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0-08-15 00:49:27李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动手

李颖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引言

众所周知,Java 是20 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一种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工具,自从它面世以来,已经获得了业界的一致推崇,时至今日,Java 已经发展为一个覆盖面广、效率高、易用性强的技术平台。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几乎所有高校都竞相开设了《Java 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虽然IT 企业对Java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却很难招聘到合格Java人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读期间没有掌握实用的技能与经验,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JAVA 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JAVA 程序开发技巧、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便成了计算机教学中一个探讨与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2 Java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在Java 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日常的教学中以及与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作者发现该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普遍反映对Java 程序设计有兴趣,但同时也畏难。学生的兴趣来源于实际就业需要,Java 的广泛应用是学生们想学习Java 的主要原因。学生们通常对编程没有足够的了解,在初学编程时,很少会有学生真的因为爱好编程而学习Java。由于程序设计不仅要求设计者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路清晰,要求设计者能不断自我学习,适应现代编程技术的变化。这对一些学生造成了学习压力,进而导致这些学生畏难,害怕编程。

(2)希望获得更多实用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Java 程序设计在课程改革以前,主要通过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来进行,在内容上从了解语言特征入手,重点强调基础Java 语法。尽管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引入了案例教学,不过仍缺乏如何运用Java 完成实际项目的内容。另外,教学内容中也欠缺一些与编程相关的能力培养。包括使用参考文档的能力、使用开发工具的能力等等。虽然这些内容均不属于传统教学范围,但都是学生在实际动手环节中必须用到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在Java 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一些调整,以促进学生实用技能的提高。

3 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3.1 侧重启发编程思想

无论学习哪一种编程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其编程思想,从而培养编程的感觉,而不是对语言本身死记硬背。编程思想是在反复的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中潜移默化积累的。多数情况下,一旦掌握编程思想,面对新的编程语言时,只需要简单了解该语言的语法特点就可以即学即用。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的编程思想,首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应用、引导创新,启发学生用程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把程序的组织结构、语句含义、运行流程和实际问题对应起来。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启发的“关键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编程的一些常用结构和方法。然后边学边用,学生熟练掌握编程技术后,就可以独立编程了。

3.2 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根据Java 课程的特点,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采用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授课方法进行教授。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策略、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这种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使用各种软件实时操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同步感受软件的运行过程。演示程序的调试与运行过程,真正实现了“用计算机教计算机”,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加大了授课的知识量。此外,多媒体所提供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根源所在。在Java 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对每一个单一知识点进行教学。选取的案例都尽可能小而精,针对特定问题。通过小型案例讲解独立知识点,以案例模仿的形式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培养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迁移性的应用能力。学习过程贯穿于案例分析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学会抓住或发现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设计能力,强化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4 多读源码多动手

学习Java 编程语言要经常阅读一些优秀的源码,对自我提高、开阔视野非常重要。但一定要多动手才能真正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掉。

很多学生学Java 就是看书、听课,当时是明白了,过后马上就忘记。如果不愿意敲键盘,就不如不学。即使有时候所敲的代码不太明白,可以先运行,看看结果,增加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写代码。

3.5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良好的职业素质能使学生在工作生涯中终生受益。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强调职业素质教育,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中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Java 教学,职业素质教育首先应该强调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现实中的开发任务几乎是个人力量不可能完成的,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其次应该养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良好的编写习惯,使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不但有助于代码的调试和移植,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4 强化Java 课程设计提高编程能力

课程设计是对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和巩固提高,它在整个Java 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能够巩固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Java 开发的一些基本流程,为日后从事Java 领域的开发作铺垫。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分组的组织形式,以完成小型任务为目标,锻炼学生合作和设计能力。在分组实验中,学生以3 个人左右的小规模进行分组,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能充分参与合作。学生个人的最终成绩取决于团队的最终成绩、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以及教师对个人表现的评价。分组实验中通过竞争机制和团队成员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Java 编程基础,欠缺的主要是实际的开发经验和全面系统的、深入的掌握Java 技术。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然后通过项目来获取实际开发的经验,尽快达到企业的实际要求,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学习,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5 结语

Java 教学一定要围绕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展开,注重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文中探讨了Java 教学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实际应用于Java 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实,教学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所以文中所提及措施,也不一定适合所有Java教学活动。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愿各位教师教好Java,愿各位学生学好Java。

[1]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4).

[2]孙伟.《Java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05(11),84-86.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56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04
动手演示找错因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