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玉梅
评价作文,主要涉及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等方面。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在评分时,特别关注立意和语言两方面:意深言精的为一类卷(63~70分),意清言明的为二类卷(56~62分),意平言平的为三类卷(42~55分),意偏言嫩的为四类卷(28~41分)。的确,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如果“文质兼美”,则必得高分。而高分作文必然在“立意的深刻性、语言的有文采、选材的丰富性、构思的有创新”等发展等级方面有一个或几个亮点。所以,高考作文要在锁定基础分的同时力争发展分,尤其要在立意、语言等方面寻找提升空问。
笔者认为:“比”——比较、对比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写好高考作文的金钥匙,帮助学生成功地攀升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比”在高考作文指导中的具体运用。
一、与不同类次作文比高下
高三作文,几乎每周都要练写一篇;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往往只是评判一个分数。讲评时为了更有针对性,可以把一个班的习作分成本班内的一、二、三、四类卷,找出每一类的代表作进行重点讲评。这时,需要同学们自觉地对号入座,分清自己的作文属于哪一类次,然后与高于或低于自己作文类次的被重点讲评的代表性习作比较高下,进而汲长补短。
例如,以“为了明天”为题作文,刘洋同学作文得分为52分(满分70分),他是从“‘为了明天该怎么办”的角度立意,围绕“为了明天反省昨天、为了明天奋斗今天、为了明天计划明天”三个方面展开议论,论据皆选用自我生活素材。当老师讲评本班的“三类卷”——习作只是一味罗列“屈原为了明天舍弃生命、爱迪生为了明天继续实验、中国军民为了明天浴血奋战”等论据——45分作文时,刘洋会发现自己的作文与之相比要高出一筹:自己的作文有明晰的分论点、思路严谨;从而明确议论文写作不能只是机械堆砌材料。接着当老师再讲评本班的“一类卷”——习作先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例论述“为了明天要静下心来寻找一盏航标灯”,再以托马斯写作为例论述“为了明天要狠下心来做一条冷板凳”最后以李云龙的“亮剑”故事为例论述“为了明天要专下心来磨砺一柄剑”——60分作文时,刘洋还会发现自己作为“二类卷”的习作与之比较存在明显不足:构思上还欠精巧,缺乏一类卷生动设喻、层层推进说理的缜密逻辑;选材方面不够丰富,语言亦少文采。
经过这样的高下比较,刘洋同学对自己作文的长短自然会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要进行升格改写,应该知道从何动笔了。
二、与自我改写作文比升格
高三学生作文是写了不少,但很多学生还是感觉进步不大;究其原因是写完了,老师讲评完了,也就搁置一边了。“文章不厌千回改”,对原作进行二次乃至=三次改写则能使学生深刻地体悟到作文升格的方法,从而快速提高考场作文能力。
自我改写作文可以是全篇或局部改写。如果是在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这就需要“大动干戈”了。例如,以“惑”为话题写作,班上的宋军同学初稿是这样写的:先写“存惑很重要”,再写“但不当惑时又不能惑”,最后写“解惑需要智慧”;分别选用了“牛顿对苹果的疑惑、项羽垓下之围时的不该迷惑、袁隆平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探惑”等论据。这篇作文被判为48分,症结在于习作论述的三点面面俱到、平均用笔,导致每点的论述都只是“蜻蜓点水”。改写时笔者建议宋军议论要有侧重点,可以留用原来的论据,但要重新剪裁、重新提炼观点。于是,宋军的二次作文是这样改写的:由于对苹果落地的疑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由于对水稻亩产的困惑,袁隆平实现了水稻杂交技术的突破;由于对垓下之围的迷惑,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应该说,宋军的改写有提升,能侧重从“惑”的意义方面论述,而且还能把论据融进论点中;但也有不足,前两个分论点都涉及科学领域,有交叉,第三个分论点又不能与前两点形成层进关系。所以这篇判为52分的二次作文还需要改写。于是,宋军就“构思要严谨、缜密”的要求进行了第三次作文:惑,引领着科学文明的发展(牛顿、袁隆平);惑,促使着精神文明的追寻(项羽、方孝孺);惑,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文艺复兴、五四运动)。比较前后三篇作文,第三篇在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等方面都升格很多,评分62分。
三、与高考满分作文比“亮点”
作文需要眼光向“内”——与本班同学比较、自我升格比较,更需要眼光向“外”——和高考满分比“亮点”,以借鉴考场作文的满分技巧。每年高考过后,总会有大量的满分作文面世。应届高三学生不能先入为主,拿来就读;而应针对高考作文题目先思或先写,然后再和满分作文比较,分析其“亮点”。
以2009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踮起脚尖”为例。有的学生以“踮起脚尖是一种爱的姿态”立意,记叙了“母亲怕影响我学习而踮起脚尖,下夜班回家时怕吵醒我而踮起脚尖,因为我放学晚回家而踮起脚尖在巷口张望”等事例,通篇以叙述为主,少细节描写。和湖南卷一篇写“我和奶奶彼此问相互踮起脚尖”的故事相比较,高考满分作文的“亮点”显而易见:①立意更深刻——写两代人“踮起脚尖”的故事,隐含生命传承的象征意义;②描写更细腻——抓住了“我”小时候踮起脚尖拿零食的动作和奶奶踮起脚尖在教室外等我的情态进行生动刻画;③语言更有文采——写奶奶保持踮脚的姿势,“如同一位芭蕾演员”,“奶奶的慈祥与和蔼就像童话里的仙女奶奶一样”。
在“亮点”的映照下,和满分作文“对镜”,学生不但能肯定自己模拟之作的“亮点”,更能明确存在哪些问题,从而使自己的作文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向标杆作文靠拢,快速打造属于自己作文的“亮点”。
四、与美文时文展开多维比较
高三学生要读高考满分作文,更要多读读经典的美文,当下的时文。“整本的书”(名著、传记等)当然要读(应该放在高三之前读),但高三只能是浏览回顾了;而几千字的美文时文(如《美文》、《时文选粹》、《书摘》等)是非常适合高三学生短、平、快阅读的。这些文章思想机智、材料新颖、构思灵巧、语言精美,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打开多扇窗,使之看到高三学习之外的有关社会、自然、艺术、人文、历史等多种“风景”,从而充实和活化自己的写作。
当然,在阅读美文、时文内容之前,必须养成先围绕文题自我揣想、构思、练笔的习惯;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思想成果和美文时文进行多维比较。
立意比较。例如,读季羡林的散文《赋得永远的悔》。读前先让学生揣想:季老“悔”的是什么?假如自己写“悔”,又该如何立意?——学生之“悔”可能是哪次考试审题失误,或者
没有认真准备输了哪次比赛,或者太大意做了傻事等。揣想之后再读文章,可知季老“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相比而言,季老之“悔”很普通,但也最真实、最深切、最难忘。这样的“悔”带给学生的是震撼,是珍惜:能生活在家乡,身边拥有亲人,这原来是世上最大的幸福啊!由此学生也能感悟到:写文章有时不必有多么高深的立意,只要“情”真,从肺腑而出就是最佳的!
构思比较。例如,读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读前可让学生尝试构思情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公务员一步步走向死亡?——学生构思有的是“过劳死”,有的是酒后驾车出了车祸,还有的是遭遇恐怖袭击等,真是五花八门。之后再读小说,得知契诃夫的情节安排是:小公务员看戏时打了个喷嚏,不慎将唾沫溅到了一位将军的秃头上;他因惶恐再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将军最后真的大发雷霆:而执着申诉的小公务员最终一命呜呼。这样的构思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不同于当前的生活,在19世纪俄国的黑暗社会里,小公务员之死折射出很多病态的东西!通过几种构思的比较,不难发现: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决定了构思的不同。
选材比较。例如,读王俊义的散文《母亲与总统》。读前启发学生思考:选用哪些素材才能表达出对母亲最崇高的敬意?学生所选无非是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琐事,很难表现母亲的“伟大”。再读文章,学生眼前一亮:写母亲竟然可以把母亲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相提并论!作者王俊义把母亲80岁生目的庆祝和老布什80岁生日的跳伞、把母亲耕种9分耕地卖粮食所得900元和老布什在北京演讲获得10万美元的报酬等材料巧妙地链接、对比,从而表达了“作为一个儿子,看待自己的母亲,一定比总统更伟大,更充满智慧”的主题。这篇文章“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中外结合的选材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
语言比较。例如,读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读前让学生动笔写写:卖果子的叶三会怎样评价季陶民的一幅紫藤画?学生写起来很专业,涉及绘画的颜色、线条、创意等。再读读原作的叶三“紫藤里有风”的精短评价,学生不禁哑然失笑:是呀,卖果子的叶三怎么会说出线条之类那么专业的鉴赏术语呢?所以,写人要使用合乎人物身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