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绿洲经济承载力预测分析

2010-07-15 03:29刘永萍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户 涛 刘永萍

摘要: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一定的生活标准,测算新疆的经济承载力。通过实证分析,2002—2008年新疆经济承载力低于实际人口数量。依据模型的性质,模拟预测2009—2015年的经济承载力和实际人口数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经济承载力高于实际人口数量。

关键词:绿洲经济;系统动力学;经济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3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1-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求趋于多元化,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一个國家或地区的人类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依靠于该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如果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量较大,那么人类生活水平就高。经济承载力是按照国际统一标准(20000元/(人*年)),测算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一旦该区域的实际人口高于经济承载力,那么表明该区域的人类生活水平低于国际统一标准,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周边8个国家相接壤,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区内地形复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面积不足10%。由于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其经济的发展对于边疆稳定十分重要。因此,合理、客观地测算新疆绿洲经济承载力,并分析经济发展与实际人口增长的协调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模拟预测经济承载力的发展态势,为制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经济承载力是指按照统一的生活标准,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所能养活的人口的最大规模,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由于经济承载力是按照国际统一标准进行测算,所以可以直接对比,经济承载力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系统动力学最为突出的优点在于它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时,能比较容易地得到不同方案下的经济承载力,较真实地模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模拟区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

二、2002—2008年新疆绿洲经济结构及经济承载力变化

(一)经济总量及结构变化

新疆绿洲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经济总量较小,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2002年新疆绿洲GDP只有1598.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亿元,比例高达19.08%;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672.1亿元,占总比例的42.05%;第三产业的比例是38.87%,增加值为621.18亿元(如图1)。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工业发展较快,对GDP增长的贡献较大。国内生产总值一年一个台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逐步上升。到2008年 ,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3.41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691.10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包括建筑业)2086.7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1425.57亿元,工业总产值占到新疆生产总值的49.7%,三大产业比例日趋合理,产业结构逐步提升,第一、二、三次产业已调整到8:25:17。

(二)经济承载力设计思路——基本框架图

本文模型中的数据来自《新疆统计年鉴》(2002——2008),其中部分参数根据历年数据变化情况类推而得,一些参数主要参照《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

(三)经济承载力实证分析

从整体上说,新疆绿洲经济发展相对于中东部来说,是比较滞后的。2002年新疆经济承载力仅为799.14万人,而实际人口数量是1905.19万人,两者相差甚远,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新疆作为我国西向开发的桥头堡,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我国进行西向开放至关重要。作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战略基地,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相应的经济承载力也逐步提升。经济承载力由2002年的799.14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2101.705万人,增幅高达163.0%。实际人口也在不断增加,速度较慢,由2002年的1905.1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130.81万人,增幅只有11.84%,远低于经济承载力的增幅。二者的绝对差也是大幅度下降,由1106.05万人剧减到29.105万人,减少97.37%。

三、2009—2015年新疆绿洲经济承载力预测分析

系统仿真是指在构建出系统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系统实际运行态势进行模拟仿真,进而为把握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在此主要在新疆经济承载力系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软件对新疆经济承载力系统进行科学的仿真,并以此为依据为实现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经济承载力

经济承载力是一个弹性概念,其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扩大。图4是输入2002—2008年的相关数据,预测出2009—2015年的经济承载力和实际人口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经济增长延续良好势头,这符合“十二五”规划的实际情况。口岸开放,贸易额逐年递增,外资不断涌入,使新疆的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相应的经济承载力也在提升,由2009年的2293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3356万人,增长46.36%,年均增幅6.55%。而实际人口数量也在增加,但增幅有限,由2138万增加到2265万,增长5.94%,年均不足1%。人口增长缓慢主要由于新疆经济发展落后,人才外流严重,还有个人和政策方面的原因等。经济承载力在模拟预测开始就高于实际人口数量,且随着经济发展加速,经济承载力和实际人口规模的差距越拉越大,由155万扩大到1091万,这表明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越来越高,新疆绿洲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二)经济总量及结构

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间的发展更加不均衡,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二、三产业逐渐成为主角,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新疆绿洲经济的发展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其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趋降低,由2009年的15.04%下降到2015年的11.16%,和先进地区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新疆农牧业地州较多,农业发展又得天独厚,且交通不便,很多农产品出于自产自销状态。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尤以第二产业为典型,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长到52.59%。虽然三次产业在比重上此消彼长,但是在绝对值上都在增加(如图5)。第一产业增加值由689.25亿元增长到883.9亿元,增长了28.24%,年均增长4.23%;第二产业增长了78.96%,达到4167.3亿元;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年均10.66%,由2009年的156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72.5亿元,增幅83.66%。经济总量由4581.9亿元增长到7923.7亿元,增加了72.93%。(下转41页)

(上接11页)

四、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新疆绿洲经济承载力进行实证测算和分析,得出新疆2002—2008年的人口规模高于经济承载力,但是差距不断缩小的结论。同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新疆绿洲经济承载力呈现上升趋势,实际人口规模扩张较慢,于2009年低于经济系统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开始呈现协调发展状态。

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稳定。新疆绿洲经济承载力虽然将超过实际人口规模,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疆绿洲应该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走低碳环保、高效、持续的道路。 (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05).

[2] 王家骥、姚小红、李京荣等. 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0,(02).

[3] William E Rees. Revisiting carrying capacity; Area-base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A].In:Wackernagel M,ed.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 [EB/OL]http://www.ecouncit.ac.cr/rio/focus/report/english/#o.tprint/,1996.

[4]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5]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 P,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A].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C]. Toronto: 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 1997:4-12.

[6] 陈东景、徐中民、程國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23(02):165.

[7]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National Footprint Accounts[R]. http://www.footprintnetwork. org/Academic Edition2006-World. xls.

[8] 谢鸿宇、王羚郦、陈贤生等.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9] 刘永萍、户涛、支小军.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分析[J].生态经济,2009,(11).

猜你喜欢
系统动力学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省农村消费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系统
基于系统动力学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