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秋兰,李小明,庞玲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人群正向着老龄化发展,疾病逐渐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社区护士要对这些日趋增多的疾病人群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向居民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帮助所管辖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
1.1 一般资料 于2007年10月,对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内望州北二里社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册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共171例进行干预。其中男性84例,女性87例;年龄60~88岁,平均72.4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25例,高中 68例,初中以下78例;高血压133例,糖尿病 15例,其他慢性疾病23例。
1.2 干预方法
1.2.1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小册子、折页等形式把资料送到患病居民的手中,并通过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健康教育大讲堂、小讲座、咨询等在社区居民中进行宣传教育,重点在于纠正社区患病居民的“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吃药)[1]。
1.2.2 端正治疗的态度和信念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清楚患者的想法和对坚持治疗有可能获得益处的认识,清楚影响患者治疗的障碍。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通过改变患者认识态度和理解力,使其行为发生变化,提高遵医行为及对治疗的顺从性。
1.2.3 合理的饮食指导 详细了解本社区慢性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膳食情况进行评估,让他们了解不良生活方式与危险因素有密切联系,坚定其矫正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决心,从而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增加钙的摄入量、改变生活节奏与方式等。其中详细讲解减少食盐的摄入,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其体积约相当于啤酒盖去掉胶垫后的容量。通过健康教育大讲堂举办的以控盐为主题的烹饪操作指导讲座,针对家庭主要烹饪者,告知每人每天用盐6 g以下,同时发放控盐小勺,现场演示烹饪操作,并请大家品尝按标准制作的食物,使膳食限盐概念深入居民心中[2]。
1.2.4 避免情绪波动 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控制高血压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采用关心、鼓励、争取家庭的大力支持,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改变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和谐的家庭关心。
1.2.5 适量运动 建议干预对象采用“1、3、5、7方案”。“1”指每天至少活动 1次;“3”指步行 3 km、30 min以上,一次走完最好,分两三次走完也可以;“5”指每周运动5次左右,如能每天都运动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最为理想;“7”指运动剂量达到中等量运动,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的心率达到(170-年龄)次/min。运动中的心率以运动刚结束时计数15 s的脉率加10%计算。如运动结束即刻计数15 s内的脉搏跳动数为30次,则运动中心率=30×4+30×4×10%=132(次/min)。
1.2.6 随访 建立每周测血压日,由社区护士根据广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每次随访的人员,护士提前1 d及当天上午电话通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嘱患者于当天下午带齐病历本、高血压日记(糖尿病日记)、记录服用的药物(若记不住药名者携带药瓶)复诊。对不能在当天随访者预约下次随访日期。经常电话提醒、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并留下医生电话让患者可以随时电话咨询,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1.3 效果评价 干预2年后(2009年10月)了解患者对慢性病知识掌握的程度;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谈,了解患者服药、盐和脂肪的控制、血压和血糖控制等情况,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善,对今后长期治疗的影响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χ2检验。
干预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参加体育锻炼、低盐摄入、身体不适就医、保持心情舒畅、遵医服药5个方面有改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行为变化[n(%)]
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年龄65岁以上为老年人,欧美发达国家采用了这一标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中华医学会提出以60岁作为我国现行的老年人划分标准。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从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变为现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变化趋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机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诱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做好社区慢性病的管理是我们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社区护理的长期性、连续性和可及性的特点是作好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社区护士作为社区的一员生活在自己的社区中,对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非常熟悉,方便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绪变化,容易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社区护士经常到患者家中进行家庭访视增加了心理上的亲密度。所以,社区护士比医院护士更加容易获得好的干预效果。
本社区慢性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占77.78%,所以对高血压的综合管理就成了慢性病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对本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后,根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及运动爱好,与他们一起设计合适的运动方案。有研究显示,活动不足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及降低控制率[4]。本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已经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与老年患者的病程长,闲暇时间多,更珍视自身的生命有关[5]。但是大部分坚持运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以轻度运动量为主,很少选择中度及剧烈的运动,说明他们对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选择等方面的知识还很匮乏。因此,制定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运动方案非常重要。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健康管理,应该走持续发展道路。社区护理干预2年后,吸烟、饮酒、低脂饮食摄入等不良行为的改善不明显,说明患者对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容易导致慢性病的危害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考虑与干预的时间较短,以及本社区居民的居住特点(基本上是单位宿舍区)、人们更注重亲情、亲人时常聚在一起共度节假日,而忽略了合理膳食有关。说明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较长的时间。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老年人身体各系统退行性改变逐渐明显,影响脏器功能,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老年人就医率高,需求复杂,生活及心理护理问题突出;加上老年人由于退休,收入减少,月收入仅仅能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所以老年人是一群弱势群体,而这些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均生活在社区。因此,对我们社区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促成现有制度安排下政府责任、社会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组织建立社区长期照顾团队,能够让社区慢性病患者达到“医疗护理、心理咨询、营养指导,构建社区康复环境,协调家庭关系、组织社区人力资源”将是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工作和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极富前景的挑战。做好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李主明.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0):298-299.
[2]林桂洪.城市居民膳食行为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2(1):26-28.
[3]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
[4]顾玥.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6):480-486.
[5]陈巧珠.高血压患者运动行为的调查研究[J].内科,2009,4(3):45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