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红
河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探矿队,河南洛阳 47102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严重不足、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困扰着多数地勘单位扩大发展,及时“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参与世界资源市场的竞争与再分配,已成为地勘单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也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需要。
十六大提出“走出去”战略,就是要在继续大力“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大胆“走出去”,来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实施了国际化战略,地勘单位作为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主力军,近年来也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开展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施工、地质技术服务等活动,且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河南省地勘局为例。河南局“走出去”工作起步于90年代初期,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拓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初显成效,目前境外投资项目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有15家局属单位先后开展境外业务,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1家,项目涉及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工程承包、地质技术服务、加工制造及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涉足境外矿业权136处,2008年和2009年实现境外收入都在2.6亿元以上,2010年5月底实现境外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39%。形成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工勘施工为主体综合发展的格局,通过项目实施发现了一批可供开发或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矿产地,建立了国外矿产品生产供应和资源储备基地,使河南局“走出去”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分析河南局这些年来“走出去”工作现状,也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国家及河南省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境外资源发展规划和有效协调机制,境外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施工多为企业或地勘单位个体行为,与国际公司、大型工程承包企业相比,“走出去”企业规模过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制约了“走出去”的效果和步伐;2)一些行动迅速的地勘单位短时间内在境外抢占了大量的具有极大潜在经济价值的矿业权,但受金融危机和风险勘查本身高风险的制约,国内企业跟进的积极性不高,地勘单位与其他企业联合的难度较大,资金筹集远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3)对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资源情况研究不够,对我国有关涉外投资和资源开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学习理解不透,未能充分享受国家鼓励“走出去”的优惠政策,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根据河南局近年来“走出去”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其他省局做法和经验,笔者得到几点浅显的启示和建议:
1)在国家和地区选择上,河南局充分利用我国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把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周边和非洲国家作为主要目标,兼顾北美洲、渗透其他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选择那些受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程度较低的、地质工作政策法规较成熟和规范的国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敏锐把握重点矿产国家的政策信息,把握机会,先于同类企业适时出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2)矿种选择立足国内资源短缺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以求得政府支持。如河南局就坚持以我国资源短缺的战略矿产和大宗支柱性矿产,以及贵金属、附加值大的富矿为重点,坚持补缺、补紧、补劣的原则,把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作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以金、铜、富铁、锰、铬等金属矿产为主,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底共获得国外各类矿业权136处,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案例令国内外同行侧目。
3)矿产勘查开发发展模式多元化。河南局在国外矿产开发运作机制上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实行多元化发展。利用国外资源通常有3种途径:(1)联合获取矿权,共同勘查开发;(2)买断矿山股权;(3)从风险勘探做起,找到矿后再自主进行开发。通过风险勘查开发建立国外矿产品供应基地和资源储备基地,发挥其在稳定矿产贸易供应中的基础作用和调节作用;同时,在投资市场、投资领域、投资主体等方面实行多元化,采取独资开发或与其他国外矿业公司或国际财团合资经营的方式。在筹、融资上采取多种形式多方融资,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在国内筹、融资的同时,有步骤、有重点地在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筹、融资。在项目规模上,做到大中小项目并举,推行资源合作开发、联合探矿、联合采矿、共担风险,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4)获取国家和省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 的重要条件。由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境外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更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的风险投资活动,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固有的属性和国际政治风险是地勘单位和企业无法独立承受的,能获得政府财政拨款、优惠银行贷款利息和必要的税收减免,同时给予风险担保,将使地勘单位在较为优惠和宽松的条件下更好地进行勘查开发活动。
随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和承包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如何尽快扩大和实现地勘单位对外承包工程的经营规模,增强综合竞争力,成为很多地勘单位在“走出去” 时应考虑的重要课题。
河南局近两年来从事对外工程承包施工收入约占境外收入的50%,基本与矿产勘查开发分占半壁江山,目前与中国北方公司、北京博泰集团、河南永煤集团、河南平煤集团、河南省国际合作公司等国内、省内十余家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宽了施工领域,承揽国外施工工程保持了稳步增长趋势。
国际工程承包涉及面比较广泛,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承揽国际工程,地勘单位作为地质勘探延伸的专业施工队伍,是很难独立地承揽和完成工程施工项目的,需要依托其他骨干企业,发挥企业联合的优势,共同发展。在横向关系上与外资企业、境外施工企业、总承包施工企业、劳务输出企业等联合经营,形成稳定的战略同盟来发展自身的海外工程事业,通过共享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章、经营方针、项目信息、涉外经验、资质许可等资源,以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发展。同时与金融保险行业、工程咨询部门等机构联合联营,吃透政策用足政策,争取保证基金、授信额度等,为海外施工创造条件,享受贷款贴息等,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工程承包包括多个价值链,如获取信息、工程投标、合同谈判、项目组织、贷款融资、公共关系、设备供应、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技术培训以及售后服务等,抓住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价值链。抓住那些价值大或增值成本低的环节,在项目管理上下大力气,强化优势功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这一环节离不开技术专业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选好对外承包工程的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班子。项目班子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功底和法律知识,有灵活对付各种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懂国际惯例、晓工程合同、精技术专业、善公关交际、通外语,加之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执行经济目标考核制度,这样的班子带出的队伍才会有较高的竞争力和较强的战斗力,才会在国际施工领域占领一方市场、稳固一方市场、开拓一方市场,才会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与多领域企业广泛联合共同发展的同时,要积极调整优化局属地勘单位涉外经营的主体结构,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战略。对有实力有条件的局属地勘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对在外经业务上业绩突出、技术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走出去”积极性高的地勘单位实行强强联合,创造良好的内外经营环境,尽快培育出一支具有相关规模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工程承包企业,从而成为地勘单位未来的支柱产业。
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境外矿业开发和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有效化解国家政治与社会风险,地勘单位“走出去”要自觉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责任:
1)对员工的责任。包括对国内员工和国外员工的责任。地勘企业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多了解东道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为习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避免引发与当地员工的矛盾冲突。切实遵守我国和东道国关于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尽可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
2)对环境的责任。自觉在环境保护方面遵守当地法规,加强管理,规范作业,按程序办事,不野蛮施工野蛮开采,以免给其他特别是西方国家竞争对手留下口实,授人以柄,损害我们的形象,削弱我们的竞争力。
3)遵守商业道德。自觉维护东道国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我国相关企业的共同利益,不搞恶性竞争,不搞不正当竞争,讲诚信,讲合作,讲长远,讲多赢。
4)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身当地慈善和公益事业,处理好同政府、同当地百姓的关系,争取他们的信任与支持,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同政府、社会、媒体等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成为当地的一员,才能谋求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