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宏 林少锐 黄诺洁 潘泽群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 广东汕头 515031)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在孕妇中HBsAg的携带率为5%~10%,经母婴传播而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30%~50%[1]。HBV母婴垂直传播有4种方式:宫前传播、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感染,HBV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人群中40%~50%的慢性HBsAg携带者是母婴传播造成的[2]。
本文选取31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旨在研究晚期妊娠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随机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产检及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其新生儿317例,孕妇初检HBsAg阳性,肝、肾功能正常,无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无其它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孕期未使用其它研究药物或全身抗病毒、细胞毒性或免疫调节剂等药物。
表1 不同组别婴儿HBV感染情况
根据荧光免疫定量法测DNA水平和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分为4组:A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B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C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D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在妊娠第28、32、36周各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成都蓉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0IU,新生儿均为足月儿、单胎,其中男婴162例,女婴155例,于生后24h常规注射HBIG100U,并与于出生后0、1、6个月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出生后6个月、1年外周血乙肝抗原抗体六项,婴儿血清HBsAg阳性判为HBV感染。
试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根据孕妇二对半及DNA结果分成A、B、C、D4组,因部分患者追踪不到或未完成指定的周期,该部分患者从观察组剔除。观察到的297例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7.07%,A组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4.05%,B组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47%,C组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14.49%,D组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8.22%。A组和C组2组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B组和D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母婴垂直传播是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宫前传播是指患者的生殖细胞受病毒的感染,在受精时通过精子或卵子,将病毒基因带到胚胎进而使子代患病的一种传播方式,宫前传播不能通过妊娠晚期注射HBIG阻断,但是目前对其是否为垂直传播的主要途径尚有争议[3~4]。妊娠晚期由于损害胎盘屏障的因素明显增多,且胎盘本身的通透性增加,此时HBV传播的机会也就明显增加,因此作者选择孕28周起对孕妇多次注射HBIG预防胎儿宫内感染[5]。
妊娠20周后,胎盘滋养细胞具有主动从母体IgG抗体转输给胎儿的功能。新生儿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是IgG,新生儿体内IgG主要来源于母亲胎盘的运输,妊娠后期4~6周胎盘对IgG的活性转运最为明显。通过在妊娠第28、32、36周各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400IU,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7.07%,较文献中提到的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宫内感染发生率30%~50%显著降低[1]。妊娠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感染在HBV-DNA低水平组效果比HBV-DNA中高水平组好,推测HBIG降低母体HBV-DNA水平从而降低HBV感染胎儿的风险。
从本研究结果,可表明对HBV阳性孕妇在晚期使用HBIG,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1]Yao JL.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in china[J].Gut,1996,38:S37~38.
[2]Yuan J, Lin J, Xu A,et al.Antepartum immunoprophylaxis of three doses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is not effective: A singlecentre randomized study[J].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06,13:597~604.
[3]谭小方,黄天华.Hbv基因经生殖细胞垂直传播与DNA甲基化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8,20(3):247~249.
[4]张秋菊,黄天华,谢庆东,等.人精子携带的hbs和hbc基因在早期胚胎细胞中的蛋白表达[J].癌变畸变突变,2008,20(3):185~188.
[5]Van Nunen AB,De Man RA,Heijtink RA,et al.Passive immuniz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on lamivudine therapy:A feasible issue[J].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02,9: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