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最近常常笑歪歪。
因为人类严肃思考了。
虽说“人一思考,上帝就笑”,不过这次他可能要笑岔了肺,盖因愚者千虑亦有一得,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哥本哈根似乎第一次寂寞地、无私无畏地反思自己的生存模式、反思和这个星球的缠绵恩仇。
繁荣一定就是昌盛吗,发展一定就是进步吗,万众追捧的“高速增长”一定给我们带来幸福吗?腾飞与消费,穷奢与极欲,如果种种看似光鲜的现代壮举都以吞噬不可再生的地球资源为前提、为代价,那我们不得不要喝一声:慢。
适度,才是幸福。超限,就是灾难。
哥本哈根大会落幕,低碳生活时代揭幕。它的极简表达其实就是一句话:以较少的碳消耗换取高质量的生活。
但如同无数曾被暴炒的热敏概念,它同样被炒得过火。经验告诉我们,但凡热词,一旦普罗到葱姜老太协管老头也闲坐瞎掰的时候,多半要八卦。
且看网上五花八门的低碳诠释,常常令人畅想山顶洞人,仰韶风光——那也叫做“减碳”宣言?夏天关空调,冬天不供暖,坚决不开车,拒穿皮茄克,水龙“微滴”储水,电表倒走节能,循环各种垃圾,少吃就是“减排”,喝剩豆浆美容甚至“热吻不要超时”……
显然,如此低碳,不能不令人低叹:人类所有的进化和科技都白忙活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所有成果,都只是为了“被返祖”和“绿暴力”。
低碳还在低叹。几乎不可避免地,资本市场和物性贪婪的混搭也不会放过“低碳”,于是市场也像茶几,瞬间摆满了“洗具”。
建筑、游戏、食品、旅游、能源、服装、零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蕾万花皆“低”开,低碳立马成了俏女子,满大街都是追她的人,以至于如果有一天出现“房内低碳”和“临终低碳”,我等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国人就是这样的脾性,“玩玩就不上路了”,自古皆然,于今为烈而已。
日前拜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亦称“这事不能说得太细”——它包含两个要素:“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耗和碳足迹的减少”,就目前我们的执行能力来看,其实是一对悖论,所谓“心与身为敌”,我们“想做的”,和我们“能做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低碳啊低碳,可以高歌,切忌猛進。而放弃科学精神,矮化生活品质的生活,则无疑是一种“伪低碳”。
伪,总是长不了的。伪的背后,总是有“理还乱”的盲目和阴谋。
如是,则真正的低碳经济,仅仅露出曙光,网络上的流行语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胡展奋(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