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伟
(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40)
电力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要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反应队伍,做好事故应急物资储备,经常进行事故应急演习,锻炼和检验队伍,及时修订预案。只有这样,在事故发生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从容应对。这里根据某电厂在建立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阐述,探讨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方法。
建立以电厂安全第一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首的,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作,以各相关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参加的事故应急组织网络—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值长在事故现场的实际指挥权。
公司领导在制订规章制度,在人、财、物上给予应急支持和保障;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日常的总体培训、监督检查,总体协调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日常的应急培训负责;在事故现场,当值值长是现场的指挥员。
对于一些重大事故,公司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长与值长一同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但是现场还是由值长统一指挥。主要机构构成见图1、图2。
针对电厂实际情况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制订各种事故的应急预案:
(1) 公司紧急事件应急总预案;
(2) 抗台风暴雨应急预案;
(3) 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4)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
(5) 液化天然气(LNG)事故应急预案;
(6) 厂外调压站天然气(NG)事故应急预案;
(7)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8) 起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9) 反恐应急预案(08年奥运会期间按公安部门要求制订)。
在这些预案中,《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的影响最大,《抗台风暴雨应急预案》平时使用最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涉及的人员、区域、设备、设施最广。因此,运行部在日常培训时要围绕各种停电情况开展事故预想活动。特别针对厂用电丧失情况下如何确保机组安全,尽快恢复厂用电,又编制了各种小型应对措施,并加强演练。针对夏季沿海地区台风多发的特点,专门编制了各个部门的《防台风暴雨安全检查表》(见表1),将相关的检查进行细化,在台风来临之前逐项检查到位,不留死角;台风过后,再次检查确认造成的损失情况,及时“堵漏”,该表也可以作为日常安全检查的参考项目表。每年利用安全月、119活动周等契机,对全厂职工,特别是新入厂员工和生产一线员工进行明火扑救演习和消防联合作战演习,检验相关部门、人员协调配合能力和消防设施、器材的状态。
在编制各事故应急预案的同时,编制了各预案启动时用以应对相应突发事件必须提供的应急物资清单,进而形成了总的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将这些应急物资、工具、器材分类,分别保存管理。日常用工器具划归使用人,令其自行保存、管理;一些部门单独使用的物资、器材划归相关部门保存管理;其余公用物资、器材统一存放在应急物资储备库中。该库房位于现场,取用方便,由运行部统一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 由于运行值班人员每天24h在岗,不会因节假日、下班问题导致无法及时领取应急物资;
(2) 便于值长更直接调用应急物资,有利于现场应急指挥;
(3) 应急物资库位于主厂房内,距离可能发生事故需要进行应急处理的地点近,取用方便。
相关部门自行管理的应急物资,由本部门随时调用,经常检查,及时增补;公用应急物资由运行部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被使用的物资由使用部门在当值值长处办理动用手续,及时归还。对于消耗部分,要由使用部门及时办理增补申购手续,尽快补充入库;对遗失的部分、自然损耗的部分,由运行部核查后,尽快办理增补申购手续,尽快补充入库,保持应急物资充足备用。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相关部门改正。下面以一次应急抢修为例,说明各项措施的效果。2009年6月某日晚,该厂唯一一根由厂外向厂内供水的管道破裂,这是全厂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当值值长马上启动应急程序,通知相关的领导和部门。各有关部门紧急储水,应急抢修人员及时到位,运行部、检修部、保卫科联合行动,相关的应急物资、器材、工具、车辆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到达现场。最终使用12根消防水龙带将破裂的一段水管短接,作为临时供水管道,及时恢复送水,没有影响机组发电用水和生活用水。
表1 防台风暴雨安全检查表
在这个案例中,平时的事故应急演习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相关人员不慌乱,整个处理过程井然有序;应急储备物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有了充足的应急物资,大大节省了寻找物资的时间;相关部门很好地协同作战也将抢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将整个抢修过程压缩到最短时间。
制订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通过事先准备和训练达到突发事件来临时相关部门和人员能从容应对,尽最大可能缩短处理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影响。因此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常进行演练,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总结、修订。
(1) 很多应急预案没有实质性内容,有的仅仅给出一些部门责任和通讯联络方式,没有写明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处理,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指导相关人员应对突发事件。
(2) 很多应急预案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经常组织演练,甚至有些现场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有某个与其工作直接相关的预案,现场也没有存放这些预案,根本谈不上及时、有效地启动这些预案。
(3) 预案的深度难以把握,如何评估某种设施、装置的危险因素也比较难。
(4) 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政府部门应该制订相应预案,与企业有效衔接,并举行必要演习,锻炼相关队伍,有效地调动社会整体资源与相关企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但是在现实中,这几方面的工作往往脱节,政府在消防演习方面做的工作较多,其他方面比较少。
(5) 应急物资能否共享。由于目前还只是单一企业各自为政制订的事故应急预案,因此在应急物资储备上存在不足,或者出现积压浪费。如果通过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等部门,将相同、相近、相似的企业的应急资源统筹安排,资源共享,将会大大节约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