“可以挽救”走向了“不可救药”,与这些太“艺术”的批评不能不说没有关系。

分析起来,之所以出现批评过于讲求“艺术”的现象,主要是“怕”字在作怪。一是怕讲自己的问题太多,丢面子,失威信,影响自身形象。二是怕讲别人的问题太直,伤感情,伤团结,影响同志关系。三是怕讲领导的问题太重,穿小鞋,提升慢,影响个人前途。四是怕讲下级的问题太透,丢选票,失人缘,影响群众基础。

掌握批评的艺术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过于讲求“艺术”,甚至连起码的原则都不敢坚持,就会有失批评的严肃性,削弱批评的有效性。这就如同病人服药一样,药片裹上糖衣,固然能使人感到不苦;但糖衣裹得太多,就会减少药量,改变药性,不利于治病。如何把握好批评“艺术”的度?首先,要充分认清讲求艺术的根本目的。避免矛盾冲突、保持良好氛围是“艺术”要达到的效果,但批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人认识错误改正缺点。如果达不到这一点,“艺术”再高也毫无价值。其次,要深入细致了解批评对象的基本情况。根据批评对象的思想基础、性格特征及所犯错误性质等,分清时机,掌握火候,科学确定批评的方式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再次,要切实提高讲求艺术的能力素质。不断夯实理论功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批评既有思想又有艺术,既和风细雨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糖衣缺点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跟踪导练(五)2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
炮弹与糖衣
炮弹与糖衣
炮弹与糖衣
缺点背后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