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根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结合我在医院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仅就自己对制度的一些粗浅看法和想法进行整理,并提出建议。
在正常情况下,医院发生的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期列支。医院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如购置房屋、设备、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均应从修购基金或事业基金中列支,不对医院的当期效益发生影响。即购置或接受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盘亏等原因减少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净资产的忽增忽减,支出虚增等,不能反映当期的真实经营效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购入固定资产时做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不再同时按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借: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贷:固定基金。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及核算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虽未明确提出“折旧”的概念,但规定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记入支出,并通过“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进行核算。这实际上是按固定资产完全折旧的办法来计算提取修购基金,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具体核算方法上,需要改进。建议设立“累计折旧”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以使资产项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净资产项目反映医院实际拥有的净资产,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可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取消一般修购基金提取的会计核算内容,将“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的期初余额转入“事业基金”。在具体方法上,对专用、贵重设备可采用个别计提折旧的方法,除此之外,均采用分类计提折旧法。在账务处理上,计提基数以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采用规定的年折旧率或月折旧率计算折旧额,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取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同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和总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使资产负债表反映医院实际总资产及净资产,便于报表使用人正确理解有关信息,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价值,“累计折旧”帐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列示在“固定资产”项目的下方,二者相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
现行医院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存款利息收入、代收的有关款项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造成费用和收入的虚增。为适应医院新形势下成本核算和医院的负债经营的现状,规范核算借款(负债)的费用支出,合理反映借入资金的利息负担情况和合理评价资金(负债)的利用效益,故建议把原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规划到设立“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中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而有关的代收款项冲减相应的管理费用支出。
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发展越来越呈成本密集型,新药物、新设备的应用使竞争加剧,各种资产的减值风险加大,特别是高科技的医疗治疗设备,更新换代必然导致部分设备闲置。因为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药品材料完全实行“零库存”是不现实的,医院应该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以正确体现医院的资产净值。
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如果不将其资本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另外,医疗人员的培养也投入了大量的费用,也应该考虑成为医院无形资产的一部分。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会出现合作、合资医院,医院除用设备、技术进行合作外,还可以用良好的信誉作为合作资本。但目前医院会计制度未能对无形资产具体化,医院进行核算没有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具体操作无法进行,势必造成医院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