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亲子系列实验课程之七:我的名字我做主

2010-06-28 07:41龙念南祝湘秦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水笔耳朵画画

龙念南 祝湘秦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中国象形文字的图解,初步培养孩子对字形的认知理解与其意义的想象能力。

2、亲子传递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辅助,尝试让家长在美术教育中充当重要的教育者角色。

3、让孩子初步感受彩色铅笔、彩色水笔以及油画棒三种画笔的不同硬度与质感。

活动准备:

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白纸与彩色纸。

亲子合作方式:传递模式。

(1+1)亲子系列实验课程之七:

活动过程:

1、自我介绍:让孩子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白纸上,不会写字的可以让家长代笔。然后开始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最喜欢什么颜色。

2、新课开始——在自己的名字中间挑选一个最喜欢的字,把它“变”成一幅画。

“变”的方法:

①看形添画:主要看我们挑选的字是什么样的形状,像什么,然后添加自己想要的细节,变成一幅丰富美丽的“字画”。比如“串”,可以将其变成一串糖葫芦。

②解意作画:对于太复杂的字,我们也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创作想象画。

比如“秋”,可以画一幅秋天的景象。

。③形意结合:如果你觉得字形与字意都能兼顾,那么你就太棒了!比如“笑”,可以变形成笑,进而修饰成一个大大的笑脸。

相关链接:“亲子传递模式”指的是家长在经过一段时间参与美术课堂,习得了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知识,了解儿童的美术心理、绘画特点及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后,和教师同心协力来教育孩子,包括制定课程内容、上课等等。

龙老师的温馨提示:

不会画画的父母能教孩子画画吗?

不会画画的父母,一样可以辅导自己的孩子画画。不过要有个前提,就是您的孩子是幼儿或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幼儿学习画画并不是以学习绘画技巧为主,他们更重要的是借画画来引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发展各种心理品质和各种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过多地教给孩子绘画的技巧反而限制了孩子画画的积极性。

不会画画的家长能做些什么呢?您可以在孩子画画时启发他们细致地去观察周围世界。比如画人物时,孩子往往不注意画耳朵,您可以拉一拉孩子的耳朵,问问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这样,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发现自己没画耳朵。还有很多时候,孩子往往只是把要画的东西简单一画就算画完了,在这个时侯,您可以启发孩子仔细看看:耳朵只是一个半圆吗?鼻子只是一个弯钩吗?这样一提示,孩子就可能比较仔细地去观察,从而画出自己平时不太注意的更多的内容了。

您可以在孩子画画时启发他们更丰富的想象。比如画自己的家,您可以鼓励孩子把本来不够漂亮的家具画得更漂亮,涂上孩子认为最好看的颜色,添画上他们认为自己家里应该有的所有美好的东西。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画画不是照相,画画应该美,要画最美的—切。

您可以在孩子画画时启发他们积极的创造精神。比如画汽车。您可以为孩子讲解汽车的原理,为孩子收集各种各样汽车的图片以及同汽车有关的一切资料,让孩子放开胆量去画自己设计的汽车,管它合理不合理,反正这汽车又不真的要上大街去跑。孩子可以画上天入地的汽车,奇形怪状的汽车,不像汽车的汽车。孩子的创造精神就从这些“胡思乱想”中体现了出来,这将对他的未来大有益处。

您可以鼓励孩子画满一张画再去画另一张画,让他们学会有始有终。您可以鼓励孩子画别人没有画过的东西,让他们体会创作的乐趣。您可以鼓励孩子学着自己摆弄画画的工具,让他们懂得自立是什么。您可以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总是充满信心。总之,父母辅导孩子画画,并不一定教孩子高深、完满的绘画技法,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自始至终保持对画画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来,既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孩子将来进一步去提高绘画技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笔耳朵画画
充满友谊的水笔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耳朵在哪里?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借我用一下
水笔的哭泣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