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0-06-21 03:44
广西教育·A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直觉创作

董 瑜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培养感知音乐的敏锐性。音乐教学的心理过程是从感知开始的。对音乐语言(旋律和节奏)、书面文字符号(乐谱)的敏锐感知是构成灵敏感知的首要条件。这里所说的对音乐的感知力,不仅仅是会听乐曲,能视唱,更主要的是对音乐内涵的感性理解。

2培养直觉思维。音乐教育始终渗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是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的特点是没有经过思维步骤,思维主体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没有明确意识,甚至自己也说不清楚是怎樣得到问题答案的;分析思维与之恰恰相反。乐感主要依靠直觉思维,当然,乐感的直觉思维同分析思维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音乐感受中,虽能经过直觉思维做出某些猜测、推想,甚至产生顿悟,萌发灵感,但这些未经证实,最后还需要分析思维的帮忙。

3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音乐学习同联想、想象有紧密的联系。夏丐尊曾经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7页)尽管夏丐尊的论述是就文学而言的,同样适用于音乐学习。对音乐的感受仅从理性方面去理解,往往是很抽象的,很难获得生动的感受,只有展开联想,进行想象,把它同接近的、相似的,乃至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深刻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昧,造成丰富的乐感。比如,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天鹅》时,学生就根据音乐的特点说出想象的内容:和煦的风儿,潺潺的流水,皎洁的月光,美丽洁白的天鹅。联想、想象的积极参与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音乐教学一直以来都强调技能训练、技巧传授,常常忽略了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深入挖掘和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大胆探索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途径。

1激发创新的意识

在音乐课上,教师把一些名曲的产生、著名音乐家进行音乐创作的事迹以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还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犯错”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与创新。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应抓住年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的创作兴趣。比如可以根据音乐编一些动作,运用游戏作一些简单的旋律和歌曲创作等;结合教学让学生多听、多想、多分析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培养真切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应该遵循艺术规律,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学经典歌曲《铃儿响叮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体会音乐的内涵,还应把多个不同的版本放给学生听,如美国电影《圣诞老豆》插曲的《铃儿响叮当》,范晓萱演唱的流行版《铃儿响叮当》,杨鸿年指挥的合唱版《铃儿响叮当》等,让学生体验同一首曲子的多种表现形式,从中得到灵感,受到启发,再去打开他们的想象之门,积极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来。

3重视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它可以训练学生应用音乐艺术表演手段传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从模仿创作歌词、节奏、旋律片段开始,最终成为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主人,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音乐创造课《风雨雷电的故事》中,通过听“风雨雷”的声响、看“风雨雷”的现象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接着让学生用人声、乐器声和其他音源(如抖动塑料袋和撕纸模拟大、小雨声,振动大块的铝板模拟雷声)模仿表现风雨雷电的音乐故事。这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技能基础等因素,创造的成果显得稚嫩、不成熟是难免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体验他们创造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4开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诸如艺术节、合唱节和逢节假日开展的各班文艺表演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进行艺术实践的机会,激发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挖掘出他们的创造力。

(责编韦春艳)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直觉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一墙之隔》创作谈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数学直觉诌议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