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致旱说”缺乏科学依据

2010-07-21 02:05许谨
绿色中国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工林桉树树种

许谨

引入中国种植了100多年的桉树,在百年一遇的西南特大干旱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针对3月以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桉树致旱说”,2010年3月以来,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白嘉雨教授,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副主任谢耀坚、陈少雄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刘夙博士等人工林专家,都表达了桉树不会致旱的观点,认为桉树造成干旱的认定缺乏科学依据。

我国著名气候气象专家、北京大学钱维宏教授认为,海洋升温、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本次西南干旱的主要内因。中国水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等水利水电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前建成的农村水利设施失修乃至报废,新的水利水电项目受极端环保组织阻扰搁浅等是本次西南干旱的主要外因。

对于4月20日绿色和平组织在其官方网站指斥“桉树林直接威胁到在干旱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水库,不仅不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更加剧了当地的旱情”的说法,林业专家认为:无论人工林还是天然林,只要是森林都具有涵养水源能力,不可能导致或加剧本次西南干旱。认为桉树造成干旱的观点,其实是不攻自破的。例如,广西西北角是干旱较重区域,而该区域由于喀斯特地貌桉樹种植比较少,而相对种植较多的东南部,如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近期降水较多几乎没有旱情。从大的环境来说,此次干旱与我国西南同纬度的印度、老挝、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国家,都发生了大规模干旱,但这一带中很多区域都没有种植桉树。

桉树是不是传言中的“抽水机”?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耀坚介绍说,目前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260万公顷,其中80%左右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省份,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分布很少。根据调查,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等树种需要消耗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所以,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生长量大,总的用水量可能会多于其他树种,但在适生地区并不至于构成水危机。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陈少雄研究员也认为桉树不可能成为“抽水机”。他告诉记者,从1999年到2003年,中澳(澳大利亚)专家曾在广东省遂溪和雷州开展了“桉树与水”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雨季,桉树总用水量还不到降雨量的一半;在旱季,桉树耗水量与降雨量大致相近。桉树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0.5米—1米,在年降雨量大于800毫米的情况下,桉树根系不吸收地下水。即使遇到干旱,桉树根系最多只吸收地下4米以内的土壤水分,而且桉树的叶面积指数较小、潜在的蒸腾作用较低也限制了桉树的耗水量。

谢耀坚介绍说,森林可以改善局部的小气候,但对于大的区域的气候影响是比较微小的。西南地区是多种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干湿季节分明。该地区的森林只是对其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微调缓冲作用。桉树引发西南地区大旱的传言根本不能成立。

对此,林业专家们认为:桉树是一种树木,任何树木都要进行光合作用,要生长,需要通过细胞膜、细胞压的作用吸收水分。如果只要耗水就是抽水机的话,那么全世界的植物都是抽水机。因此,刘夙博士在新京报刊载的文章中直言,指责桉树是“抽水机”对桉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为除了少数的水生种类外,所有的陆生植物都是抽水机,只不过功率大小不同罢了。一般来说,木本植物的“抽水功率”要大于草本植物,所以在比较干旱的地区,水分条件不足以支撑木本植物的大量生长,这些地方就只能形成草原和荒漠,而不能形成森林。但是,这次闹旱灾的西南五省的水分条件并不差,因此在这一地区种植桉树,理论上是不会像在草原和荒漠地区滥种杨树那样造成水资源损耗的。况且,和其他农作物或经济树木相比,桉树的“抽水功率”并不算很大。比如1989年华南农业大学曾在广州测定毛叶桉的年蒸腾量为4800吨每公顷年,远不到乡土树种杉木(13000吨每公顷年)的一半。真要追究“抽水机”责任的话,也应该先追究针叶树才是。而且,陆生植物并非只有抽水这一种本事,它们还有涵养水分的本事。这是因为植物可以把地表和根系所及的地下改造成易于蓄水的环境,尽管蒸腾作用会消耗一定的地下水,但是被植物改造的土地却能够涵蓄更多的水分,这就是我们常说森林是“绿色水库”的原因。桉树林也是森林,一样可以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很多桉树林都是在荒坡上造林的,假如当初没有造林,而是让荒坡一仍其旧,那么今年的旱灾只能更重。

据介绍,桉树与杨树、松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始于189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桉树人工林生产蓬勃发展,到2009年桉树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桉树人工林对保障我国木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木材消费量将达到3.3亿—3.4亿立方米,国内可供应量仅有1.9亿立方米。届时,我国的桉树人工林将用不到3%的有林地解决国内18%的木材需求。

(责编:耿国彪)

猜你喜欢
人工林桉树树种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森林里的纵火犯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