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敏 黄春艳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职工医院(153037)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药液直接滴入静脉内。临床上常采用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态;并通过静脉通道输注药液,作为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小孩对静脉穿刺的恐惧心理,既使在输液完拔针中也常不配合,常规单用棉签按压止血,因患儿的不配合,常使穿刺的肢体或头部过度活动,致使按压住的棉签易从穿刺点移位,从而导致出血、肿胀或瘀血等,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现我们用棉签加用胶布按压止血,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择我科2008年2月至8月住院时需静脉输液的患儿300例,男160例,女140例,年龄1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1±0.1)岁,均无血液系统疾病,拔针后用胶布棉签按压止血为观察组150例;拔针后常规用棉签按压止血为对照组150例。
1.2 材料 用3~4cm的3M透气胶布垂直粘住1枝无菌棉签的棉枝头上。
1.3 方法 两组均统一用 5号半的头皮针穿刺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患儿用胶布棉签按压止血: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用拔针前已用胶布粘好的无菌棉签用大拇指迅速沿穿刺血管纵向压迫针眼及上方 0.5~0.7cm并粘好胶布,持续按压约5MIN。对照组患儿拔针后常规用棉签按压止血。
1.4 评价方法 ①出血:针眼处有少许血液流出;②肿胀或淤血:瘀血直径〈1cm为肿胀;淤斑直径〉1cm为瘀血。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观察组150例中有3例出现出血、肿胀或淤血1例,均因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已经开始哭闹不停,拔针时已满身是汗,致使胶布粘不稳,拔针后又过度甩动穿刺肢体,棉签移位所致。对照组有41例,其中23例出血,肿胀或淤血18例,对于已造成肿胀或淤血者给予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后可渐渐吸收消退。两组按压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表
单纯棉签按压针眼时,由于患儿的不易配合,棉签易从皮肤穿刺点及静脉针眼处移位,导致出血、皮下淤血或肿胀等增加患儿的痛苦及家属的紧张情绪,而加用胶布固定棉签后再按压,能使棉签不易移位滑走而利于大拇指纵行均匀按压住皮肤穿刺点及静脉针眼,而减少出血、皮下淤血、肿胀的发生,从而可以保护血管,既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可减少再次穿刺的困难。该方法简单、经济且易做,值得推广。
同时在拔针前应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①拔针前做好示范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②告诉一般按压时间为5min,如有特殊情况适当延长按压时间。③嘱咐家属切勿按揉针眼,以利于局部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