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冰
有许多人,见面寒暄后,三句话不离自己的老公、工作、生活、孩子,接触3天后,她所有的生活细节基本上你都能如数家珍。但是交往长了你却会发现,她们不停赘述的故事竟然有不少臆想成分,甚至真假难辨……
当个人生活成为自己或津津乐道或喋喋不休的谈资时,倾诉就成了一种强迫,不仅倾诉者本人不能自已,作为听众也常感到身不由己;当谈话者或激情四溢或满怀幽怨地痛说革命家史时,对方却感觉她们不过是在不停地咀嚼一块儿已经没有味道的口香糖。
怪圈背后的心理动因
越说越渴、越渴越说的怪圈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心理动因呢?
自我完成: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符号化的自我,无论骄傲还是悲惨,无论是优胜者还是受害者。当人们想要获得某种身份的时候,就非常想为自己的符号化行为找到一个听众,因此倾诉狂人总在随时寻找下一个猎物,她们还总想说服对方相信她们有某种特征(如有钱、幸福甚至痛苦等),即使这样做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疏解焦虑:对于通过不断倾诉来提高自己的人,这一焦虑来自对自身价值的不确认,她们喜欢比较,并以此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但这种比较是一把双刃剑,比下有余的同时,她们也会陷入比上不足的自卑中,这种自卑又促使她们不能闭嘴。祥林嫂式的不断重复自己悲惨故事的人,同样会陷入对自身生活和命运的焦虑中,她们习惯通过不断的倾诉来发泄内心的绝望和痛苦,将内心矛盾外化,最终成了她们唯一熟悉和使用的应对问题的方式——至少在说的时候她们的焦虑能得到暂时缓解。
获取认同:对于过度倾诉者,听众不过是她们验证自己身份的目击者。她们只关注向他人证明拥有某个自己希望的身份,而不顾别人的愿望、需求和潜在反应。但她们依然渴望得到积极正向的反馈,别人的艳羡或者同情,让她们感到优越或者安心,即便对方的一切反应都是出于礼貌的客套。
越诉越勇:无视别人感受的重复或过度倾诉,会让倾听者审美疲劳或者反应淡漠。这时过度倾诉者有可能会把这些理解为自己的言语或者倾诉内容缺乏足够的冲击力,从而变本加厉甚至添油加醋,主观臆造。于是,真实和幻想的界限变得不再分明,最终连说者自己都难辨真假。
慢性成瘾:当过度倾诉成为倾诉狂人获得多种满足的唯一途径,当她们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情节中,这种“活在当下”会让她们信以为真,并且隔离了焦虑、恐惧和内心的不确定。无论是优胜者还是受害者,无论是羡慕还是同情,每一种确认都让她们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肯定”,倾诉就成为制造幻觉的毒品。
擺脱倾诉怪圈
如何走出越说越渴、越诉越苦的怪圈?
建设性的倾诉方式:倾诉本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这种类似“心理呕吐”的方式却有害无利。习惯过度倾诉的人可以尝试通过文字,比如日记、书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
从倾诉到行动:习惯性倾诉者要明白反复的倾诉并不会让问题自然解决,甚至会削弱行动的动机。把喜欢倾诉的问题列出来,看看解决问题的大目标能够分解为几步走的小目标,哪些事情是容易且可控的,定出有时间限制的具体行动目标,并每次与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讨论计划进展。
寻找生活乐趣:倾诉似乎成了过度倾诉者最大的生活乐趣来源,她们已经无法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获得自我价值感或力量。所以,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其他机会非常必要,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我们在倾诉欲到来的时候转移注意力。
改变视角:在倾诉之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同一个故事,比如从故事其他当事人的角度来解读故事时会怎样?这样能调整倾诉者僵化甚至消极的视角,使他们不再沉浸在自身对事实的解读中而难以自拔。
自检倾诉内容:在倾诉时,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跟同一个人反复说着同样的话。重复的内容会让曾同情你的倾听者感到挫败,曾羡慕你的倾听者感到厌烦,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
不做倾诉狂人的垃圾桶
尝试理解:无论是打压别人寻求优越感的“可恨之人”,还是赚取眼泪换取支持的“可怜之人”,她们都有背后的原因,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她们。
直接说“不”:找理由直接拒绝,比如,“我很忙,抱歉,下次吧。”“我今天心情也不好,改天再听你说。”
故意忽略:减少你做出的回应或情感反应,比如眼神犹疑,通过肢体语言等信号让对方自觉无趣。
适时提问:“你这次跟我讲的好像跟上次相比毫无进展,这是为什么呢?”甚至在一开始察觉到对方的苗头时就直接主动发问:“从上次你跟我说完,你都做了些什么?”还可以帮助当事人从倾诉引向行动。
打断话题:通过打断对方,重新掌握话语主动权,比如,“我上次听你说这个来着。对了,你觉得油价还会涨吗?”
(希冀摘自《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