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因
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孩子走两步就看看妈妈在不在身后,而美国孩子相信妈妈一直在身后。信任,就是一种潜在的安全感,也是一种验证多次后形成的心理暗示。信任,在生命里有着难以估量的力量。“小飞象”宁愿相信那根羽毛,不愿意相信自己会飞。也许,足够的爱就是那根羽毛,总是跟宝宝说:“你去试吧,妈妈看着你。”而不是吓唬她:不要去,那里危险,小心坏蛋把你抓走……危险会有的,坏蛋也会有的。说多了,我们相信坏蛋真的很多,而坏蛋也想:做坏蛋很正常嘛。如此循环,放大的威胁真的就成了威胁。
我理解的是:像小时候告诉宝宝什么是烫一样,让她在有保障的环境里试一下,慢慢地学会把握自己面对危险。妈妈能做盼是:认清宝宝的真实能力,给她一个自我发展和尝试的天空。用橡皮筋理论,不断试探,不断提高应对能力。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没有羽毛自己也会飞。每一个生命体,都会脱离原来的生命体寻找自己的路,让爱和生命代代相传。这是自然的规律。
自从小艾会认路自己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跟她讨论可能的情况:过马路,迷路,求救,需要记住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CC爸和花都提过给小艾讲安全的问题。我于是问小艾;“过马路的时候怎么办?”她说:“我走斑马线。把手先举起来,等两边的汽车都停下来再过。”我:“那要是迷路了怎么办?”小艾:“我就问人家啊。问人家要个电话,打电话给你。”我:“如果打不通呢?”小艾:“那就告诉他家里的地址。”我:“你准备选什么样的人帮助你?”小艾:“我去找一个小朋友,要他们的爸爸妈妈帮我……”
我庆幸自己没有先跟她E课,我的方法,有多少比她高明呢。让她找到解决的办法,以后她碰到问题就会先问自己,如果是我教的,她也许先想的是为什么妈妈不在这里呢?孩子寻求独立的迹象已经明摆着,独立和安全的对立也浮出水面。我知道,回避无济于事,阻止只是暂时的安宁,自然安排的事情,只能顺势而为。担心如果,不如事先看到如果。她需要能力的增长,我需要承受力的增长。希望我们的内心,都变得比以前更强大。而我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每天都在变化。
西方父母对孩子放手的实质
要在以前看乔布斯的演讲,我会关注他个人,开复老师提过他的演讲,特别是那段:“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这对个人的启示很大。
现在来看,却自然而然地站在他父母的立场上。他的生母,从他还没出生就想着不要他(也许这跟美国的堕胎法有关?),但却不是草草地送人了事,而是很用心地筛选儿子的监护人;而他工人阶级的养父母,在他选择了一所需要花光他们一辈子积蓄的大学时负担他,而在他决定先休学然后退学时没有要死要活地拦着他;休学后,在大学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也没有替他规划好一条看起来有更多曙光的路;在他跟朋友鼓捣当时看不到未来的苹果雏形时,由着他们在车库里来,而不去说:“你书也不读,工作也不找,你想干什么?”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能么?父母究竟有没有底线?
小艾姨父有一对法国朋友,他们的孩子高中没读完就要跟女朋友去澳大利亚闯荡,最开始他们的父母很不理解:高中毕业是最起码的底线,连这个都读不完,还谈什么呢?但最后还是随孩子去。去了澳大利亚两年后,孩子们决定回来参加高中毕业考试。孩子的父亲说:“他自己决定回来读书以后,整个人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得不是一点点。”是什么改变了孩子的看法呢?我一直认为有意识的去做一件事比随大流无意识的往前走要明智。孩子最后自己决定回来读书,那是为他自己读。
还有一个法国女孩,高中毕业后本来可以上医科大学,她一定要去养马。她父亲心里是不愿意的,但还是让她去养了两年马。两年,这么好的年华,岂不是浪费?那些学了好半天的知识,岂不都忘光了?我没看到故事后面的结果。如果有不积极的结果,我会反对这种做法么?在这些父母的做法里,我认为很多是无奈。但如果真的反对,完全可以不支持不提供条件,看他还能上天去?看来最后还是想通了。
问我自己:给孩子决定自己的机会,小事也许做得到,所谓决定命运的大事也由她么?兔兔打来电话,聊起这个问题。兔兔说:“美国家长:孩子考试得个B也美滋滋的。换了中国家长:“为什么不是A?”兔兔说:“我们总说无条件的爱,究竟几个家长做得到?”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外的父母对孩子这样放手?兔兔这句话点醒我:放手的本质就是无条件的爱。如果孩子往东就放手,往西就坚决拉回来,是不能算的。(当然不能钻牛角尖:孩子杀人放火也放手,争这个没有意义。)
当爱是有条件的时候,我们也总说给孩子放手,其实我们从没有放弃的是我们认为的价值观。我们爱孩子的条件是,你的所作所为要在父母价值观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父母成功地在孩子成年以前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了孩子,一切好说;但一旦孩子的决定与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我们会苦口婆心,软磨硬泡要他改变主意。这个周围的例子很多,探险与安全,个人兴趣与就业选择……父母有不插手的么?而且父母也一心一意地认为:“我是为你好!”诚然,父母的经验一眼就可以看出孩子决定的“不实际”。可是除了目的,孩子自己做决定过程中的选择,反省和成长,这些所谓“弯路”上的内在价值我们看到了么?
乔布斯的养父母,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又把自我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在他们眼里也许是很自然而然的,只有承认孩子的个性,尊重他的选择,孩子才会成为自己。而明着不让孩子往“危险的,没有前途的路上走”的父母,潜意识里一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二是不愿意为孩子担风险。因为孩子失败了,父母自动觉得责任在自己肩上,何必冒险?
爱这种感情是一样的,但如何爱是不一样的。没有条件的爱,离我们其实很远。
西方的经验不可以照搬
橘生淮北的故事,本不是橘的错;淮南淮北也没有错,错在橘跟它生长的地方没有对上。跟在美国的兔兔聊天,说到就算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亚裔,到职场上依然摆脱不了东方人的含蓄,谦虚以及潜在的等级意识。很少能对着爷爷辈的上司轻松一句:“Hi John,今天一起吃午饭吧。”就像小王子跟兔兔说话,我首先教他的是“叫阿姨”,而决不会直呼兔兔的名字。
等级和辈分的影响如此之深,深到我不被提醒感觉不到。而且越是周到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的传承越牢。东西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注定很多东西无法照搬。即使在地球被慢慢拉平的今天,也要看清楚了才能为己所用。
说过西方家长的放手。而对于东方家长,看到放手有好处,但却不一定愿意实施到自己身上。东方的家庭,孩子和父母是绑在一起的。孩子的每一步,其实是家的每一步。用全家之力为一个孩子铺路是很正常的事。孩子的成功和失败跟父母的干
系很大,就像以前的人民币跟美元紧密挂钩。孩子的成功是一个家庭的成功,反之亦然。
爱是动力,也是负担,尤其是密不透风的爱。孩子长大后,与其说是感谢爱,不如说是在为爱还债。“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为我付出这么多,我却达不到他们的希望。”再好的感情,深到可以干涉对方对自我的感觉和把握,就是过度。东方家庭的爱,无疑是想占据心灵的,做不到被认为是一种失败(事实上,经常是做不到的)。孩子是家庭这棵树上的一根粗枝,树干总想把自己最好的养分送给他,却不在意他是不是有自己的根系。这样的结果,往好的方面看是家庭关系的亲密无间。
事物总是两面的,对不同方面的强调导致不同的结果和价值观。西方的父母也爱孩子,但是文化传统要求孩子独立。表现在称呼上,不管去哪里,学校的老师,朋友家的长辈,大家都是以名字直呼。——这点,面对中国人,我是做不到的,也不认为要做到。而孩子的独立,两代之间家庭的泾渭分明,不能不说是老人院兴旺原因。问自己,是喜欢四世同堂,还是晚景凄凉?
在一种环境里成长的人看另一环境里的人,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他人的感受。对于一个强调独立的人,看似凄凉的晚景很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也许是跟小辈搅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空间更让他不能忍受一曾经的—个同事就是如此。
事物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要哪一面。有时候,根本不是你自己想要就能要的,社会和文化的传统,逼着你做选择。文化传统上,在西方生活的第—代亚裔,骨子里还有着亚裔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表现在家庭教育里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应付好学校的学习很重要。尤其是当初那些以高分考出来的精英,在潜意识里,好成绩是好好生存的一种手段。所以亚裔孩子普遍成绩好,但是后面的故事就很难说了。
西方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孩子的主动性,有很差劲的学生;但真正厉害的学生,无论学业还是个人发展都很出色,个人选择五花八门。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是兴趣自由生长的温床。
还有社会环境,不久前说到的独立和安全的对立。在国内,我如果放手让小艾像现在这样独立,估计出门拐个弯就回不来了。而且国内—般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谁愿意冒险。所以,利害相权,取舍是很显而易见的事。
一种做法是否可行,跟它后面的背景密切相关,如果只看到表面成效就急于效仿,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出乎意料。看过一部法国片:十八岁的儿子怎么都不想离开家,但是父母想方设法把他“赶”出去,最后男孩到了中国,跟他的中国女朋友和岳父母生活在一起。很有意思的结局。换个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人比橘幸福的地方。因为人可以通过全面素质的培养,凭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