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0-06-26 03:36王长平李秀霞庄树文付钓均张海军
兽医导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基础课兽医动物

王长平,李秀霞,庄树文,付钓均,张海军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佳木斯地处祖国边疆地区,因此佳木斯地区畜禽疫病防控和动物性食品安全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大量扎根生产一线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定位应体现“适应边疆地区兽医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能从事兽医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点突出“为边疆地区培养扎根生产一线,掌握兽医学科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有良好团结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边疆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的方针。

一、人才培养目标

要使动物医学专业适应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动物医学教育观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树立“厚基础,强技能,广适应,能创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佳木斯大学培养出来的兽医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坚实兽医专业技能,并且了解和熟悉畜牧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既能从事兽医工作,又具有畜牧经营管理、卫生检验和检疫等方面的能力。为此,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兽医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从事兽医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兽医专业相应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是:课程设置要适应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 在“厚基础,强技能,广适应,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坚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层面,重视实践操作和诊断技能,增设畜牧兽医交叉学科课程,适当增大选修课比例,体现一专多能。课程体系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构成。

课程设置 占总学时课时比例公共课(630学时) 30%基础课(346学时) 17%专业基础课(420学时) 20%专业课(527学时) 25%选修课(180学时) 8%

三、人才培养模式

(一)厚基础 Pritchard等人列出了12种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是:口头及书面交流的能力;对整个世界及其文化和人民有全面的了解;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兽医学和比较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必须具备理想的科技和专业行为;具有解决问题和辩证思考的技能;具有科研工作的经验和素质;具有查寻、应用和管理信息的技能;勤奋好学,能终身致力于兽医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很好地处理其与社会及职业之间的关系;具有商业和管理才能,包括良好地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为人诚实,具有很高的伦理标准。

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多次就业与转向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计划应重视加强学生的基础。借鉴Pritchard等人提出的关于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12种基础素质的观点,动物教研室专业教师依据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主干理论课程进行整合和内容更新,构建出较系统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为兽医实践教学保留充足的学时。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将课程组合成若干个课程群,明确课程群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课程群的关系,通过对群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和充实,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我校的基础课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课课程群、学科基础课课程群和专业基础课课程群三个方面。思想政治和道德基础方面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英语和计算机基础方面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数理化基础方面开设高等数学、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兽医专业方面开设动物学、兽医微生物、家畜解剖学、家畜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实验、兽医药理学实验、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实验、动物病理、兽医临床诊断、兽医临床诊断实验、畜牧学概论和兽医法规等课程。在加强基础学科的同时,向动物检疫、食品安全等方向拓展,重视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为此增设了如下12门选修课程:兽医免疫学、人兽共患病、小动物疾病学、营养与饲料、药剂学、动物行为学、动物营养代谢病、畜产品加工、实验动物学、经济动物饲养、动物环境卫生学和畜牧学经济等。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基础课程的设立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扩展知识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奠定了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深厚的专业基础。

(二)强技能 实践教学在兽医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强技能”在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要得以充分体现。在课程实验方面开设兽医微生物实验、动物生化实验、家畜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兽医病理实验、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家畜传染病实验、家畜内科实验、兽医寄生虫实验、家畜外科实验、家畜繁殖技术实验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等12个课程实验。对重要的课程试验和实习独立设置课程实验。对验证性试验的数量加以控制并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试验内容,课程试验多与畜禽生产实际相结合。我校课程试验的目标是重在培养学生实验室操作技能。经过长期规范的试验课教学,进一步培养、发展了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试验技能和创造性,并有助于学生掌握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应多在养殖场、兽医院、宠物医院等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中寻找题目。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重点培养学生临床疾病诊断、防病和治病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强度和广度、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动物教研室教师经过讨论开设兽医免疫学、人兽共患病、小动物疾病学、营养与饲料、药剂学、动物行为学、动物营养代谢病、畜产品加工、实验动物学、经济动物饲养、动物环境卫生学和畜牧学经济等12门选修课课程。

总之,“强技能”就是要求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不同畜禽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用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根据畜禽防疫政策法规相应地对畜禽疫病采取适当且合理处置方法。要求兽医专业学生面对畜牧生产中的疑难病症,采用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特殊诊断等方法进行综合而全面诊断,解决畜牧生产中的畜禽疾病的实际问题。

(三)广适应 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范围从传统的畜禽疾病防治扩展到人畜共患病、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和卫生检验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动物医学和生物科学的理论基础,有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探索的研究能力。只有这样兽医专业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畜禽生产需要,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适应社会。

注重“以人为本,广适应”的个性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同时也是我校对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应从社会发展和人的本体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自身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各种兽医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使他们学会必要的技术和技能,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佳木斯大学始终把对兽医专业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决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采取先“做人”后“做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初要向学生公布本学期可供选择的各类“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名称以及上课的时间和考核办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并且我校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防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规定为必选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综合素质教育课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为了使兽医专业学生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动物教研室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立了学生就业培训指导小组,设专职教师开展经常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制定个人就业计划,更好地实现就业理想。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期间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还应努力获得一项或多项兽医职业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证书和专项技能证书等。

(四)能创新 佳木斯大学把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要使学生“能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制定“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为出发点,既考虑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又考虑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鼓励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兽医方面科研和实践等活动,并根据所取得的成果和科研工作的表现折合成相应的学分或成绩。

动物教研室对兽医专业重要的课程试验和实习独立设置课程实验,对验证性试验的数量加以控制并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试验内容。另外,课程试验多与畜禽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长期规范的课程试验课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试验技能和创造性,并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教研室对于少量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带领他们进行畜牧兽医方面科学研究的锻炼,从中挖掘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对于这些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专业教师可以带他们进入自己的课题组,进行相应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略)

猜你喜欢
基础课兽医动物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最萌动物榜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动物可笑堂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动物园兽医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