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夏林, 金卫根, 许俐俐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廖夏林, 金卫根, 许俐俐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抚州是傩文化的故乡,抚州傩文化具有很大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文章在论述抚州傩文化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抚州傩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开发对策,提出了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五项基本原则,结合当地其它特色旅游资源,科学地分析了南丰傩和乐安傩两大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方案。
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方案
傩文化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驱疫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是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互融合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抚州是傩文化的故乡,抚州傩保留了古老的驱疫逐鬼的祭祀内容,融合了明清时期的社戏娱神乐人的特性,寓传统的才子文化教育与和谐的生态伦理教育思想于其中,被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1],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后已然成为今日临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人们大力倡导和崇尚生态旅游的背景下,抚州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的旅游精品,全面推动抚州市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抚州傩文化多分布在峻僻山峦的农村,其中以南丰和乐安为两大流传中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大傩舞流派。
南丰傩起源于西汉初年,盛行于南宋末至元初时期,文人隐士刘镗曾作《观傩》诗曰:“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详细地描绘了当时南丰傩戏的节目与演出情况。到明清时期,南丰民间傩舞突破“索室驱疫”的傩仪范畴,将戏剧表演、武术动作融合于傩舞表演之中。今天在南丰县的石邮村,保存有 130多个傩班,2 300多只傩面具,傩舞剧目有近百个,是当之无愧的“民间傩舞艺术之乡”,其傩舞艺术性强,包含一整套“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的祭祀仪式,神秘而古朴粗犷。“搜傩”是整个跳傩活动的核心,由傩神角色“开山 ”、“判官 ”、“大鬼 ”手执神链 ,上各家各户“搜间”,驱逐房屋内的疫鬼或邪气,每搜完一户一间,立即关上门户,以免鬼魅再入,这种驱疫逐鬼的祭祀内容一直从正月十六夜延续到次日清晨,直到村子里所有的鬼魅全部被驱逐出村,这种风俗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南丰傩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典型的原生态特色和文傩风格[2]。
乐安傩起源于北宋末至南宋初年,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三大流派:增田镇东湖村“滚傩神”,由古代村民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逐步演变而来;古村流坑的“戏傩”,一般在每年正月集中表演或喜庆日子有选择性地上户献演,主要节目有《钟馗扫台》、《天官赐福》、《走报 》、《和尚装香》等;鳌溪镇罗山傩舞,表演时,有八对面戴古代名将或神话人物面具的艺人,伴着锣鼓的节奏,结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执剑,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见,激烈对打,赛舞竞技,热闹非凡。由此可见,乐安傩不同于南丰傩,它以武技见长,具有典型的武傩风格。
总之,抚州傩文化既保留了古老的驱疫逐鬼的祭祀内容,也融合了明清时期的社戏娱神乐人的特性,同时又寓传统的才子文化教育与和谐的生态伦理教育思想于其中,从而构成了抚州傩文化的三个主要特征。
目前,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仍未真正进入开发状态,仅是作为当地民俗活动的延续,尽管在有些旅游活动中可以看到傩舞的表演,如每年的南丰蜜橘节期间开展傩舞表演活动,但也只是一个“小插曲”。尤其在傩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傩文化的传承与后继人才的教育培养等方面更是任重而道远。笔者在乐安傩调查中发现,乐安傩三大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都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古镇流坑尽管成立了傩舞艺术团,艺人们天天在跳傩舞,但大部分傩舞艺人年事已高,早先培养的年轻艺人都先后外出务工,傩舞艺术后继乏人的现象不容乐观;在罗山村,跳傩活动不是年年皆有,艺人们偶尔在春节期间到县城单位上表演一番,其功利性很强,与原先的傩舞风格相距甚远,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其原生态性将完全丧失;在东湖村,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都在几年前先后辞世,神庙倒塌多年也未修复,据村民介绍,原先由县文化馆出资培养的几位年轻的傩舞接班人,均已外出务工,很少回村,导致这一珍贵的傩舞流派濒临失传。
为此,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着力保护与开发利用好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以实现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强化政府主导功能。政府主导的核心是科学地制定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将抚州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和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2)加强傩文化教育,加快傩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一是组织傩文化专家对抚州傩文化进行系统研究;二是将“抚州傩文化”作为特设课程纳入当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三是着力培养年青艺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留住傩舞人才。(3)建立旅游区社会、文化、环境跟踪监测系统,及时监测、评价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便于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社区采取应对措施。(4)主打临川文化牌。抚州发展生态旅游,必须突出地域和文化的独特性,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抚州的特色是什么?就是临川文化,即包含抚州傩文化的临川文化,也可以称之为临川生态文化[1]。(5)认真研究抚州傩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特色,从艺术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等多角度充分挖掘其旅游吸引力功能,设计适应市场需要的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2.2.1 持续开发
坚持持续开发的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规划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方案,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有序开发、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中既要研究抚州傩文化的原生态性,也要研究抚州傩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性,在应用中要坚持“原汁原味”地应用,以保证抚州傩文化的特色。
2.2.2 突出重点,优势结合
抚州市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重点是什么,优势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看抚州市的哪些旅游资源有可能成为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名牌产品,笔者认为,以流坑村为代表的古色文化、以有机农产品和华南虎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及临川名人文化就是当前抚州市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重点[1]。因此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与以上各类具有抚州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相融合,共同打造抚州生态旅游的精品。
2.2.3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已被世界很多国家所重视[3]。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社区 (农村)以旅游资源、设施或其它有关资源折价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当地居民 (村民)参与旅游服务和有关经营活动,把旅游开发活动与整个社区 (农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科学有效的社区参与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傩舞艺人长期外出务工,也可以激励部分年青人主动学习傩舞艺术,以艺立身、以艺养家,从而稳定一支傩文化队伍。
2.2.4 打造傩文化特色旅游村镇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致力于打造特色旅游村镇。今年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旨在“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资源”,“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重在引导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为此,南丰和乐安两县要把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规划、傩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统一起来,打造几个享誉全国的傩文化特色旅游村镇。
2.2.5 提升中心城区旅游吸引力
当地政府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进程中,必须同步推进当地旅游中心城区的建设,从基础设施、地方特色文化、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积极提升旅游中心城区的吸引力,使四面八方的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目前,抚州市正在中心城区大力兴建抚州“文化生态名人园”,该园是一个综合性开放式城市大型主题公园,占地面积 838亩,园内中轴线上设置了 41米高的文昌阁、代表临川建城年代建筑风格的汉塔,以及临川五位文化巨匠 (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陆象山)的巨型雕塑。该园的建设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中心城区的吸引力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地旅游中心城区的规划与建设中,还应当纳入抚州傩文化的内容,如建设抚州傩文化博物馆、组建抚州傩文化艺术团、生产抚州傩艺纪念品、开辟抚州傩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等,使外地游客置身于抚州傩文化的包围之中,体验、感受傩文化的真谛,形成对抚州傩文化的永久记忆。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丰傩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南丰县既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又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橘之乡”,南丰傩和南丰蜜橘均是享誉国内外的地方“金牌”,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当突出南丰傩和南丰蜜橘的金牌效应,结合南丰县山清水秀、风景旖旎、旅游景点丰富的特点积极开发南丰傩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和南丰蜜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生态农业旅游是 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4]。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从事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生态农业景观,把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体现了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5]。在世人崇尚生态旅游的大背景下,南丰县应当适时地推出能够吸引周边经济发达城市游客的生态旅游产品,如南丰傩文化艺术考察和南丰蜜橘自行参与采摘式旅游。
游客自行参与采摘式旅游[6]是农业生态旅游的一种基本方式,这种旅游方式是通过县旅游局和农业局联合对外进行包装宣传,吸引游客前往南丰蜜橘园采摘品尝蜜橘。这样既使游客获得了旅游乐趣又解决了当地蜜橘的销售问题,而让游客自行采摘的价格又高于在城市直接出售的价格,同时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可以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农民的增收。同时在蜜橘品尝、采摘之余,观看傩文化艺术表演、参观傩文化博物馆、购买傩艺纪念品,使南丰傩文化生态旅游和南丰蜜橘生态农业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为了留得住游客,还必须开发当地的其它生态旅游资源,如军峰探险、紫霄漂流、潭湖垂钓等。
由于南丰蜜橘生态农业已经形成规模优势和金牌效应,而南丰傩文化尚处在开发的萌芽状态,故此,下一步应着力于南丰傩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具体的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县旅游局和县文化局通力合作,积极开拓傩文化旅游市场,首先要组建傩舞艺术班,搭建傩舞表演场馆,让游客们随时观赏古老神秘的傩舞;二是开发傩工艺品,由县经贸委牵头,引进民间资本或外资,成立傩工艺品公司,开发系列傩艺旅游纪念品;三是积极打造南丰傩文化品牌,建议在县城建设南丰傩文化生态园,以集中展示丰富厚实的傩文化底蕴,营造傩文化品牌,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感受傩文化的艺术魅力。
乐安不仅有丰富的傩文化遗产,还有闻名于世的“千古第一村”——流坑。流坑古村建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村中现存 500余幢古建筑,其中明清古建筑及遗址 260处。建筑装饰讲究,有木、砖石雕及彩画、书法艺术,并有匾额 188方,楹联 72幅,门头墙壁题榜 362方。重要建筑群 18组,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 6处,牌坊 5座,宗祠 48处,庙宇 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塔、古村门及古墓葬 32处。古建筑及遗址总面积达 67 284平方米,是江西古代文化的缩影,是中国古典民居建筑的标本,是中国古代农村文化的典范。无论是生态环境、村落布局,还是古建筑规模、人文风情;无论是历史的记载,还是现今之遗存,在江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类文明的瑰宝[7]。1997年 8月,流坑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批为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 6月,经国务院批准,流坑村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 10月,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流坑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如何利用好乐安傩文化资源和流坑古色文化资源,是当地政府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要做好的第一篇文章。邓学芬等[8]认为,古镇旅游开发是守旧创新而不是破旧立新,守旧是守住原来的资源,创新是利用原来的资源,加入新的与之相协调的文化,而不是打破原来的格局,重新造一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古民居建筑、古镇历史风貌、传统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是古镇旅游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前提。为此,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当地优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包括号称“江南绝顶三雄”的道教名山——大华山、金竹瀑布群、水南古樟林、畲族风情、乌江漂流、生态农业等,将各类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与傩文化资源和流坑古建筑文化资源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乐安武傩的学习性、娱乐性和参与性,流坑古建筑的探究性、科考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傩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和以古建筑为依托的古色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此外,还要注意开发土特产品和工艺品。乐安农林资源丰富,传统农副产品多,可待开发的土特产品 (如食用菌、茶油、竹笋、豆腐乳、竹制品等)潜力巨大。
[1]金卫根,黄木长,孙丽萍,等.抚州市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7-141.
[2]廖夏林,王春阳.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以江西南丰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27-229.
[3]胡家云.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6(2):30-32.
[4]陈艳萍,祁真.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及开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64.
[5]李瑾.我国观光农业的地域模式功能分区与规划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48-51.
[6]吴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47-3449.
[7]银光灿.流坑古村的特色与价值 [J].江西社会科学,2000(6):63-65.
[8]邓学芬,柯丽芳.古镇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周边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10083-10085.
On Eco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Fuzhou Nuo Culture
LIAO Xia-lin, J IN Wei-gen, XU Li-li
(College of Chinese Law and Arts,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
Fuzhou is the hometown of Nuo Culture,which has great value in tourism development.On the base of discussing the resource features of Fuzhou Nuo Culture,this paper analyzes its 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putting for ward five principles.Then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plans of both Nanfeng and Le’an Nuo Cul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loc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Fuzhou Nuo culture;eco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principles;development plans
F590
A
1674-3512(2010)03-215-04
2010-05-06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05WX260)。
廖夏林 (1959—),女,江西南城人,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以及抚州傩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