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航
无论是从季度还是从月度的统计数据来看,二季度以来,新基金发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若仔细分析,有很多地方需要部分基金公司反思和借鉴。
践行“到点成立”的必然结果
“到点成立”是笔者两年多以前就开始倡议的一种新基金发行方式,至今才得到部分基金公司的践行。那么,什么是“到点成立”呢?《基金法》规定:新基金成立的最低标准是2亿份、200人(场内基金是1000人)。当一只新基金在发行期间任何一个工作日截止时的累计规模达到上述条件之后,就应该立即停止发行,并立即开始办理相关的后续手续。
“到点成立”有六个显著的优点:(1)让发行的作用回归本位,即发行是为了成立一只基金,而不应该是通过发行来做大规模;(2)满足备案制实行之后的快速发行要求,提高发行速度;(3)有效化解银行方面的档期障碍,让更多的新基金能够顺利发行;(4)成立规模通常不大,便于新基金的快速起步运作;(5)便于新基金在运作初期快速获取收益;(6)便于持续营销的宣传,这是基于前两条内容有良好结果基础之上的。
从中介机构来看,实行“到点成立”可以有效增加中间渠道的代销业务收入,因为申购费率高于认购费率。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来看,它能够有效促进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基理念,因为现在依然有不少投资者只知道在发行时认购1元钱面值的基金,他们既不懂得申购,更不懂得申购具有良好过往业绩表现的一些老基金。从投资者的待遇来看,它可以大幅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平地对待所有的持有人。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如果新基金发行的周期较长,在发行初期认购的资金就有可能沉淀至少一个月。
其实,天弘增利宝是最为成功的“到点成立”案例。从2014年以来的市场发行情况看,南方现金通货币、南方薪金宝货币、建信嘉薪宝货币、兴全添利宝货币、国投瑞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大成景益平稳收益混合、鹏华增值宝货币等基金,都是践行“到点成立”的良好范例。
缺乏创新导致发行规模下降
从截至8月5日的新基金发行数据来看,按照国家法定的基金一级分类标准,混合基金、货币基金依次是2014年以来发行数量的前两大类,分别发行了57只和42只,但是,由于缺乏创新,多数基金的发行情况不及预期。
在混合基金里,使用绝对收益型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有15只,算得上是此大类基金、这小类基金自中国基金市场有史以来的最高数量。但是,这些号称追求绝对收益的混合基金,无非都是利用了前期第一轮新股恢复发行时的游戏规则,通过实质上的懒人投资方法,来达到实现绝对收益的目的。不过,由于后来新股发行规则的调整,这些基金基本上被废除了武功。很显然,在权益类产品方面,通过主动投资来获取绝对收益,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没有这个能力。
在前期资金市场的供给显著不足,资金价格显著偏高、天弘增利宝的成功让全市场其他基金公司无不羡慕不已、前期股票市场行情一直沉迷在底部等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之下,货币基金的发行数量在2014年快速增加,很多基金公司在原先已经有了1只货币基金之后,又先后发行1只、2只,甚至3只。同类产品过多地集中发行,当然会拉低平均募集规模。
华安国际龙头ETF在8月1日发布公告,经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追加外汇投资额度并已获得批准,将该基金的募集规模上限从原先的4亿元提高为6亿元。华安国际龙头ETF联接基金在8月5日发布公告,将该基金的募集规模上限从12亿元提高到20亿元。
在市场总体发行低迷的情况下,华安基金公司的这两则消息,无疑让市场又看到了一个新的希望:依靠创新,还将会有很多突破发展的空间。
作者为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