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端午艳阳时 玉粽飘香千舸竞

2010-07-27 06:35张小波
市场周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赛龙舟龙舟粽子

张小波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五彩缤纷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是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最精致、最富代表性的一面。这些传统节日,我们掐指便能列出一列长单,这单中,要说谁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龙头老大,毫无异议,当属春节,但要在名称头衔的多寡上一比高下的话,端午节当仁不让,遥遥领先,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不仅如此,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也是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大街小巷闻粽香,鼓声雷雷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多不胜数。

忆屈子兮江上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一般于“日叶正阳,时当中夏”的夏历五月五日举行。在古代,端午节有许多名称,如“端五”、“重午”、“端阳”、“天中节”等,道教还有自己的称呼、“地腊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皆有其理,各有“拥护者”。但千百年来,屈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共鸣,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从文秀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诗句中可见一斑。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后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祖国的惨状,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龙舟竞渡艾叶留香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是花样百出,多姿多彩,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躲午,帖午叶符、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饮用雄黄酒、莒蒲酒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多不胜数但要说到家喻户晓,可能还要数赛龙舟和吃粽子。

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既具宗教色彩又具娱乐功能。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各地的人们还赋予其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与寓意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而香港,台湾地区也热衷于龙舟竞赛。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人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此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各地花样繁多,各具特色。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菱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风靡海内外。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此外,美洲的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秘鲁等国也有吃粽子的风俗。中国的“粽子香”正漂洋过海,越飘越远。

最熟悉的“陌生人”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阳节。但现在它却越发显得陌生,干我们来说正“渐行渐远”,因为现在,除了吃粽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这个渐渐被我们淡忘的日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过去的人们究竟如何度过这特殊的一天?我们遗忘了太多,传统端午节被重视的程度正逐渐变小,甚至被“边缘化”。对于端午佳节,在很多人的思维里,已经仅仅剩下“端午节=吃粽子”的公式,端午节俨然快要沦为粽子节了。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江陵端午祭”是源自中国的端午节,此消息一出,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炸”得全国一片沸腾,保护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2006年6月,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名列其中。2009年9月,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终于成功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湖北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刘守华指出“端午习俗成功入选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但是,却也表示申遗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提醒国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并加以传承,发扬才是目的。不可否认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对于保护发扬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应保持清醒,避免端午申遗走上低俗牟利之途学者阮仪就曾明确指出:“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参观。”我们真诚地希望端午走出国门的同时,我们也能保留住端午习俗的本色。

猜你喜欢
赛龙舟龙舟粽子
赛龙舟
丘树宏的诗
端午赛龙舟
龙舟
端午节,粽子香
观云
端午节,看龙舟
端午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