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君
设计理念: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多元化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多角度开拓学生的认识空间、审美空间、情感空间,激活阅读思维,实现语言、情境和精神的和谐共振,提升情感价值。
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理解“白血病、凋零”等词语的意思。2抓重点词句体会小钱对骨髓的期待和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的“不平静”。3感受台湾青年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启动情感
1师:同学们,历史总是会记住一些让人感动的日子,就比如1999年12月22日。那一天,一份血浓于水的真情把两个互不相识的生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一下这份洒落在海峡两岸的人间真情。
2读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质疑课题:是谁与谁之间驾起了这座生命桥?
设计意图:围绕文本的基调和情感,逐渐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
二、整体感知。感受情感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6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每一句话读通顺,难写的字在草稿本上写一写,不理解的词语对照词语手册看一看。
2反馈、交流,引出人物。
师:读完课文,同学们知道是谁与谁之间驾起了这座生命桥?
生:杭州小钱、台湾青年。(师板书。)
3找、画描写人物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杭州小钱和台湾青年的句子。选择你体会最深的一处用笔画下来,等下我请同学来读。(生默读课文,找、画句子。)
4反馈、交流,检验初读效果。教师找学生读,帮助正音,读通读顺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找、画描写人物的句子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再感知,另一方面可以检查反馈初读效果,进一步解决难读的句子、容易读错的字词,扎扎实实学好语文。
三、重点研读。体验情感
1引出两个“静静”。
(1)师:我们把描写小钱和台湾青年的句子找了出来,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虽然小钱和那位青年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台湾,但他们有一个地方却是惊人的相似。
课件出示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交流、反馈“发现”。
师: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读句子,寻找发现。)
生:小钱和那位青年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3)质疑“发现”。
师:小钱和那位青年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都生病了吗?
生:不是,小钱是因为生病了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是因为捐献自己的骨髓而躺在病床上。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用文本語言承载的意义去触摸学生的心灵,让语言文字去激荡学生的内心,引发情感共振,产生联想,进而产生走进文本的急迫心情。
2于“静静”中,感受小钱对骨髓的期待。
(1)师:是啊,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得了什么病?
课件出示:
生: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
生: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自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可怜。
师:再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师:除了可怜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钱他快要死了。
师:是啊,此时小钱的生命在经受死神的考验,情况万分紧急。请同学们再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一个鲜活的生命随时都有凋零的可能,此时唯一能救他的是什么?
生:骨髓移植。
师:尽管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他此时能做的却是什么?
生:等待骨髓。
师:是啊,除了等待还是等待,他就那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此刻小钱最期待的是什么?
生:骨髓。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小钱对骨髓的期待,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的奉献精神作好铺垫。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于“静静”中,体会台湾青年的崇高精神。
(1)师:与此同时,海峡的另一端,那位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心真的能平静吗?
生:不能。
课件出示: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师:请同学再好好读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此刻他内心的不平静。
生: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师:此刻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青年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然而——“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连自己家人的生死都不清楚,他能平静吗?但是一“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面对着另一个生命的期待,他能平静吗?也正因为这样——“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此时,你觉得他会有怎样的反应?但是——“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3)师:台湾青年的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平静,可他此刻惦念的是谁?
生:小钱。
师:台湾青年的骨髓从他的身体里涓涓流出,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还流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静静”的多元化解读,引导学生体会台湾青年在“静静”中的不平静,从而揭示主题,并在引导解读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新华网上还对这件事做了专门的报道。(课件出示拓展资料。师在音乐声中读,生感受体会。)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话想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进行资料拓展、扩充,配以音乐的渲染,进一步升华情感。写话练习既升华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小结课文,领悟情感
师:我想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就让我们怀着这份感动,再来读一下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题,使学生领悟文本情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