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的“楚天都市报现象”

2010-07-30 15:01陈柏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430077
新闻前哨 2010年4期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都市

◎陈柏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430077)

去年,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的两组典型人物——荆州 “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和武汉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双双获评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今春,该报率先报道的另一组人物典型——“信义兄弟”,又一次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

一家都市类媒体接连率先发现并推出感动中国、叫响社会的重大人物典型,应是国内传媒界一个罕见且值得关注的现象。这既是正实施主流化转型战略的楚天都市报在人物典型报道上对自身的超越,也是国内都市类媒体在重大人物典型报道上的重要突破和重大收获。

诚然,彰显时代楷模,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应是所有媒体的责任。但在以往的新闻实践和公众印象中,似乎重大典型报道并非都市类媒体的强项,难于有更大作为。何以会产生“楚天都市报现象”?他们有哪些成功的诀窍和经验?

我以为,除了拥有责任媒体的使命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担当精神,有一支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和有较强新闻策划与舆论引导能力以外,一以贯之地看重和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尊严与诉求,重视从不起眼的线索与素材中发现和开掘“金矿”,是楚天都市报这几组典型报道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暴走妈妈”陈玉蓉

“18 人梯”、“信义兄弟”、“暴走妈妈”,还有此前的 《拨往天堂的电话连通 “母子奇缘”》中的主人公、《19年前的“良心债”》的当事人“校正”,这些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主角,皆非所谓重要和显赫人物,也似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业绩,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寻常百姓或草根一族。而这些典型的最初报道线索与素材的获得,或为读者报料或缘于百姓求助,所涉人物、题材和事由看起来都极为“寻常”和“不起眼”,其报道价值好像并不具备教科书上所说的 “重大性、显著性”。

但是,楚天都市报别具慧眼,正是他们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和素材中发现了金子,在貌似“寻常”中捕捉到“奇崛”,在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中发掘出崇高与感动。当公众把目光投向这些报道时,他们立时强烈感受到平民英雄事迹的光辉、道德法则的力量和使人心向上向善的温暖情愫。这样的报道所产生的传播影响力和社会感召力,正可谓“平常见奇崛,平凡寓伟大,平地起风雷”。

在重大典型的宣传报道方面,楚天都市报的成功实践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一、重大人物典型尤其是先进典型的报道并非传统意义的主流媒体的专长和专利,都市类媒体同样可以一显身手,大有作为。高度重视重大人物典型的发掘和报道,凸显新闻传播引领舆论的社会功能,既是新闻媒体神圣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都市类媒体提升自身品质和放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二、都市类媒体应更多致力于“平民英雄”和“草根典型”的发现与报道,致力以百姓情怀讲述这些人物非同寻常的命运故事。由于都市类媒体的性质和读者定位,其传播面大都十分广泛。而依据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因素,着力报道这类与大众读者的心理、情感、时空距离都很接近的人物典型,则更易收获感动、亲和与认同之效,从而达致媒体传播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重大人物典型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发现和判断。都市类媒体应高度重视对各种芜杂信源的及时处理与甄别,注重在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和信源中发现典型的富矿,尤其要善于在初级素材与事实中敏锐发现和捕捉普泛中的特殊、平凡中的伟大、本色中的崇高等等特质。一旦对此类线索、素材所蕴含的重大新闻价值和社会内涵作出了较为准确的判断,便要迅速介入,组织精兵强将加以深度开掘。

猜你喜欢
楚天都市报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Share with us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