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从改造农民居住环境入手建设新农村

2010-07-10 06:03刘少才
时代农机 2010年6期
关键词:新村韩国阶段

■ 刘少才

韩国农村,在上世纪60年代与我国农村差不多,农民住是茅草屋,照明是“洋油灯”,喝的是沟河水或井水,每年闹春荒,生活是相当困苦。如今的韩国,城乡差别已基本消失,农村住房钢筋混凝土砖瓦化、农业生产机械化、交通网络化、教育普及化、流通服务城市化等,农村和城市已无差异。

韩国这些变化,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初所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村运动”。而“新农村运动”的切入点就是农民居住环境的改造。为解决农村住房问题及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政府出台措施,采取政府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及“中央政府出大头、地方政府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5%、地方政府出30%、农户出15%的方式,帮助建房农民贷款。农民以秋后向国家卖粮,按比率逐年返还的方式还贷。这种“新村运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全国农村260万农户,不论是平原、山区、海岛渔村还是城郊,茅草屋全变成了砖瓦屋,油灯变电灯。房屋设计不仅新颖,而且舒适方便。

在建房的同时,综合农村规划建设饮水、交通、公共浴池、休闲等设施。农村饮用水从过去的蓄水池改成自来水,过去家家户户的茅坑都改为有冲水的厕所或卫生间,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休闲公园等一应俱全。1993年,笔者当海员时去过韩国的一个“小镇”,司机却告诉我们,这不是镇而是农村。村里商店、超市、邮电局、浴室、花园、广场、村民会馆等应有尽有,与城市无异。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1~1973年为基础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初步改变农村的生活与居住条件,调动广大农民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第二阶段:1974~1976年为扩散阶段。新村建设的重点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修建生产公用设施,发展多种经营。对农村提供贷款,并在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动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科技人员轮流到农村巡回讲授和推广科技文化知识和技术。在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连年实现了丰收。第三阶段:1977~1980年为充实和提高阶段。这一期间,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社区经济的开发日趋红火,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各种建材,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支援农工开发区建设。第四阶段:1981~1988年为国民自发运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一些财政、物资、技术和服务等支持,着重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流通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继续提高农民收入等。此阶段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第五阶段:1988年以后为自我发展阶段。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繁荣气象从城市开始逐步向四周农村扩散,新村运动也带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特征。政府倡导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同时,积极推动城乡流通业的发展。新村运动在转变为国民自我发展阶段以后,为此而建立的政府机构、活动内容和形式逐步弱化。农民自己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组织,农协组织、流通组织、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综合开发、农村经济研究等民间机构应运而生,并在不断优化其结构中生机盎然地传承着新村运动的精神和理念,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韩国的“新村运动”从安居乐业开始,随后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农民收入。其目的是在改造农村环境的同时也改造农民的价值观,使得农民的精神力量提高与其生活水平提高同步进行。进入21世纪,韩国对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又提出更高的目标。对农民年金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扩大非农收入、鼓励农业经营、搞活农用耕地流通交易、中坚农户的培养、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机构、建设现代化农村等都有新的举措和目标任务。韩国的 “新农村运动”,在较短时间内缩短了城乡差别,被认为是世界上新农村建设最快最好的典型。

猜你喜欢
新村韩国阶段
中国画《林涧·新村》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在韩国走马观花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