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掠过我国大部以至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然而,人类没有必要、更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古已有之,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已隆起,它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造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要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可以加剧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历史上,沙尘暴记录密集期,都与气候的变冷变干相对应,每逢此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频繁南下、社会动荡不安。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地球表面是由不同尺度的自然带控制的。一个地区是否成为干旱区和沙漠,最根本的是由这一区域的降水量决定的,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大的气候条件不变,沙尘暴或者沙漠,是不具有侵略性的,因为自然已经为其划定了界限。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至今。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的土壤不足。另外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也均衡了全球土壤的营养肥力。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沙尘还能大量反射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降温,抑制温室效应,大约抵消人为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升温值的20%。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它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