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金才 刘国伟
强弱联建 城乡联建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文/梁金才 刘国伟
近年来,阳城县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联建模式,通过采取“集中联建、强弱联建、村企联建、城乡联建”等措施,走出了一条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的新路子。
立足山区实际,探索“集中联建”。针对部分山区农村人口外迁多、党员发展难、干部选拔难、党组织发挥作用难的“一多三难”问题,打破传统的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党组织的方式,抓住农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在原行政村建制不变的前提下,2005年以来先后撤销不足200口人的村支部33个,就近依托中心村组建14个联合党支部,精心选拔能力强、肯奉献、善协调的优秀党员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同时,在中心村加大投入,建设集支部活动室、文化大院和便民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注重因势利导,推动“强弱联建”。针对一些有资源优势,但经济欠发达,缺技术、缺人才的村,由乡镇党委牵线搭桥,为他们寻找富裕村,通过联建的办法,签订联建协议,结成党组织联建对子。目前,全县有9个年集体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与12个经济欠发达村党组织结成了联建对子。其中,蟒河镇西山村、董封乡西哄哄村等5个偏远山区村已和两个城镇村实现了一体化合并。联建村定期召开座谈会,商磋经济发展规划,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共赢。2007年以来,润城镇润城村和董封乡西哄哄村两村联合党组织依托各自优势,共谋发展,先后投资1400万元建起了矿泉水厂和七彩石加工厂,让两个村的群众都得到了实惠。
着眼和谐双赢,促进“村企联建”。坚持“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和谐共赢”,实行村、企党组织联建,努力实现双方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构建共同推进。一是村企一体化。村设党总支,企业设党支部,让企业和村在组织上、经济上紧密联结起来。目前,全县共建立村企一体化党组织23个。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的皇城村,坚持实行村企党组织一体化,村党总支下设旅游、煤炭、制药等10个企业党支部,凝心聚力、兴企强村,打造出了驰名全国的“皇城相府”品牌。二是村企协作互利。村、企寻求利益共同点,综合利用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服务双方发展。进驻阳城县建瓷工业园区的15家民营企业,在与驻地村党组织联建后,村党组织在征地、用工、后勤供给、治安保障、流动党员安家等方面竭诚为企业服务;入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1500多人,还为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兴办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取得良好效果。
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城乡联建”。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知识层次较低、后备干部力量不足的问题,先后选聘386名大学生到村担任村干部,其中,93人担任支部副书记和村“两委”委员;对一些情况复杂、干部难选的村,从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46名党员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和第一支书,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此外,还采取“党群部门包软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涉农部门包专业村”的办法,实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后进村结对帮扶。3年来,县直机关单位累计为帮扶村解决资金1200多万元,扶持新上发展项目416个,帮助解决就业、上学、医疗、饮水、修路等实际问题76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