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文化理论建设的思考

2010-08-15 00:46张延军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7期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

张延军

(双鸭山市图书馆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对图书馆文化理论建设的思考

张延军

(双鸭山市图书馆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及内涵,叙述了图书馆文化的构架和特征,探讨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

图书馆 文化 理论建设

回顾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文化总是在传承中不断适应时代的演变而进行着整合和创新,它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量已深深铸于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图书馆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又服务于文化的发展,并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范着图书馆工作。只有客观透析图书馆文化理论,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使其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图书馆事业才能薪火相传、铸就辉煌。

1 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图书馆文化”这个术语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者,融合美国管理学者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将之应用到图书馆学研究领域,进而产生了这一新概念。

所谓图书馆文化,简言之就是指图书馆在长期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图书馆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管理作风、精神面貌、道德标准、思想意识等诸因素的总和。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核心是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文化能直观地体现出一个图书馆的馆风、馆貌和管理状况。优秀的图书馆文化将对员工和读者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感召力、凝聚力,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

国内较早关于图书馆文化的专论是王胜祥发表在《黑龙江图书馆》1989年第3期上的《论图书馆文化》一文。“图书馆文化”虽诞生不到20年,但引起了图书馆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已结出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

图书馆文化由图书馆现象所凝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图书馆物质文化是指独立于图书馆员工、读者等相关人意识之外的,发生在图书馆及其相关领域内的物质层面的文化现象;图书馆制度文化则是正常解决图书馆各部门、各工序、各环节的业务技术问题、设备使用问题、藏书利用及保管问题、图书馆员工间关系问题、员工与读者关系问题以及读者间关系问题的标尺和准绳;而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在社会文化背景、思想意识形态影响下,长期形成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意识层面的体现。此三者在图书馆文化这一独特结构中虽地位和作用各异,但相互关联、互相掣肘。

2 图书馆文化的构架和特征

为了深刻透视图书馆文化这样一个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一些研究者运用结构模型的形式,将它从抽象化变为实体化。如南开大学的柯平、闰慧所构建的结构模型为金字塔型。并认为:图书馆文化三要素的地位和重要性是逐次上升。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整体的基石,是构建后两要素的前提条件;制度文化主导着物质文化且影响着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最高级现象,也是核心现象,对前两要素具有统领和领导作用。如此诊释图书馆文化也算见仁见智。笔者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联系实践经验后,认为将图书馆文化的结构模型比作地球型似更贴切形象些。

图书馆物质文化如同地球层圈最外层的地壳,它直观展示着图书馆的形象和风采,堪比图书馆文化的“硬件”,读者通过其初识图书馆,而员工依托其服务大众。图书馆制度文化则似地球中间层的地慢,它好比“软件”,一方面影响物质文化的效能,一方面吸收精神文化的能量。图书馆精神文化就似地球中心层圈的地核,它是图书馆文化之魂,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起着中枢和辐射作用。这三要素的地位是逐层渗透深人,三者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活力十足的整体。

图书馆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时代感。图书馆作为一个文明的载体,它与科学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可谓亦步亦趋,息息相联。其运作方式、发展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无不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迹。从昔日作坊式的纯手工操作到今天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软件的更新换代,网络化建设的逐步加快,最科学的思想理念也及时有效地贯彻到员工的脑海中。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可以说是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2)时空性。图书馆文化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室,它早已洞穿古今、融贯中外,日益凸显其时空性特征。既冲破时光隧道,积极从源远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取其精髓为我所用;又突破疆域篱笆,广泛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甘汁以健身强脑,努力实践着图书馆文化屹立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的目标。

3)团队化。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弘扬光大协力同心、奋发进取的图书馆精神,凝成一个休戚与共的战斗集体。这就需要图书馆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步调一致,协同奋斗,真正彰显团结的力量。团队化正成为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3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

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命题,研究者们早就进行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和阐述,笔者不再老调重谈了,在此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切人点,谈谈点滴感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是图书馆宝贵的资源。它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果说“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那么它撑起的将是图书馆事业的明天。

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就要使一切有利于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就要形成一套及时表达、有效平衡、科学调整的利益协调机制。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条例系统,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居后者描画急起直追的赛道,为优秀者搭建脱颖而出的舞台。客观地讲,我们这方面工作尚处于极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失公平。实践证明:只有广大员工都享有公平的机制、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才能有效激发活力和潜能,使大家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对发展的片面狭隘理解,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过于重视物的投人,而忽视了人的提高,仿佛弩马套副货车,这样“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跋足状况,是不可持续性的、不和谐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日益加速。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生,而今天只有终生学习,及时补充动力之源,才能避免被日趋汹涌的知识洪流吞噬。也只有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整合个人的知识系统,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朝气蓬勃,继而保持持久的强劲的竞争力,使和谐社会的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世界潮流滔滔千里,它既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难逢的契机,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图书馆文化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正日益凸现,图书馆从业者重任在肩,在发展的大道上仍需跋涉不辍,永远前行。

[1]柯平,闫慧.关于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06).

[2]崔霞.论图书馆文化建设[J].聊城大学学报 2003,(03).

[3]卢盛华.解读图书馆文化[J].图书与情报 2003,(04).

[4]代琴.关于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4,(07).

[5]黄尧.创建学习型社会促小康社会发展.2003.

猜你喜欢
图书馆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谁远谁近?
图书馆
去图书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