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为
传统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太需要像李娜这样的有着强烈个性的运动员了。
2月1日,在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合会)公布的最新排名榜上,中国金花李娜历史性地闯入TOP10,成为中国网坛第一人。李娜获此殊荣得益于几天前不可思议地闯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四强。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姑娘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网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或许正是源于其与众不同的个性。
河东狮吼惊四座
拥有百年历史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向来都是运动员展示个性的舞台。无论是当年阿加西飘逸的长发、菲利普希斯迷人的微笑、俄罗斯沙皇愤怒的摔拍,还是库尔尼科娃性感的超短裙、莎拉波娃迷人的长腿,抑或是网坛猛女和美女们在大力抽球时的嘶叫,都成为澳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一位来自中国湖北的姑娘在墨尔本这片神奇的网球热土又书写了新的传奇。
很难想象,一位中国女球员竟然也在左胸有个惊艳的文身,居然在16岁就谈起恋爱;很难想象,她在输掉比赛后,心情郁闷时,竟视记者不存在昂首离开,抑或面对镜头炮轰国家队,炮轰体制;更难想象,她甚至在比赛中向自己的丈夫愤怒大吼……这正是网坛金花李娜个性十足的一面。
1月27日,在澳网女单1/4决赛中,当李娜以2比6很快输掉第一盘后,她的老公兼教练姜山令人意外地早早离场,到休息室去看电视转播。难道老公对李娜失掉了信心?当然不是,因为姜山深知李娜的个性,在落后的情况下,她最需要的就是安静,而不是教练喋喋不休的唠叨。
就在几天前,李娜在澳网第二轮与扎维对决时,李娜失误不断,连续被破发,当时坐在看台上的姜山显得非常着急,在比赛时大声提醒着李娜要注意对方的反手和底线球,不料,此时的李娜不但不领情,反而在失掉一球后,大声向丈夫咆哮。那一刻,姜山显得非常尴尬,在全场观众惊愕的注视下,默默背起球包,一句话也没有说就离开了赛场……很多观众都认为心绪错乱的李娜可能要很快輸掉比赛了,可恰恰相反,在内心压抑得以释放后,她却越战越勇,最终赢得了比赛。
其实,李娜向老公怒吼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去年温网女单第三轮,失误超多的李娜输球,姜山在比赛中多次提醒老婆不要急,但得到的同样是李娜的怒吼,甚至赛后李娜依然不依不饶:“他在看台上不停地说,我烦死了。”
其实,了解李娜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她的个性。私下里,她对老公很体贴,很关心。她身上那个文身就铭记着她与姜山的爱情传奇。要知道,文身在中国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可是李娜最终还敢于在网球场上把它展示出来,因此无数记者在采访她时都会问到这个问题。有一次法新社记者也这样问她:“那个文身是什么时候做的?”李娜则毫不掩饰地告诉他:“它是一朵玫瑰花和一颗心。在我身上已经有多年,以前不想把它露出来。如果人们看见你有文身,他们就会想这个女孩可能不是好孩子。可是,现在我却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这朵玫瑰,既显示出李娜不羁的个性,更勇敢地表达着李娜对丈夫的无尽爱情。李娜自己介绍说,在丈夫姜山出任自己教练后,她在心理控制方面有了提高。在温网首轮取胜沃斯科波耶娃这场一波三折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心理控制方面的进步;在与大威较量后,李娜显示了更强大的自信。这一切,丈夫姜山功不可没。
记得在北京奥运会上,李娜在谈到姜山时说到动情处泪流满面。“那段时间一直在养伤,真的是很难受的……我非常感谢那些真正帮助了我的人。总的来说,奥运会的成绩是对我恢复的一个回报吧。”话音刚落,李娜便哽咽起来。她竭力想调整情绪,却依然未能阻止眼泪流下来,“我在德国做手术时,老公一直陪着我,那时感觉我们两人相依为命。能这么快恢复过来,真的很感谢我老公。我的脾气不太好,他一直在忍耐、忍耐……”
人们常说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在中国网坛一姐李娜背后,则站着一位默默支持她的男人。这些年,只要是李娜的比赛,你都不难发现他的身影。每当李娜拿下一分,姜山都会起立挥舞双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老公在身边,我感觉自己在心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现在是一个全新的李娜,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迎接任何挑战。”李娜说。
如今,李娜与教练丈夫又创造了中国网坛新纪录,不仅(与郑洁一起)历史性闯入澳网女单四强、历史性进入世界女单排名前十,而且还证明了中国网管中心推出的“单飞”政策是多么英明。
挑战体制天下先
当今中国网坛,敢于挑战传统体制的,李娜是第一人。在几个月前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李娜仅仅打到第二轮便宣布因伤退赛,且拒绝媒体的采访。随后,李娜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有人说湖北方面给她的比赛奖金太少了,她因此退赛。有人更尖锐地批评道:“李娜是举国体制的最大受益者,但也是中国网球界要摆脱‘束缚争取‘权利和‘自由的急先锋,其膨胀的私欲导致集体意识极差,当年联合会杯中国队因为她赌气离队而降级便是前科。因为有案底,遂使人怀疑她此次全运会上阵,只是做个样子给人看,因伤退阵是最好的交差……”
李娜就是这样的人,任凭你怎么骂,心中的想法不会改变。几个月后,憋足了劲的她终于在澳网全面爆发,顿时就有人称赞她:“这次突破,意义远远超过全运会上的N块金牌!甚至可以说,李娜的这次成功,完全是职业化观念的胜利。”
与李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运会上表现最好的彭帅却战绩很差。同样是受惠于“单飞”政策,同样是实力出众的球员,为什么在今年澳网上成绩相差如此悬殊?这一切难道是偶然吗?相反,这一切正与全运会上李娜“霸道退赛”、彭帅抢眼表现有关。面对全运会,李娜采取一种以逸代劳的方式,把重点目标放到了国际大赛上;郑洁似乎也没有把最好状态留在全运会上;反观全力以赴的彭帅则一人独揽四金,风光无限。面对这一现象,新华社记者高鹏认为:这三位“金花”对全运会和澳网的不同态度和成绩形成了反差,反映了职业体育与传统专业体育之间已经发生了摩擦。李娜和郑洁虽然也参加了全运会,但却把参赛重点放在稍后的澳网上,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提前结束整个赛季。李娜花了一个多月在德国边疗伤边训练,郑洁在北京也早早投入冬训,苦练发球和正手进攻技术。而全运会“四金王”彭帅则把最好状态放在了全运会,赛后也忙于各种庆功和应酬活动。在北京奥运会后面临战略转型的中国体坛,需要彭帅这样的全运会“四冠王”,但更需要郑洁、李娜那样的大满贯赛四强选手。李娜、郑洁这次在澳网的优异表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各国主流媒体予以高度关注,有关中国“金花”的照片和新闻频频见诸报刊和电视。可以说,“金花”双姝大大提升了中国网球乃至中国体育的国际地位。
在全运会上李娜退赛时,有人大骂李娜:“虽然球技好,但心浮气躁。退赛归咎于伤病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之前的中网她表现得生龙活虎,而之后的休养生息又是何其充足。其实,李娜这么做颇让人失望,要知道她同样是中国体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现在她真是‘忘本了啊!”
面对这样的质疑,有专家给出更深层次的解释:不可否认,李娜、郑洁都是专业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国家在她们成长初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培养,她们很难有今天的成就,因此她们有义务为国家效力,包括参加全运会。但全运会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了“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中国体育既有战略,而是变成了“国内死磕、国外练兵”。李娜、郑洁把参赛重点放在澳网上,体现了中国职业选手思维观念的转变,是中国体育“后奥运时代”一个可喜的现象。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荣登金牌榜首位,标志着中国竞技体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目前的世界体坛,标志一个国家体育实力和影响力的,却更多地要看职业体育的水平。网球四大满贯赛、世界杯足球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其冠军归属往往全球瞩目,其“含金量”远胜于奥运会上的这些金牌。
没错,中国体育体制太需要像李娜这样的个性球员了。她的这种个性与国际体坛职业化球员的个性合拍。中国体育传统体制更需要这种个性。
去年底,国家男乒主帅刘国梁提出了“打造球员个性”的观点,倡导队员们要敢于表达个性,以赢回乒乓球的影响力。在刘国梁眼中,对国手们来说,赢球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任务,“随着时代的改变,只有金牌已经无法满足球迷,你必须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个性,我们中国球员在这方面并不是很擅长。”
其实,刘国梁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一旦球员都没了个性,对外界就失去了吸引力。到最后,球队无论成绩好坏都无人问津。有人说:“现在国乒选手的曝光率都不低,但是给人的感觉总是千篇一律。很多人都在说,每次看到了王励勤就等于看到了马琳,看到了马琳就等于看到了王皓,因为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都大同小异。”造成国手们不善言语的现状,与球队严格的管理、缺少这方面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很多中国队员除了打球,其他方面并不是很突出,与之相比,国外球员则是个性十足的“多面手”。比如,在一次与小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明显可以看出波尔的亲和力比王皓、王励勤、马琳、马龙要强很多,肢体语言上的优势已经解决了语言不同的难题,很快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再看看国乒大牌们在与小学生互动的时候,虽然满脸的笑容,可表情僵硬,似乎离开了球桌,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许,这正是中国体育体制下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吧!而个性十足的李娜则率先向这种呆板的体制发起了挑战,并且取得了成功。
“娜”个性,酷!
了解李娜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又是一个“情商”極高、非常重感情的人。
6年前,在首届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刚复出不久的李娜在输球后,大声痛哭,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当时,记者在现场与李娜聊了很长时间,她先是“炮轰”了国家队一番。当时,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李娜说得对不对,记者强烈地感觉到她是一个有个性、有血性的运动员,这样的球员要么被封杀,要么日后必有大出息!
也正是在那次采访中,记者真正“认识”了李娜。1982年2月26日,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李盛鹏年轻时曾是湖北省羽毛球队的一名业余选手,但“文革”打破了他做运动员的梦想。于是,他将“羽球运动员情结”转移到了女儿身上。年仅5岁的李娜就这样被送到体校学习羽毛球,从此与体育结缘。但是,一年之后,李娜的羽毛球生涯就宣告结束,李娜被武汉市网球业余体校的夏溪瑶教练看中,阴差阳错地从此踏入网坛。正是这次意外,李娜在网球上的天赋被发掘了出来。13岁,李娜进入省队,一举夺得全国青年锦标赛女单冠军。在网球之路曙光初现之时,李娜却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1996年秋,父亲李盛鹏突然病逝,母亲李艳萍不仅沉浸在丧夫之痛中,还得为女儿的训练费用忧虑。为了节省训练费用,减轻妈妈的负担,李娜在训练计划本上郑重地写道:为让妈妈少操心,我要以最快速度进国家队。
过人的天赋加上超乎常人的付出,李娜在15岁那年就实现了自己许下的第一个愿望——跨进国家队大门。在国家队中,李娜的综合条件非常出色,很快从众多队友中脱颖而出,两年后就超过很多师姐正式成为网球职业选手。同年,李娜就拿到ITF挑战赛中个人的三个冠军,其中前两个均是以非种子选手的身份夺冠。次年,WTA巡回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站,李娜又与李婷搭档夺得女双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首度在WTA巡回赛中夺冠。自此,李娜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网坛“一姐”,无论单打还是双打,都是中国网球的重点培养对象。
然而,就在事业处于飞速上升之际,李娜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前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诧的决定——突然宣布退役,跑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和男友姜山一起读书。
直到今天,李娜一直没有对她那段退役给予太多的说法。当时外界有种种猜测,一是因伤退出国家队的姜山正在这所学校读经济专业,李娜前去陪同,显然这个理由很牵强。另一个说法是李娜退役其实还有家庭的原因,她想有更多时间陪陪妈妈,这似乎更加说不过去,因为当年李娜打球的初衷就要是给父母争气、争光。第三种说法倒是比较可信,只是那时的国家队教练和网管中心一直不愿意承认:那时有知情人透露,由于与国家队教练、管理者有矛盾,以她的个性宁愿不打球,也不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所以作出惊人之举。看得出来,李娜祭出退役这把“双刃剑”,只不过为了赌一口气罢了,而且就是要向相关方面证明,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国手。果然,缺了李娜的中国网球队在釜山遭遇惨败,而亚运会成绩又恰恰是考核网协和网管中心领导的重要指标。这一事件,与当年世界羽坛“坏小子”陶菲克离开印尼国家队简直是如出一辙。
一直到2004年初,为了备战全运会,有关方面力劝她复出参赛。之后,孙晋芳上任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主任,亲自劝说李娜出山,坊间传说“三顾茅庐”。最终,这个性格女孩重新回到了网球场。与此同时,网管中心也大胆创新,将李娜的老公姜山破格调入国家队,担任李娜的私人教练。这一幕,与当年重归印尼国家队的陶菲克在那一年的奥运会上勇夺金牌,从此“陶天王”成为世界最知名、最受欢迎的羽球明星何其相似。
从竞技运动的顶尖状态中退役再选择复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困难的,但争强好胜、个性十足的李娜却战胜了一切不利因素,勇敢地回到了WTA舞台。在过去的几个赛季中,李娜的进步和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是伤病的造访却让她几度被迫长时间休赛。拖着永远不可能百分百痊愈的膝盖,李娜没有放弃对梦想和胜利的追逐,克服伤病带来的疼痛和影响,继续活跃在职业赛场。在WTA,李娜也许没有足够的统治力、距离顶尖还有一段距离,但却是人人惧怕的危险分子,从世界第一到大满贯冠军,李娜都曾经在这些耀眼的巨星身上取得过胜利。
在复出的第二年,李娜和男友姜山喜结良缘。在亲情和爱情的滋润下,她真正成熟起来,创造一连串的神奇纪录:首个WTA单打赛事桂冠、金花最高排名及最高年终排名、亚洲一姐、第一个杀入顶级赛四强的中国选手、首个晋级大满贯单打八强的金花、奥运会赛场杀入半决赛、澳网杀入半决赛、世界TOP10亚洲第一人等等,一项项纪录和成绩不仅记载了中国网球成长的历程,也都镌刻着李娜的名字。同时,更让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职业化运动员羡慕的是,李娜光在澳网参加女单这一项比赛,就收入4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46万元(这比乒羽运动员一年国际比赛收入都高),可谓是名利双收。正如球迷感叹:“娜”是个传说!“娜”永远都是中国网坛的重磅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