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勇, 王 静, 伦增军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 山东 枣庄 27700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尚不清楚,治疗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很多,如乳腺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受累、组织学分类、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年龄、绝经状态及激素受体等,但组织形态学相同的乳腺癌,预后也有不同,说明其生物学特征不尽相同[2]。近年来从多种层面检测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指导术后合理治疗及预后。Survivin及C-erB-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也是乳腺癌中常用的基因标志物之一。我们检测156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C-erB-2的表达,探讨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总结Survivin及C-erB-2的表达情况及相互的关系,分析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乳腺癌实施手术患者156例,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术前均无化疗或放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7岁。肿瘤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厚4μ m连续切片。按免疫组织化学SP法操作。据WHO组织学分级进行病理诊断和分级,浸润性导管癌(112例)、浸润性小叶癌(22例)、单纯癌(12例)、其它10例(其中髓样癌4例、导管内癌3例、腺癌2例、乳头状癌1例)。按Motting-Han分级法分级:根据细胞异型性低、中、高分为1、2、3度,其中腺体形成>75%,<10%为1和3度,居两者之间者为2度。每个高倍视野下核分裂象平均<1、1-2和>2个(计数10个高倍视野计算平均值)分为1、2、3度,计分三项总和8-9度为Ⅲ级,6-7度为Ⅱ级,3-5度为Ⅰ级。按国际标准TNM 分期,Ⅰ期29例,Ⅱ期104例,Ⅲ期23例。全部患者均行乳癌改良根治术。146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93.6%,随访时间为6-40个月。术后2年死亡者2例,分别为临床Ⅱ和Ⅲ期。
1.2 试剂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Survivin及C-erB-2的表达。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柠檬酸缓冲液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滴加过氧化酶阻断液室温10min,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滴加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室温10min,滴加一抗即抗Survivin抗体(蒸馏水1∶100稀释)、抗C-erB-2或抗PCNA,4℃冰箱孵育过夜,PBS冲洗,滴加生物素偶联的二抗,室温10min PBS冲洗,滴加链霉素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10min,PBS冲洗,滴加DAB显色,冲洗,苏木素复染,封片。已知的Survivin及C-erB-2染色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为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光镜下观察,每片随机观察5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1.3 结果判断:①乳腺癌组织Survivin表达的判断:Survivin阳性表达为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呈棕黄色颗粒,着色细胞数>10%为阳性;无着色细胞或着色细胞数≤10%为阴性。②乳腺癌组织C-erB-2表达的判断:CerbB-2阳性表达为细胞浆和/或细胞膜着色呈棕黄色颗粒,着色细胞数>10%为阳性;无着色细胞或着色细胞数≤10%为阴性。
1.4 复发转移情况:计算Survivin和C-erB-2双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C-er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112例)及64.7%(101例)。
2.1 Survivin及C-erB-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Survivin及C-erB-2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TNM分期增高而增强。
表1 Survivin、C-erB-2及PCNA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n)
2.2 乳腺癌中Survivin和C-er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63),见表2。
表2 Survivin和C-erB-2的表达的关系(n)
2.3 Survivin和C-erB-2双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高于双阴性患者(P<0.05),见表3。
表3 Survivin和C-erB-2的双阳性表达与患者复发转移的关系(n)
细胞凋亡是机体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诸多因素参与,凋亡的异常抑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以及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3,4]。IAP(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凋亡抑制蛋白)在凋亡的负性调控中起重要作用[5]。Survivin是IAP家族新成员,其正常情况下仅表达于胚胎组织,可再表达于多种恶性转化细胞株和恶性肿瘤组织[6]。Survivin不仅抑制细胞凋亡,还参与有丝分裂的调节。Survivin可直接抑制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阻止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分裂和细胞周期控制密切相关,Survivin可作为某些癌的预后和复发的标志,与癌的发生、转移有一定的关系[7]。本研究表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1.8%,其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TNM分期增高而增强。提示Survivin在乳腺癌早期即起作用并持续于浸润转移过程中,其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组织分化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C-erB-2癌基因又称neu或HER-2在胎盘、胚胎上皮组织及许多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为阴性或微量表达。其过度表达在致瘤转化和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HER-2阳性可作为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其过表达的乳腺癌表现为病情进展迅速、局部复发的危险性高、化疗缓解期短,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缩短[8]。本研究显示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为64.7%,其表达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TNM分期增高而增强。研究还发现Survivin和C-erB-2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两基因具有协同作用。Survivin和C-erB-2的表达既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又有相关性,Survivin阳性组中C-erB-2阳性率明显高于Survivin阴性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原癌基因C-erbB-2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可阻止肿瘤细胞的凋亡,而C-erB-2过度表达可刺激肿瘤细胞恶性生长 ,乳腺癌组织中两者异常表达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C-erB-2表达有重要的意义。Survivin和C-erB-2高表达者应加强术后的巩固性治疗和随访。
乳腺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式有多种,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保守手术的代表术式是乳房局部切除术和全乳切除术,术后需辅助放化疗。如何选择合适的早期癌患者行保守手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未得出结论。本研究提示活检证实乳腺癌,若Survivin和C-erB-2表达均呈阳性,宜行根治手术,加强术后的巩固性治疗和随访。拟行保乳患者,建议穿刺行Survivin和C-erB-2检测,若均阳性表达不宜行保乳手术。
[1]吴在德,主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0-362.
[2]Temmim L,Luqmani YA,Jarallah M,et al.Evaluation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male breast cancer[J].Breast,2001,10:166-175.
[3]Chen XP,He SQ,Wang HP,et al.Expression of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receptors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TNF-α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Gastroenterol,2003,9:2433-2440.
[4]Fu YG,Qu YJ,Wu KC,et al.Apoptosis-inducing effect of recombinant Caspase-3 expressed by constructed eukaryotic vector o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J].World Gastroenterol,2003,9:1935-1939.
[5]Gupta S.A role of inhibitor of apoptosis(IAP)proteins in increased lymphocyte apoptosis in aged humans[J].Mech Ageing Dev,2004,125:99-101.
[6]林连捷,郑长青.Survivin与肿瘤[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2027-2029.
[7]Miyachi K,Sasaki K,Onodera S,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survivin mRNA expres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Gastric Cancer,2003,6:217-224.
[8]浦勇顺,周金良,王芳.p53和C-erB-2过度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1,2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