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与完美对望

2010-08-15 00:43:48苏枫
小康 2010年3期
关键词:里程碑芭蕾艺术创作

文|本刊记者 苏枫

永远与完美对望

文|本刊记者 苏枫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我自己的作品是完美无缺的,一次都没有

《小康》:你强调《千手观音》是“自己的作品”,《复兴之路》则“不是个人作品”,个人艺术创作和中央的命题作文,你怎么平衡?

张继钢:这不是平衡的问题。中央领导给的任务,就一定要完成好。

《小康》:那么你个人的艺术理想又是什么?

张继钢:最大的理想是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时代创造出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比如《千手观音》和杂技《东方的天鹅》。欧洲人几百年跳芭蕾都是足尖立在地板上,是我们开始在人体之上跳芭蕾。这都是我个人的作品。

另外还有我参与的作品,像奥运会开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复兴之路》。无论我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它们已经载入史册。这是我永远的责任。

我在年轻的时候不是这么想。当年第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就像一个作家第一次有文章变成铅字发表一样兴奋。那时候我很想让自己的作品获奖,目的就是要获奖。获奖以后简直兴奋得不得了。时间长了,自己创作的作品就要自己喜欢,观众也喜欢;时间再长,作品还要是这个时代的标志。这是我永远的梦。

《小康》:再过100年,单纯从艺术的角度回头看,《复兴之路》和《千手观音》的生命力,哪个会更长?

张继钢:我自己是有所估计和判断的,但我自己下结论好吗?不好。我能估计到100年后,我的哪部作品还在继续上演。《复兴之路》本身是个里程碑,但它并不是我个人艺术创作的里程碑。

《小康》:《复兴之路》除了歌唱祖国外,更深刻的意义又在哪里?

张继钢:《复兴之路》不仅是现实主义的,还有一种浪漫、理想在里面,具有更深沉的情感表达,更概括的历史陈述,更丰富的视象呈现,更诗化的美学意味。这是今天的《复兴》对于当代文化的一种独特贡献。

《小康》:如果你12岁没到太原,30岁没到北京,在这些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你会不会走向另外一个人生?

张继钢:肯定,百分之百。那会是另外一番山水,但不一定就比现在不好——我估计我也会做得很好。我曾经做的一个报告题目就是《朝有梦的方向行走》。我在北京大学做的第一次演讲则为《与完美对望》。为什么要对望?因为你只能接近,你达不到,艺无止境嘛。历代艺术家,对于完美,都只能追求而无法达到。圈子里头的创作会议上我经常提,有些导演排戏,排一遍就说排好了,我觉得很奇怪。《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我一直在修改。《复兴》在大剧院演80场,我也将修改80场。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我自己的作品是完美无缺的,一次都没有。

猜你喜欢
里程碑芭蕾艺术创作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艺术启蒙(2022年6期)2022-06-22 06:48:54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春天的芭蕾
保健与生活(2022年2期)2022-01-26 19:05:50
我爱芭蕾
快乐语文(2019年12期)2019-06-12 08:41:52
特刊《里程碑时刻》带来的启示
新闻传播(2018年6期)2018-12-06 08:56:38
冰上芭蕾
学生天地(2017年36期)2018-01-31 02:05:55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6
丰富艺术创作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4
2016健康里程碑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