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00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温泉疗养区 石桂华 杨英川 王成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为中老年,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07-01—2009-01,应用紫外线照射配合矿泉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情况 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2007-01—2009-01门诊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1]。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2岁(50~82岁)。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神经痛平均病程1.7个月(1~24个月)。疼痛部位:胸背部16例,腰腹部18例,骶盆部8例,上肢10例,头面部8例。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跳痛、针刺样疼痛或灼痛。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判定标准采用6点行为评分法[2]。试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值分别为 (3.98±0.90)分和(3.92±0.90)分,两组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疼痛均为单侧沿某一神经分布。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武汉医用灯具厂生产的ZUA型紫外线治疗灯,功率500 W,距离病变部位皮肤50 cm照射,初始剂量4 MED(0.4 J/cm2),1次/d,照射后局部无红斑、水泡及疼痛者,在原剂量上每次递增1 MED(0.15 J/cm2),每次照射后6 h,兴城矿泉水全身浸浴1次,水温38℃,时间20 min。同时口服消炎痛50 mg,3次/d。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 μg,肌肉注射,1次/d,10 d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矿泉浴、用药、疗程同试验组,不予紫外线照射,两组均连续应用1~3个疗程。
1.3 评分标准 所有患者治疗后,每周来门诊随访1次,观察疼痛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也采用疼痛6点行为评分法,对每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0分:无疼痛;1分:感觉轻度疼痛,但可被忽视;2分:感觉疼痛,无法忽视,但不影响日常生活;3分:感觉疼痛,无法忽视,且影响注意力;4分:感觉疼痛,因疼痛所有日常活动受影响;5分:疼痛剧烈,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2]。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疼痛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无效:疼痛改善率<25%;有效:疼痛改善率为25%~49%;显率:疼痛改善率为50%~74%;治愈:疼痛改善率≥75%。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疼痛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治愈率及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定,试验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及疗效对比
2.2 疗效与疗程关系 第1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67%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0.05)。治愈率分别为1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第2疗程结束后,试验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分别为83.33%和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67%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3.97,P<0.05)。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有3例出现照射部位轻度水肿性红斑,轻度灼热及瘙痒感,维持上次剂量,或酌情减少照射剂量后,症状好转,能坚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目前不明确,一般认为本病与病毒侵犯脊髓神经后根的神经节,引起神经组织炎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神经纤维粘连及瘢痕形成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用药不及时有关。在治疗上主要是药物、针灸、物理等疗法,严重者可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应用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种重要手段,如消炎药、止痛药和麻醉药、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药,但常规药物治疗疗程长,疗效欠佳,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紫外线具有杀菌、镇痛、消炎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改进血液循环等治疗作用。紫外线治疗脊神经根炎,是通过照射脊神经根体表投影区及疼痛分布区域,影响神经根的炎性过程,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并通过皮层干扰效应等可能途径达到止痛目的[3]。兴城矿泉按我国矿泉分类修订分案属氯化物泉及硅酸泉,影响人体及治疗功效的主要因素是矿泉的温度、压力、浮力以及矿泉中各种有效成分,它们以离子状态进入体内或以物质形态附着体表,刺激皮肤血管,使大小循环以至微循环发生变化,起到消炎、镇痛、调节神经内分泌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矿泉浴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起到辅助作用,本组试验结果显示应用紫外线配合矿泉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及患者易接受等特点,是治疗此病可靠有效的方法。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60.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3-264.
[3]陈庭仁.紫外线治疗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8:18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