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申遗是非说

2010-07-27 06:35
市场周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风水文化遗产文化

我国不少传统文化遭遇韩国的“夹击”,在国人看来,那些本是我们的文化,例如端午。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方面却屡屡被外人占得先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如今被冠以“封建迷信活动”几十年的“风水”由于地产的兴旺和投资的活跃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风水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但是自近代中国在世界竞争中落败之后,在国人自我反思的历程中,风水被打上了“文化糟粕”的标签。如今,随着国家的复兴,人们又开始重新寻找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但对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它是否应该申遗的争论却从未断歇过。

——编者

支持方——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徐韶杉:

风水申遗,不简单是申遗的问题,它的背后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问题。韩国人已经注册了端午节风水这个事稍不留神就要被日韩申请去了。民间申遗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申遗小组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问题。但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风水被当作封建迷信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人们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观念。政府部门也要考虑相关的问题。当初《周易》是因为尊孔所以得到“解放”,《周易》的解放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从海外影响到国内。风水也可能要走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不能老马后炮,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如果我们的工作做迟了,就会面临着像端午节一样的尴尬处境c而申遗恰恰提供了一个发展“风水”与规范“风水”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讲,风水申遗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同等重要的。在风水申遗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和新闻媒体的推广,把真正的风水知识普及到群众中去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正性都非常有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栋杰:

风水科学方面主要是包含电磁场跟生态的一种影响。他说“风水在一般意义上可分为有形的实物”即“风水遗产”和风水的文化与思想理论两种。说起风水的遗产简直太多了张栋杰说,像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等,都与风水有关系都可称为“风水遗产”。风水有迷信是肯定的,5000年的历史没有迷信的东西也是不现实的。但其顽强存在到现在,也有其合理的科学因素在其中,并且是占大部分。水喝多也会致人死地,关键是如何发展“风水”与规范“风水”。

北京大学资源学院易学风水教授王济权:

风水最终是可以用科学去解释的。比如这个墙角,古人叫“墙角煞”,其实就是一种场。万事万物都是有气场的,本身是有能量的,它也有。人长时间面对它,会导致心神不宁,影响到身体。但古人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说它是墙角煞,认为这里有鬼有神,因为他们没有更好更合适的名词来解释。风水之谜应该和科学家一起来探讨。但现在两方谁也不服谁,科学家说风水是迷信,风水师说科学家不懂风水,谁也不和谁交流。风水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而且不怕实践去检验,迟早有一天,风水之谜能被解开。

易学学者余杨元:

风水申遗成功不了也没有关系,在我们的申遗过程中“风水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所在,还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得到广大发扬。我们也知道根据联合国的非物质遗产申请规定手续是非常繁琐的。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报一项,我国现在已经有100多项在排队了,风水申遗要等到什么时候,申遗重在过程,成败不重要。只要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提出来,扩散到全世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我们国家应该要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各种资源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文化理念毫无保留地扩散出去,我们学术界要有包容性,要有海纳百川的汉唐气概。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那么这个国家和学术界也是死水一潭。日本先提出申遗是一件好事,大家应该积极面对。实际上我们风水申遗的目标已经部分实现了,殷墟、故宫,武当山,十三陵、明孝陵等建筑的设计中心思想就是古代的风水思想,这些古代遗迹如果成功地申请到世界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风水也是间接成功申请为世界遗产,所以大家重在过程,要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实事。

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风水文化”的最早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后来文化中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唐代宋代以后又慢慢向日本韩国转移,甚至扩散到东南亚。世界各国对风水的重视,实际上就是中华文化传播到周边以后的一种“反哺效应”。中华文明虽然是五千年历史但是现代中国都是很年轻的只有61年,和其他周边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有断层、这是历史现实造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有一些包容性,谦虚一些,反过来可以向周边的国家学习,共同地提高它,让中华文明的奇葩在起源地重新盛开。

反对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胡光伟:

由于“风水”说是以经验为主并附会了很多神秘主义的内容,因此“风水”申遗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其中科学,迷信的内容不好厘清。否则,就为一些人宣传神秘,迷信的内容提供了平台,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苏颐忠:

“风水文化”申遗的最大障碍还是在于缺乏传承的载体。想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需要有具体的载体,否则以后怎么保护怎么发展?载体要么是具体的传人,或是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但是,风水缺乏这些具体的载体,它也没有鲜明的上海的区域性特征“风水文化”是一种习俗,是人类认识世界曾经走过的台阶但它的内在比较空因此,从申请的程序上来说,静态的文字资料和动态的录像资料都难以成形,难以行得通。

北京文化学者吴祚来:

关于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申遗,亦面临两难之境,我们知道“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是一种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又叫地相,堪舆术,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生态环境学。

要将风水申遗,主张者与反对者声音都极为强烈,支持者认为,“风水”并不等同于迷信它也包含诸多科学道理,并具诸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倡导“天人合一”等内容的“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反对者认为,风水先生等纯属迷信糟粕,所谓的“风水大师”,被民众蔑之为“阴阳先生”,把“风水术”拿去“申遗”是一场“闹剧”。

将传统“风水术”整体申遗难免出现诸多问题,因为传统“风水术”毁誉参半,我们看看皖南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古村落,多由风水先生指导而建,其美学效果与生态合理性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而今天的村庄建设不中不洋,既没有文化特色,又谈不上经济实用。可见,风水理论或风水师的水准,在其中发挥着潜在的巨大的作用。现在的一些风水师拿着罗盘,神秘兮兮,既没有生态知识,又没有美学眼光,用意主要在通过风水让人升官发财,这样的风水师,有多少传统“风水先生”的风范与智慧?

所以在风水申遗方面,我建议系统搜集传统建筑中按照风水理论建设出来的优秀成果,保护那些经典成果,通过成果总结经验,得出一些美学与生态学方面的普遍知识,对那些玄而又玄的神秘理论,则置之不论。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既要科学理性,又要诗意与美学的观照,因为我们要传承的是非物质“文化”,而不是非物质“迷信”。

人民网:

鉴于科学的良好声誉无论是风水师还是风水学者,最近都热衷于把风水打扮成科学,被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是那句现成的名言:“建筑风水文化实际是综合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学科的自然科学,也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但是如果你接下来要他们随便谈谈其中的任何一个“学”,他们立马就没词儿了。他们所能回答的只有一句话:“这些‘学都在风水里面了。”天下魔术多多,都不如语言魔术来得精彩,只一句话就把迷信变成了科学。可惜,按照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学生乔治索罗斯的说法,科学偏偏是最不适合于玩弄魔法的地方,“都在里面了”是混不过去的。真要是追问不舍,他们也会临场发挥,说风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重要因素,房子不能不通风风太大了会感冒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体70%都是水……云云。但是这些小学程度的生活常识和“风水”又有什么关系?拉善丈母娘叫大嫂,没话找话罢了。

科学搞不成,再生二计。有人说了不是科学的也未必都是迷信。诚然,政治,军事,商业、文学,艺术都不是科学,但也不是迷信。风水里有“景观学”,所以风水是艺术。但是艺术也和科学一样,不那么好混。照样可以问问他,你那风水里的“景观艺术”在哪儿呢?照样还是没词儿。当然,穿上道袍托个罗盘,东张西望,摇头晃脑,再加上点胡言乱语也不失为一种行为艺术。可是艺术也有艺术的标准至少要人家乐意看才行。做节目时一位学生说得好:风水师来了说点好听的,让我高了兴就给俩钱打发;如若说得让我心里添堵马上轰走,一文不给。这倒是对待“风水行为艺术”的恰当态度。不能指望风水师会谈出什么科学或艺术但凡有点真本事的人谁会屈尊从事风水师这种下流职业呢?

风水师们说,人们心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安,有了风水师,总可以给人一些解释,让人安心,起到了心理按摩的作用。此说真可谓颠倒黑白,风水师所作的恰恰是引起不安,然后利用这种不安诈取钱财。每当天降大雨总有些人等在水坑附近,遇到有汽车陷在水里几个人将车推出,挣些钱财。此举虽不符合雷锋精神,倒也是愿打愿挨,符合市场规则。风水师的所作所为却不是这种,而是故意在好路上挖出陷阱,待车陷入,敲诈金钱,属于极为恶质的行径。本来如果无人散布风水邪说除了少数贪官污吏,人们是并无不安的,这不安完全是风水师凭着那一张臭嘴扇乎起来的。这可不是什么心理按摩,纯属心理敲诈。

风水是迷信,已载入辞海,无可置疑。但是迷信也并非都必须反对,因为同是迷信,其社会危害性却有天壤之别。例如过年不动菜刀,虽属迷信,倒也为每天做饭的人安排了几天休息,不无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风水是一种造成巨大社会危害的迷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风水观念在历史上曾经阻碍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作为一种风俗,风水之论常常引发社会冲突;作为一种职业,风水师不仅是靠诈骗获得收入的,而且还会由于其歪理邪说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某贪官听从风水师关于有“桥”可以升官的说法,故意让高速公路穿越水库,修起一座桥来,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我们反对风水这种迷信,就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中立方——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关干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认定还处在一个深化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不能给予一般性的否定或者肯定。举例说比如妈祖信仰,妈祖信仰是福建及台湾地区很多民众信仰的项目,这其中有迷信的成份,但是总体上表达了人们一种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是应该加以肯定的。针对中国与日韩等周边国家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目前全国人大等多个部门,都在推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立法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调研,草案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即将出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于希贤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古代风水的北大环境学院于教授表示,风水的科学与迷信之辩真是无聊。他认为,攻击风水的人应当首先把风水的基础书籍看下来,弄清楚什么是风水。脱离开这个,说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这种简单思维是不行的。

青年学者方舟子:

自从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后,在一些国人的心目中,韩国就扮演了窃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而某些媒体也跟着炒作“中韩文化之争”,时不时传出韩国又要拿某种中国传统文化去申遗的消息。

有媒体报道称韩国准备把中医当韩医去申遗,让一些中医人士大感惊恐。后来,韩国官员称这是个误会,他们只是要拿一本韩国医书《东医宝鉴》去申请世界纪录遗产。南方一家报纸报道说韩国计划拿汉字申遗倡议者是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引起中国网民炮轰云云。韩联社马上做了调查,首尔大学并无这位与韩国歌星同名的教授,韩国也无汉字申遗的计划,指斥这种误传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同一家报纸,同一名记者乐此不疲,随后又报道称韩国计划拿风水申遗,中国网友呼吁政府力挺中国申遗云云。不知这回韩联社还有没有兴趣调查,我倒是顺手在网上做了点检索。那些中国网友呼吁和上一篇的网民炮轰一样,都查无出处,只见于该报纸报道,不知是否出自该报的内部网。报道中提到文豪郭沫若肯定风水的一段话,并非真的出自郭沫若,而是“风水大师”的老生常谈。更令人气愤的是,东南亚一位“风水专家”为风水辩护的一段话,在这篇报道中竟然成了曾经写过多篇批判风水文章的科普工作者陶世龙所言。

本来颇有几位文化名人,大学教授也在公开鼓吹风水,不知为何不找他们出来赞助,却要玩这种很容易被揭穿的移花接木的小把戏?非要在报道中把明明是反对风水的人士都改造成风水的支持者,让“风水文化”一统江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用意是为了保护某种濒危的文化,但是近年来风水业在国内正欣欣向荣,官员,学者,商人相信,支持它的人不少,甚至某些高校、政府机关建大门、盖大楼都要请“风水大师看风水,风水何曾落到需要保护的地步?申遗的目的,不过是锦上添花,为了让“风水大师”的身价再提高一些罢了。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徐韶杉为中国民间“风水申遗”提供的理由是:“不管是否迷信的问题,关键是要把老祖宗的遗产留住,父母再好再坏都还是自己的父母,先把风水留住再

说。”如此说来,只要是老祖宗的东西都是需要留住,都是可以申遗的。如果国人自己不重视,就借助“韩流”来唤醒麻木的国人好了。下一次我们如果见到有哪家媒体独家报道韩国计划拿跳大神,裹小脚去申遗而引起中国网民炮轰,我们就不必再大惊小怪了。

中国网:

对于“风水”该不该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这实在是一个复杂的,众说纷纭的事情赞成的,说它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反对的,说它是封建迷信。这样复杂的问题,我辈才疏学浅自然不能说三道四,只能让专家慢慢研究。然而,如果风水申遗成功,风水之术成为受到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不让我们生出一点小小的担心由此可能带来众多政府机关办公大楼承接“风水遗产”的改造工程。

即使在当今风水并没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桂冠挂钩,很多人部把它与封建迷信相联系的社会氛围里,风水也越来越成为某些官员追求的目标。我曾多次从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消息,说某地某机关因为有工作人员自杀,于是请风水先生前来指点,大动土木,或翻造门楼,或添置镇妖的石狮,更有某政府部门,因为一把手长期不得升迁,于是请来风水先生,几句话就决定在大门前挖出一条金水河,造上三座金水桥把好端端的一幢大楼劈成两半,说是为了不让大楼阻断“官脉”。诸如此类,不能不让人担心一旦风水成了受保护的文化遗产,政府机关会因此掀起一股改造办公楼的高潮。至于今后再要建造办公楼,宾馆之类,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谙风水先生来选地点,定方向。因为这一切,都可以打出“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旗来,谁还敢说一句质疑的话,更不会有人敢在公共媒体上说一句“不”了。

然而,现有办公大楼的翻改新建楼堂馆所的选地点、定方向尽管可以增加社会的就业率但这一切却都需要花纳税人的钱来实现。这些虽然与文化无关,未必会纳入“文化部专家们”考虑的范畴,但作为纳税人的咱们平头百姓,却不能不有此担心。

至于风水一旦申遗成功,会不会因此而助长了社会上的迷信思想更加活跃,甚至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然会由文化部的专家在“研究”,咱们不说也罢。

中国青年报:

民间有关风水申遗的话题由来已久,据称是受到韩国,日本风水申遗的“威胁”所致,以吸取端午节的教训。有学者还上升到“国家文化主权”的高度,表示“中医,风水同根同源,不相信是民族的自卑心理的表现”。风水是科学是迷信还是文化,抑或兼而有之,作为学术问题自可讨论,不妨辩证看待。

客观地说,“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无须讳言,“它所强调的和谐,循环、平衡等观点,对于今天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似也说得过去。不过不管“风水”是被误读还是被人有意只取糟粕,现实中,“风水”所体现出的迷信成分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官员在乐此不疲中丑态百出,令人忧虑痛心。

几年前一份《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有点迷信。体现在对风水的迷信上,也是怪事多多重庆市烟草公司原副总经理冯某热衷于看风水,历时3年修建一座豪华“活墓”,上书“官爵至五品”:2000年,山西交口县被曝出县委大院为“补风水”,内有深埋达6年的“镇邪物”。“升官符”:今年年初,河北高邑县被指因政府大门风水不好,在街上放报废战斗机喻意“飞黄腾达”。

官员一迷信,则用权力来烧香,浪费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风水作为民间信仰,自当理解尊重。所谓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有人从风水中看到科学,有人看到迷信,也是不可一律的事。民间要申遗,亦可乐观其成,只是风水欲入正席,须防公权趁机陪酒买醉。

根据规定,风水申遗首先要由国家正式单位提出申请,而这又要由地方先提出。比如,“端午申遗”是由湖北代表中国递交申报表,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泪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四地联合“打包”。

那么,风水申遗谁来领军?会不会跟名人故里之争一样好戏连台,地方上为了利益纷纷上马“风水”项目?一个贫困县都以参与世博的名义斥资建造山寨中国馆,联想到近年的浙江横店拟筹资200亿元重建圆明园,南京冒出7亿元的江宁织造府等文化大手笔,风水申遗一旦开启,争风水遗迹,打造风水“政绩”的形象工程会不会一哄而上,以及假风水会不会大行其道,冒出一个什么李悟本,钱悟本来,倒是值得警惕的事。

猜你喜欢
风水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风水吉兆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风水
一只风水罐的知天达命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