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世杰,康建红
天津恒和投资有限公司,天津 300005
第一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这是从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通常投资者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选定一个投资项目,就要通过项目评估来进行决策,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至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在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所有的开支就构成工程造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程投资费用就是工程造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就是在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是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再进行预估预算的基础上,最后采用市场价形成的价格。在宏观层次上,是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利用现有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并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而开展有效的组织活动,我国设置了多部门、多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规定了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
1)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全寿命期造价是指建设工程初始建造成本和建成后的日常使用成本之和,它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及拆除期各个阶段的成本;
2)全过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全过程是指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覆盖建设工程前期决策及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全要素造价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单就工程造价本身谈造价管理,因为除工程本身造价之外,工期、质量、安全及环境等因素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工程造价的特征主要分为:1)计价的单件性;2)计价的多次性;3)计价的组合性;4)计价方法的多样性;5)计价依据的复杂性。特别要注意的是:计价的多次性表现为建设工程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因此,按建设程序要分阶段进行,相应的也要在不同阶段多次计价。造价的组合性表现为其计算过程和计算顺序是: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结算价反映的是工程项目实际造价。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1)分包问题。某些建设单位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有力的法制管理,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用以谋取局部的小集体利益。还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的垄断,指定发包。这种分包,使施工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进行统一的现场施工管理,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和原材料的浪费。如某综合楼的施工,业主把门窗装饰工程、自动扶梯、电梯、变配电、消除系统、电信、电视接收系统都肢解分包出去,使总承包施工单位现场协调工作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
2)工程上的偷工减料。偷工减料,采购不合格原材料,以次充好,各级管理者行贿受贿,任意砍减施工项目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结果就造成了危房,危楼等情况。有的地方道路工程由于压价施工,致使国家高等级公路路面刚建成还未投入使用就必须进行返工重做,造成了巨大浪费,损害了国家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3)越级承包,质量低劣。一些乡镇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质量低劣,有的尚不具备资质,但由于造价低,在某种程度上占了优势。这些企业管理不严,借着花钱不受限制的有利条件搞不正之风,更有甚者是一些人打着乡镇企业的招牌搞个体承包。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一旦将承包的工程揽到到手,就采取各种方法增加造价,达到“堤内损失,堤外补”,结果使一些不了解施工企业状况的建设单位上当受骗。
1)提升造价咨询人员综合素质。造价工程师要增强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适应真正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要求。造价咨询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及时掌握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施工方法,使之成为既懂工程经济、技术、法律、管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
2)完善行业规范和法规。要完善全过程造价咨询的管理程序与健全严格的法规,要严格按照程序和法规制度办事,不能逾越和简化程序,更不能用人为的主观臆造来代替客观实际与科学。
3)招投标管理。严肃招投标管理,不断提高投标透明度,建立完善的造价监控制度,依法招标。目前的招标制度,对招投标双方来讲,较多地限制了施工单位的投标行为而时常忽略对业主招标行为的约束。只有严肃招投标的管理,改变施工企业围绕业主转,业主围绕标底转,谁报价低,谁中标,变相压低造价的不正常现象,提高透明度。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让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