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贵(江南大学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论古典诗词教学中人格修养的培育
□张喜贵(江南大学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诗文教学 人格修养 感受 审美
如何使古代文学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代也具有实践意义,是古典诗文教学中应当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尝试把古代诗词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人格修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格修养主要包括审美修养与道德修养,文学的终极意义在于它是对人类最高价值的认同,诗词的审美与道德关怀以它独特的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它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对理想的期盼。
传统价值观对人格修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塔》),这是否就是被西方评论家誉为“笼罩着一种雾,一种中国智慧的芳香”的精神遗产呢。孔子游景山时曾曰“君子登高必赋”,中国文人登高远眺外物时,大多联想起国家的兴衰及个人的进退荣辱,有时又能够在个人的心情和自然之间找到共通之点,“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可见古典诗文在写景抒情中蕴含着诗人们高尚的情操。中国古典诗文常常以其优美的韵律,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置若罔闻,更应当将其化作自己信守的理念。我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围绕当今大学生思想浮躁问题、人格信仰缺乏等问题,坚持以强化教学中如何古为今用,如何将传统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当下的信念为中心点,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核心教学思路,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种相对新颖而又切实可行的新机制、新模式。学习这些诗词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又可以增进人的道德修养。
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学的独特魅力正被功利化所取代,古代文学的教学就是要试图找回曾经失落的价值。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真、善、美,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其审美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古典诗文中的季节转换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启示:春天他们吟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夏天诗人们吟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则唱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秋思》);冬天到了则吟唱出“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李商隐《喜雪》)。可见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的美好,只要你用心去体会,有了可以发现美的眼睛,随时都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记载“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清代恽格的《瓯香馆画跋》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可古人笔下的诗情画意如今还是否已被我们所遗忘。其实自然与人生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们,往往可以从自然中得到某种启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我身”(杜甫《曲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乔治·桑塔耶纳曾说:“自然也往往是我们的第二情人,她对我们的第一次失恋发出安慰。”如今的人们“两手握住繁华,心灵却变得空虚”,大学生们每天除了计算机就是外语,对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常常熟视无睹,他们宁愿去读那些快餐文学,寻求那没有任何回味余地的简单快感,而不肯背诵一些名篇佳作,他们宁可看一些改编后的影视,而不肯读几本文学名著,他们甚至不肯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因此他们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情感空间。人不仅仅需要物质的极大丰富,更需要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我们怎能不叹服作者审美的眼睛以及捕捉瞬间感受的能力,月亮给了苏轼一双慧眼,苏轼用它找到了美,这不是给忙碌的现代人以很大的启迪吗?在自然美面前,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为俗事整天奔忙的人,面对再美的景色也会无动于衷。
其实古典诗词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如江南的园林,就既是自然的山水,更是人文的山水,欣赏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如果你不知道它是借用宋代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词句,就无法品味出其中蕴含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高雅情操与意趣。欣赏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如果不知道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也会感到这个名字有点不知所云。还有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如果不知道这是出自于庾信的“小山则丛桂留人”,就难于体会到小轩的好客留人的盛情。网师园还有“月到风来”亭,那临水而建、亭下虚空的美妙组合,也是借用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的诗句,可以说如果具备如此的古诗文的基础,对于江南园林的欣赏就不简单地看到一亭一石一塔,它们与山水花木组成的独特风景由于有了欣赏者的参与,就变得更加高雅而富有趣味,同样的外出观光旅游,其收获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具备了审美的修养就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丰富而美好。
古典诗文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来传达的,它时时拨动人们的心灵之弦,唤醒人们的审美心灵,有了这种心灵,才可能有真,有善。在浙江绍兴的沈园,陆游曾为他那失落了的真爱写下了《沈园》绝句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伤心人别有怀抱,那如血的斜阳,那哀鸣的画角,那荒凉的池台,以及曾经见证过他们离合悲欢的沈园,勾起的是他对中途劳燕分飞而逝去的情侣的无限思念。四十年的岁月流转,不变的永远是真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心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当时七十五岁的陆游是用他那滴血的心写就的爱情绝唱,唐氏是陆游心中永远的女神,她的肉体虽然已经香消玉殒,但她那“惊鸿照影”的美丽却在陆游的笔下获得了永恒,假如没有文学抚慰陆游的那颗受伤的心,他将如何承受近半个世纪的痛苦。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即使现代的科技也无法解决陆游心中的困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陆诗将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凄美的情境之中,这不是陆游的一己之悲,而是带有普遍的人生悲剧意味,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人世间还曾有过如此荡气回肠的浓烈情感,也让我们更加珍爱所有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体味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文学作品不同于科学著作,,它提供给人的是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又可以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它不是政治教条,不是标语口号,也不是客观真理,但它是在潜移默化中教给我们做人的准则。中国文学带有很强的人格象征的意义,他们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来体味人生的意蕴,如扎根于污泥之中而在水面上开出美丽花朵的莲花,就成为了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这种象征意义最好地表达出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因为具有“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的“四德”,尤其是它的能够身处污浊的尘世而能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与人的保持操守的高洁是多么的一致,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一定会像莲花一样暗香浮动,傲然于世。其他如白居易的《菊花》诗“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同样也是用菊的耐寒迟谢,来象征高洁的人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再如用松的耐寒来比喻人的坚贞自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在这些植物的身上都寄托着人的某种情感。可见中国文人的人格理想不是通过空洞地谈论人格的精神,而是通过某种意象寄托着人们的高尚情感。“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陆机《猛虎行》)正是通过这些自然意象达到人格象征的意义。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素养的高低。古典诗词由于其形式的精美,内容的凝练,成为影响最大的文学形式。“这种诗乃是一滴滴水珠汇聚成的整体,它给我们揭示了茫茫的大洋,但它却是装在自己的精美而又灵巧的花瓶之中,这是能够照亮某种悲剧的珍珠般的明灯,这种悲剧大大超越了个人的范围。”许多古典诗词由于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内涵,而成为人们的座右铭。人类的前行需要珍珠般的明灯的指引,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诗词的道德关怀恰好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念。
我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中本身所具有的关于对人生、生命价值意义追寻的丰富内涵,并将其和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联系,在课堂讲授时予以清晰呈现和重点强调。其中我们着重培育学生如下的能力:
(1)承受挫折与接受挑战的能力。屈原的独立不迁,司马迁的忍辱而苟活,李白的蔑视权贵都给我们以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将这些身处逆境却能顽强向上的内容较好地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凄凉地,但却能激昂向上,唱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豪放诗篇,他那面对生命困境却永不低头永不颓唐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苏东坡在黄州,面对外在风雨的来袭联想到社会与人生,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诗句。他们以诗词作为支撑终于走出阴霾的境地,看到了那久违的彩虹,那么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活着就应当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2)培育学生道德向善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古代的作家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后人产生影响,那种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的人格将永远为后人敬重。屈原的对国家九死而犹未悔的执著,曾引起后人的强烈共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他一生不停地求索留下最好的印证。这种人生轨迹在宋人范仲淹那里化作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分明,在文天祥那里化作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在顾炎武那里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兴亡咏叹,到了林则徐那里又变成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强烈的民族情结。
(3)民胞物与的悲悯情怀与广阔胸襟及爱心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文学中的爱国主题加以强化,如苏轼母亲讲授范滂时二人的对话;陆游父亲周围的爱国人群;辛弃疾祖父辛赞的教育对爱国词人的终生影响。以此让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始终以国家、社稷为重的价值取向,这也可以为他们一生的道德规范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高远的情怀,就会产生以社稷国家为己任的理想。道德色彩鲜明的诗句也可以给人带来人格的升华。古典诗词用感情和美提出了他们的道德思考,因为人类的生存之路最终还是要用理想之光来照亮。这些人不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和诗句提出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样一个生存理念吗?文学的终极意义在于人类最高价值的认同,诗词的道德关怀以它独特的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它唤起的是人们灵魂深处的对美好理想美好情操的期盼。
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古代文学中的人文资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的生命价值,提升自我人文精神起到作用,当然,我们所说的道德关怀决不等于空洞的说教。它可以让我们淡泊于名利,“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江上吟》),“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下不是可以给我们莫大的启示吗;它可以让我们向往和平,“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寻求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是多么可贵。“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苏轼的感受不就是我们的感受吗?一个个诗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却给人们留下了仿佛等待已久的东西。它是如此的让人刻骨铭心,一经过目,就将终生难以割舍。通过如此的审美关怀与道德关怀,让每一个自我走向完善,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更是我们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的准则。
① 葛雷:《克洛岱与法国文坛的中国热》载《法国研究》,1986年第2期
② 乔治·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③ 钱林森:《牧女与蚕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张喜贵,文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