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调整方向

2010-08-15 00:53陈万灵
战略决策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互利战略经济

陈万灵

中国经过近30年的对外开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但是,须清醒地认识中国还不是经济强国,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的能力还比较弱。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战略转换时期。金融危机冲击逐渐结束,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以下简称“后危机”)时期,必须重新梳理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思路,明确战略方向及其调整路径。互利共赢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开放理念,基本要求是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相协调,目的是以开放促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战略谋划,是指导未来对外开放的原则,对于未来中国对外开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后危机时期,加紧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不仅能够帮助世界经济从危机中恢复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尽快拉动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二是及时调整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有助于把握经济全球化“非零和博弈”模式的发展主流。三是互利共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需要及时调整,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四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作为开放目标,能够获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从理论上讲,后危机时期,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行调整,可以积累新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践经验,充实科学发展观关于开放战略的理论内涵,完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理论体系。

一、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形成

经济开放战略必须是具备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和系统性等特征的总决策。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就是从30年开放历程中总结形成的能够指导未来开放的策略。从经济学角度看,30年对外开放历程是一条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经历了“部分让利”、“互利”和“共赢”三个阶段。

(一)“部分让利”初始开放阶段(1978~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对外开放,其理念是对所有各类国家开放,主要目的是引入急需的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改变国内经济技术落后状况;在税收、利率、土地等政策上给予外商“优惠”让利,着眼于对外开放的长远战略目标。所以,这阶段的对外开放实质都是向外来企业让利,“让利就是出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杀出一条血路”,却换取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二)“互利”的全面开放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基本理念是推广和不断扩大开放,提出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思路。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和开发区,到内地沿江经济区和中心城市开放,再到沿边地带的开放新局面,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世界各国和地区也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获得了较大收益。首先,在华投资企业受益最多,利用中国的廉价要素和税收优惠政策,获得高额利润;其次,伙伴国从中国获取的大量质优廉价商品,提升了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缓解了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中国进口需求为贸易伙伴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其经济的增长[1]。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考虑是如何扩大出口创汇和增强自身竞争力,不过多考虑国际责任。中国经济的繁荣掩盖了自身经济和贸易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贸易条件恶化、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等,必须实施全新的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

(三)“共赢”的新型开放战略阶段(2001年至今)

中国加入W T O后,中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具有新的特点:扩大开放领域,转型开放模式,由过去有限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由过去以试点为特点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制度性开放[2]。这表明中国开放正在经历从规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已开始从单纯数量型、外向型经济向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开放型经济转变,也标志着中国的开放战略正从“互利”转向“共赢”。2005年10月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新形势下,互利共赢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外政策发展的主流,必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才能把握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

互利共赢指贸易双方能够更加公平地共享开放红利,实现双方协调发展的要求。它是对外开放的理想目标,是分配对外收益的指导原则[3]。“互利”是指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不仅要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利益,实现本国经济健康发展,还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对别国及其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共赢”是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既符合本国利益、又能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4]。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核心在于“互利”,目标是为了实现“共赢”。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影响

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战略产生了较大冲击。尽管社会各界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不一致,不论世界经济危机是V型复苏还是W型震荡前行,都必须看到世界经济危机过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的影响

首先,经济危机通常会深刻打击各方经济力量和世界经济秩序,在全球经济秩序方面,现有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规则不会发生实质性变革,但是,加快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已成为各方共识[5]。其次,金融危机将引发全球科技创新和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制造和加工中心、初级产品供给中心等国家或地区力量对比和重组[6]。再次,金融危机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力量对比。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能转危为安,显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应对危机中的关键作用[7]。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得到了提高。

(二)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的影响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衰退开始后两三年,贸易保护主义爆发达到高峰期,后危机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继续蔓延,并出现了新趋势:一是保护目的多样性和易变性。美国政府一方面高喊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又从轮胎、玻璃、无缝钢管到铜版纸,不断对中国输美产品进行制裁。二是贸易保护的全球性和区域性。一国采取的保护贸易措施会引起多国“报复”,导致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三是保护手段复杂多样化。新一轮贸易保护壁垒较多涉及技术、标准及国内政策和法规,还有采用政府采购、优惠贷款、特殊保障措施等非关税壁垒,也有直接进口关税[8],而且各国政府采取出口退税、出口信贷支持,以出口“进攻”来取代进口“防守”的贸易保护策略。四是采取货币化方式。在危机爆发和经济振荡过程中,美元采取了多次降息、大量发行钞票、对欧元升值和对人民币及日元贬值、限制资本流出等方式进行贸易保护并输出经济危机[9]。五是强硬的手段与柔性的谈判结合。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从刚性走向柔性,一方面采取强硬的“两反两保”措施,另一方面又采取比较柔性的谈判和合作以及可以变通的手段,比如通过IMF、WTO、G20等多边合作平台,同时积极拓展双边FTA,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内部金融环境和外部经济环境,从而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六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产品”及国家“形象”进行诋毁和“抹黑”,恐吓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构成另一种更具有隐蔽性的贸易保护壁垒[10]。上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必然危及脆弱的全球贸易体系,损害各国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变化特点时刻提醒中国应注意保护自我利益和规避开放风险。

(三)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型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经济模式将发生较大变化,其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发达国家将改变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的状况,重新回归实体经济,表现为发达国家储蓄率上升,高端消费品、投资品方面的生产能力增强,可能会进行“再工业化”。发达国家消费者将改变过去的过度消费模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有所减弱。一些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也会迫使发展中国家改变外向型增长方式。整个世界经济转型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必须及时谋划,有效促进海外市场多元化,满足世界消费模式转变的需要。

(四)国际金融体系演变趋势的影响

这次危机暴露了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国际社会对此讨论激烈,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比较高。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倡导建立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制。第二,通过建立区域性统一货币,削弱美元的独霸地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表现相对好于其他欧洲国家,激发了其他欧洲国家加入欧元区的热情,同时,启发了其他地区发展自己统一货币的积极性。第三,倡议建立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或储备货币。这对于中国互利共赢战略带来了挑战,应对的基本原则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国际对话合作,维护一定国际地位,并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

(五)深刻的技术变革趋势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复苏需要持久的经济驱动力,必须依赖一场技术变革,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新的增长点[11]。国际社会逐渐把新技术聚焦于新能源技术,欧洲、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将能源技术及其投资与“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将长期把低碳经济作为新的需求增长点,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主题密不可分,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不仅是本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环境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革命。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上积极推动其他国家加入这场技术变革。能否抓住机遇和分享这轮新的增长点,对中国及其企业将是一大挑战。中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度依赖外商投资和出口,科技相对落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能源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必须警惕“绿色保护主义”的潜在威胁。

上述系列问题对中国开放产生较大影响,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评估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的得失,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同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兼顾本国和伙伴国的利益,实现对中国“开放红利”,公平共享,为开放创造有利、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后危机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调整

后危机时期,国际社会寄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遭受危机影响较小的中国来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势必考虑调整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节奏和战略重点。

(一)后危机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调整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段论述表达了中国以积极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在开放中求发展的坚定立场,说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1. 兼顾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开放战略。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推进改革,这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一项成功经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继承和发展这一成功经验,把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强调国际国内市场的统筹发展,实现“内外联动”的贸易平衡发展战略。

2. 兼顾本国利益和伙伴国利益的互利开放战略。“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战略,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掠夺式扩张、自利独赢的对外战略,其核心就是“得道多助”:兼顾本国利益和别国利益,兼顾自身利益和世界利益,兼顾扩大内需和利用外需,兼顾开放本国市场和开拓别国市场,兼顾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12],促进合作双方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

3. 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深度开放战略。一直以来以规模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开放策略导致了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和福利流失,加剧与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之间的恶性竞争。这就要求把国家和社会福利改善作为开放的评价标准,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开放向质量效益型开放的转变。

4. 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在对外开放的30年历程中,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经历了一个由立足自身发展到着眼全球的转变过程,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方式,而且是决定中国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蕴含着“全球因素”,制定包括国内改革、资本与技术引进、应对国际经济摩擦、能源与金融安全等领域的一整套预期久远的系统性的发展方略,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全球战略”的初步成型[13]。

5. 不断增强国际负责任大国的开放战略。开放以来,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可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与秩序的经济大国,要求重新审视世界,并准确定位中国对外开放,并以其自身稳定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就是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区域合作,兼顾多边、双边关系,特别要与周边、资源富集地区和主要的市场和贸易伙伴建立良好关系,注重对方的利益诉求,承担与国力相符合的责任[14]。

(二)后危机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调整方向

1.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构筑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面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促进市场多元化和合作方式多样化。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背景下,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与自由贸易区正在加速改变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在后危机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更要坚持参与多、双边经贸活动,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一是妥善处理与欧、美、日、俄等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在合作共赢基础上灵活运用磋商、对话和合作论坛机制解决经贸争端和分歧,比如与美国建立了“中美战略对话”等友好协商解决贸易摩擦的新机制。二是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从理论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按递进程度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等形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当今各国国家战略,是各国展开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完成,以此为示范,进一步按照“平等互惠、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周边地区、资源富余地区、主要出口市场和战略伙伴为重点,全面发展双边与多边经贸合作,促进其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从而构筑中国全球性经济合作网络,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分享到中国发展带来的机会。

2. 参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后危机时期最深远挑战是各国政府如何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问题,其根本出路是改变导致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因素,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构建全球监管体系。在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建设过程中,中国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秩序演变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对话与合作,这是后危机时期中国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必须做好进一步战略部署:利用参与各种国际组织活动的机会,比如利用WTO新一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明确提出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和权利。

(1)倡导建立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体制。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在伦敦G20峰会上的主张和建议:其一,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的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监督,尤其要加强对货币发行政策的监督;其二,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其三,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和合理化。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2)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最大的威胁就是缺乏国际性监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推动建立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协调机制;争取参与监管标准制定和修改的权利。

(3)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纷纷提出改变美元单一货币结构体系。顺应这一个趋势,从国家利益和世界大国责任出发,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风险,并获取降低汇率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的收益,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要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一是完善人民币的区域结算,为国际化奠定基础。中国在20国金融峰会上提出了扩大中日韩货币合作互换规模,还要通过边境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区域货币合作。二是以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为重点,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制度条件,加快汇率市场形成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人民币的自由可交换,等等。

3.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面临重大调整,这是中国再次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良好机遇。“走出去”战略有利于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和改善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能够把国内产业升级和国际产业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让东道国共享“中国机遇”,获得税收、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达到互利共赢。重点扩大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是一项宏观经济全局的战略性课题。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国际资源的供给,对外开放战略应逐步实现从利用外资到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转变,开拓海外资源。一是研究制定国家境外战略资源基地总体规划,建立石油、贵金属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加强对境外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的引导。二是发挥大企业在建立境外战略资源基地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灵活策略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领土和领海资源主权争议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和主张,探讨可行的共同开发方式。三是进一步与有重要战略关系国家、非洲、拉美国家以及周边国家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能源资源的双边多边战略合作,降低资源过多依赖传统贸易方式进口带来的风险。四是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购买全球战略资源和参与资源能源合作。鼓励中国企业到境外大规模购买重要战略性资源,转换中国储备的形态。其次,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鼓励企业参与和援助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承包水平,稳步发展劳务合作。再次,通过跨国并购、参股、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产品原产地多元化。

4. 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人才战略。在对外开放之初,中国拥有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大量廉价要素,与引进的外资和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经过30年的开放,在国际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中,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一点,通过对外开放,中国要素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化条件下新型国家能力的重要依托,为中国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奠定了基础[15]。后危机时期中国内需市场不仅是带动本国经济增长,而且是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重要时期。因此,后危机时期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包括了高端人才引进,从利用本国人力资源,转向集聚国际人才和培育人才,提高人才规模、水平和优化结构,通过高级人才及其掌握的高技术,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地位。一是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后危机时期,企业会经过优胜劣汰过程,世界各地高级人才流动必然会增强,是进行高级人才储备的最佳机遇。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及时进行人才储备。后危机产业转型需要各类人才,特别是为中国的制造业及其升级提供增值服务的环节,包括研发、设计、创新、金融、保险、投资、教育、生产型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都需要大量高级人才。必须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二是高校卓越人才培育战略。后危机需要高级卓越人才成为高校培育人才的使命。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加强外向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着力培育新能源、飞机制造、微电子、核电、船舶、海洋工程、生物制造等行业的领军人物和大师人才。三是着实促进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紧密结合,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把参与科研和创新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提升人才创造潜能和创业能力。

5. 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后危机时期必然会兴起一场技术变革,国际社会逐渐聚焦于新能源技术的革新,推出了“低碳技术”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中国不仅要应对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国际潮流,而且必须树立长远的科技创新战略,否则总跟随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之后。社会各界早就提出了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创新品牌,后危机时期的科技创新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强化科技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占据高端产业地位,才能保证国家利益,才能实现对外开放的互利共赢目标。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科技创新储备;同时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多元主体及其运行机制构成,把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储藏起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抢占后危机时期发展的制高点。

(1)强化基础理论和科研攻关战略。以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为科研主体,组织研究力量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研究,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取得突破,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企业研发战略。以企业为主体,坚持科技和经营一体化,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建设,通过发明新技术、采用新方法、获得新原料、提供新产品和开辟新市场,提高产品生产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从最基本的研发、试验到生产线,再到产品推广,扎实推进企业品牌的培育,争取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领先水平。

(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战略。以“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基础,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性成果、汇集创新队伍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形成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4)强化专利战略。利用专利文献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谋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一种长远规划和整体谋略,包括标准、专利保护、专利技术开发、专利技术引进、专利许可证贸易、专利信息和专利管理等行动。将专利申请、保护和开发与国际投资活动、“走出去”有效结合,大力推进专利产品开发战略。

[1]江小涓. 开放兼容才能强国[N]. 人民日报, 2008-04-16.

[2]唐任伍,马骥. 中国对外开放30年回顾及争论辨析[J]. 改革, 2008(10):19-33.

[3]陈继勇,胡艺. 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1):5-1 0.

[4][13]李安方. 互利共赢与开放的战略创新[J]. 社会科学, 2007(11):26-33.

[5]陆志明.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新变化与对策建议[N]. 证券时报, 2009-09-07.

[6]杨国亮,张元虹. 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07(7):64-67.

[7]程极明. 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J]. 国际经济评论, 2007(1-2):47-48.

[8]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金融危机跟踪专报(40):出口风险预警信息[N].2009(27):1-6.

[9]梅新育.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J]. 国际贸易, 2009(3):3 6-4 0.

[10]赵海建.“抹黑中国”已成为隐性贸易壁垒[N]. 广州日报, 2009-04-20.

[11]侯云春. 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转型与变革[EB/OL]. 搜狐财经, 2009-11-01.

[12]胡鞍钢,门洪华. 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J].开放导报, 2007(2):68-73.

[14]裴长洪. 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演进轨迹及特征评估[J]. 改革, 2008(9):15-25.

[15]张幼文. 要素集聚: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地位[N]. 文汇报, 2006-06-05.

猜你喜欢
互利战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深化交流持续赋能 相互借鉴互利共赢 孟加拉驻华大使一行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考察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陈敏尔出访亚洲三国取得丰硕成果 共享发展机遇 携手互利共赢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