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意义、目标及方法

2010-08-15 00:46赵晓华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7期
关键词:通识人文素质

赵晓华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2249)

20世纪末叶兴起的中国高校素质教育,被称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二次高教体制改革的起点。其中,适应于当前中国的教育现状,人文素质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人文素质教育视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反对教育的功利倾向和片面发展。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人文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而历史学知识则是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许多高等院校针对非历史专业学生开设历史类通识课程,本文拟对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做一点粗略的探讨,以向同行专家求教。

一、开设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意义

完备的人文知识体系是良好的人文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以文史哲为核心内容的人文学科研究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发展,揭示真善美,对人们开发智力、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确立人生价值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人文学科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知识保障。其中,历史知识是人文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块。毋庸置疑,目前很多青少年的历史知识之贫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2001年,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团市委等单位对北京、上海、武汉等部分重点城市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全体被访者中仅有1.5%的青少年能及格。其中,高学历者(大专以上学历)对历史的了解也不容乐观。[1]还有的青少年,甚至已经不知道孙中山、毛泽东为何人。有的大学生将洋务运动说成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事,甚至连五四运动发生时间也不知道。[2]历史知识的欠缺无疑造成了人文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从而影响了人文素质的养成。

大学生历史知识的欠缺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更使得“以树人、育人为旨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难度和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从而背离了‘教育’或者‘教学’的宗旨”[3]。长期以来,由于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高等教育在狠抓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杨叔子院士将理工科大学普遍存在的弊病概括为“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他认为,“五重五轻”的根本在于最后一点,即过分急功近利而忽视素质,尤其是忽视人文素质[4]。由于缺乏广泛的人文知识结构和基础,许多大学生个人素质低下,无法建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某校曾组织过一次对师范大学学生人文素质的调查,其中一题目为“您对社会上丑恶行经所采取的态度”,选择“痛恨之而无力制止”的占74.2%,选择“不想制止者”占21.7%,选择“同流合污”者竟达7.5%,而选择“试图制止”的只占5%。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社会责任的承担、道德目的的追求上,已经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5]总体来看,拓展大学生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20世纪末以来的确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而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其中,当然也应包括针对非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历史类通识课程。

二、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

了解了在普通高校开设历史类通识课程的必要性,还应明确此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研究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非历史学专业高校学生,由于史学基础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区别于史学专业课程的授课目的,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拓宽学生的史学知识结构

因为接受过中小学的历史课教育,非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多半有着一定的历史学基础,而且很多学生对历史有着一定的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基本局限于对大事件、大人物的片段描述,所以,大学历史课程不能够简单只做中学历史的解释版,而是应该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个角度拓宽学生的史学知识结构,使学生明白历史上的社会并不是静止的黑白默片,能够从动态、立体的角度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

2.提高学生读史、用史的能力

针对非历史专业学生的特点,历史类通识课程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基本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水平,增强学生用史的能力,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托历史资料,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脉络,利用历史学的分析方法了解国情民生,从而以更客观、科学的方法诠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3.增强人生修养,提高人文素质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关于历史知识能够带给一个人的收获,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古人还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就是说,从历史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许多是非曲直,明白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增长许多聪明才智。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里说的大道,既包含社会的进退得失之道,政治的兴衰治乱之道,也包含个人品德的善恶美丑之道。此外,历史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这些都是培育人文素质的最好素材。因此,历史通识课程不仅是一门专业知识课,同时还集道德教育、政治理论等于一身,其对学生人生修养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

历史类通识课程面向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专业基础的学生,要想吸引和激发这些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就必须从学生专业背景出发,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因材施教,选用和编撰合适的教材

就课程设置而言,面向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大体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等等,从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来看,这套课程体系应该说是成熟而适当的,但是对非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并不相同,这些课程设置就显得极不适用。目前来说,各个高校关于历史通识课程的设置可谓五花八门,不尽相同。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是互相关联的。目前大学历史专业的历史教材数量并不算少,但是其中适应通识教育的教材则非常少。何况如同有的学者所言,既有的历史学教材也存在着体裁单一、教材内容陈旧等特点[6]。基于上述现状,教师在开设历史类通识课程时,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既应该努力更新课程设置,也应该科学选用和编撰相应的历史通识课教材。此外,鉴于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学习兴趣,教师还应该针对授课内容提供课后阅读书目,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深化授课内容。

2.合理设置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

由于学分和课时有限,学生又肩负着自身专业的学习等任务,授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精心准备和设计教学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的历史通识课程均采用专题式教学,有条件者多组成教学团队,集中优秀教师授课,这种方式当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与专业课程相比,历史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更应该注重生动性,当然生动并不是简单,也绝不意味着低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将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发展关联起来,让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了解历史学科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动态。另外,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无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在考核方式上,通识课程也应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采取开卷考核的方式,应当更有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笔者以为,采取撰写论文的方式,可能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规范,通过某一学术问题的分析,更能够使学生具体掌握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3.注重教学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教学因其高效、生动、清晰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单纯的“一支粉笔一杯茶”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人觉得历史就是凝固的、没有声息的黑白默片。实际上,历史本身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是动态、具体、丰富多彩的。据笔者所知,多数历史类通识选修课也已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扩大教学容量外,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影音文件等的使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比如,笔者所讲授的一门名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的通识选修课,其中一讲的内容为近代中国的衣饰风尚变迁,在多媒体课件中即提供了大量的近代衣饰的图片,这些不同时期的衣饰图片,已经非常直观地展现了近代中国衣饰变迁的大体过程,教师通过对这些图片的分析,再逐渐揭示近代中国衣饰风尚变迁和政治、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非常有益于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另外,分析历史问题离不开对史料的解析,大段的文字史料如果口述肯定不易理解,板书又浪费时间,如果做成多媒体课件,再配合教师的讲解,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史料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不为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所限制,而是应该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合理设置师生互动的环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由于历史类通识选修课常常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除了上课时间外,课余当面进行集中辅导的时间几乎没有,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定期推荐和更新参考书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线解答学生疑问,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学习心得等等,这些对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很有裨益的。

冯友兰先生曾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大学教育目的的论争归结为是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的问题。他回忆当年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议就此问题而做讨论的情景说:“如果是通才,那就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生们都学一点关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总名之曰社会科学。如果是专业人才,那就不必要有这样的要求了。这个分歧,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提法,就是说,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7而今,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共识。因此,在明确历史类通识课程价值的前提下,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必然会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1]《北京晨报》2001年2月26日.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c94a 301000 bh4.html.

[3]杨东平《中国教育:人文价值的流失和重建》,转引自侯样祥《我的人文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p.448.

[4]杨叔子《面向未来,转变观念,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庆大学学报》1998(1).

[5]快力、方明宝、周丽芳《人文关怀与现实关切的冲突与交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0(1).

[6]周家华《试析在非历史专业开设中国通史的几个问题》,《宿州学院学报》2007(5).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p.318-319.

猜你喜欢
通识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