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
作为“优米网”创始人,原央视制片人王利芬的生活紧锣密鼓:早上8点起床;9点到达大望路SOHO现代城D座21层,开始看报纸,写晚上主持的文案,在微博上和网友互动;下午2点,接待3拨记者;2点半,化妆师来化妆;晚上6点,出现在三里屯的一个活动现场。
王利芬如此忙碌和被媒体关注,是有缘由的。
3月17日,王利芬和她的“优米网”成了新浪微博最火的词之一。当天凌晨,王利芬在博客上证实已经辞职,并创办了这家以创业为主题的视频网站。
王利芬曾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记者,也是《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的总制片人,不过,她真正为广大观众所熟悉,还是从她主持《赢在中国》这个以创业为主题的栏目开始。
不过现在的王利芬,俨然已是一个创业者了。
她坐在自己宽大的办公室里,墙面和沙发都是黄绿两色,上下两层,四处都是植物,墙上、桌子上、天花板上、地上,绿萝、吊兰……各种各样的绿植排列在一起,比户外更春意盎然。
3月17日,“优米网”上线第一天,在“王利芬”这3个字的名人效应下,“优米网”第一天的PV值达60多万,居然一举冲到全世界排名600多位。
大胆拍卖名人时间
白岩松曾在一期栏目里这样介绍王利芬:“她平常被同事称为“双高记者”,首先作为一个女性,她的身材很高,穿上高跟鞋就可以采访姚明,不至于有很大的身材落差;她的学历很高,她是——博士后,她就是王利芬。”
在王利芬看来,自己是一个喜怒皆形于色的人。“不知暗暗地发过多少回誓要改掉,要有城府而深沉,但总不奏效,已过而立之年恐怕早已定型,再说许多看似有城府的人想什么我似乎也知道,所以也就变本加厉,索性直来直去。”
“优米网”现在人气最旺、最惹争议的,是“拍卖名人时间”栏目,这在王利芬的意料之中。首先拍卖的是史玉柱的3小时时间,拍卖从3月15日开始,持续到6月15日,起拍价1元,短短3天,已经拍出6.7万元的高价。
当初王利芬跟史玉柱聊起,自己想做一个中国版的“巴菲特午餐”,拍卖名人时间,既可以给那些想与商业领袖交流的人提供一条通路,又可以把拍卖所得用于慈善事业。王利芬非常想对史玉柱提出拍卖要求,可又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史玉柱主动开口:“不然你就拍卖我吧。”
拍卖名人时间并非王利芬首创,“私募教父”赵丹阳花了211万美元和巴菲特有了一次午餐机会,让中国人熟悉了这种拍卖名人时间的方式。
此前,王利芬自己也有类似经历,一位广播学院毕业的学生特别想跟她聊天30分钟,并愿意用50块钱来购买。随后两个人就视频聊了起来,这让王利芬觉得,自己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想交流的人们能够顺畅地交流。
王利芬觉得自己出售的是无形的经验:“现在人们脑袋里面的经验,你是很难得到的,比如说我要见某个人,一定是熟人介绍,而且要跑去一趟,而且要坐飞机。不如打开网站,就可以两个人对话,谈半个小时,然后我付你钱。”
从电视业到网络业,在外界看来,王利芬的这一次转型跨度非常大,王利芬把她的转型历程比喻成“盲人摸象”。其实一个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转换是非常困难的,王利芬也为此交了学费。
2009年11月中旬,这个名叫“优米网”的电子商务网站框架成型时,王利芬发现,自己这个看似高明的创意,用户却不愿意付费。为了摸清楚电子商务的模式,2009年12月初,王利芬花了一周时间专门去eBay取经,向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请教。
回来后,王利芬毅然决定关掉当时的“优米网”,这是她向互联网交的第一次学费。经过调查,王利芬发现人们希望的是更多知名的专业人士向他们传道授业。而名人资源,对在央视积累了这么多年人脉资源的王利芬而言不成问题。于是,死过一次的“优米网”,获得了重生。
常常忘记自己是个女人
在王利芬看来,自己此前的人生经历为她这次创业做足了铺垫。
《对话》是她在央视的第一次创业,而随后创立的《赢在中国》,则把她在央视的事业推上了高峰。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是王利芬超常规的付出。
一直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王利芬,强悍得像个男人。她有一句话:在上班时间,我除了进女厕所知道自己是个女的,其他的时间,我都没想着自己是个女的。
1999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公众迫切地想深入了解中国社会运转的机制,生完孩子的王利芬觉得自己应该进入央视2套。当时2套正在筹备改版,《对话》是伴随着改版而新诞生的栏目之一,已经通过了中央电视台和广电总局的审批,唯一缺的就是一个制片人。
王利芬朝这个机会抛去橄榄枝,却被拒绝了,她没有沮丧,直接给时任副台长的赵化勇打电话,表示自己非去2套不可,并详细讲述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双高”女强人的坚持下,赵化勇同意了她的想法。
当时《对话》栏目组一共22人,中央台的只有3个,其余都是社会招聘,这些人,有编导,也有来自于广告、金融、互联网等各个行业的人才。《对话》有“81道”工序,每道工序责任到人,甚至连嘉宾喝水的茶杯由谁负责都具体到专人。《对话》践行的是一套职业化的管理,字幕错一个字要罚款100元~200元。
星空传媒(中国)首席运营官,曾任《对话》主持人的张蔚如此描述王利芬:“她一切都按照国际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杯子一定要洗干净,不能有手指印。她说,我们请到的都是非常有地位的、见过世面的人。央视是全国最权威的媒体,嘉宾到我们这儿,就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运营水准是国际化的,如果人家来了,坐下,倒杯水,杯边还有手指印,多丢脸啊!”
而《赢在中国》是王利芬的一项新尝试。事情源起于2004年9月,王利芬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研究美国电视。
在美国,一档叫《学徒》的电视节目吸引了王利芬,这是一档选拔商业人才的电视真人秀。王利芬意识到,在中国自己也可以办一个类似节目。一年学习结束后,她带着这个想法回到了国内。
王利芬思考《学徒》栏目在中国如何落地。她将“用创业精神寻找创业人才”作为贯穿整个节目的红线。此外,她还摒弃了《学徒》“一切向钱看”的主题。
不久之后,《赢在中国》在央视2套隆重登场,并且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06年,王利芬还因为《赢在中国》当选为影响中国管理的十大女性之一。
“我原来在中央2套时,最多时管过300多人,我当时是资讯工作室主任,管理《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我现在只管80人,还在我的能力范围内。”
我一直在路上
关于《赢在中国》,关于创业,王利芬是如此看待的:“任何一个创业的人其实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受尊重的人,创业成功的人是我们今天的英雄。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国家带来了税收。”
现在的王利芬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成为一个创业者。
从小到大,王利芬都是一个执著的人。她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记忆中最有意思的是爸爸经常给她读徐迟的报告文学。通过家里小小的黑白电视机,王利芬了解了很多新鲜的事情,比如喜多郎的音乐。
十六七岁时,王利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考北大,读博士。硕士毕业后,她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当老师,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不了解她为什么还要考北大。
现在回顾在北大读博士的那段时光,王利芬觉得获益良多。在她看来,女孩子比较感性,分析问题喜歡从经验出发、感觉出发,所以不是智慧型的。“如果你读完博士,就能在大量纷繁的事情中理出一条线来,这实际上是博士论文要求你具备的能力。”
谈到自己的创业体会,王利芬最常说的一个字就是累,她说现在的累比当时《赢在中国》还要累。
王利芬曾说:“主持人不是娱乐明星,不要去参加什么乱七八糟的活动,在那里露个脸,做个花瓶有什么意思?你也不是社会活动家,应该老老实实地扎在自己的栏目里,你是禾苗,栏目就是你的土地……没有内在的东西做支撑,你随时会被人替代,漂亮的男人和女人如雨后春笋,一代一代地狂长,你有什么理由自命不凡?两年不让你出镜,观众就把你忘得干干净净。”
王利芬显然要跳出这个窠臼,一般人看来,在央视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她却说:“我知道那个优势,我只想弯下腰来,自己做一件事。”
这就是王利芬,一个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观的“双高女人”。
(戈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