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题材歌剧在波士顿的诞生

2010-05-30 10:37:15易速利
南风窗 2010年13期
关键词:白娘子白蛇传许仙

易速利

抽取掉传统的舞台元素以后,伍德洛夫希望中国的古老故事能够具有更多超越性,更能为世界所理解。从波士顿观众全场长时间起立欢呼的场面和稍后媒体的热情评价来看,毫无疑问,《白蛇传》成功地推向了美国。现在的疑问在于。西洋化的中国传奇回到故土以后的效果又将会怎样?

作为美国的文化重镇之一,波士顿的歌剧舞台上大戏不断,但都以经典作品为主,最近40年来只上演过一部新创作的歌剧,这就是以中国传奇故事为题材的《白蛇传》(Madame white snake)。这部戏以150万美元的创作预算创下波士顿的历史纪录。此外,白蛇、许仙故事的发生地杭州与波士顿从1982年起即结为友好城市,双方往来一直比较频繁。将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以后,波士顿市政府决定将2010年2月25日定为该市的“白蛇传日”。在那前后几天,我到波士顿采访这部歌剧的创作过程和首演情况,与几位主创人员依次展开一对一的讨论。

《白蛇传》歌剧化的缘起

在卡特勒戏院里,我首先见到的是华裔作曲家周龙,第一个话题是舞台设计。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灯光和置景,为2月23日晚上的最后一次彩排作准备。舞台简练至抽象,除了几块极为鲜亮的幕布——几种单纯饱满的红色可能让人联想到张艺谋对色彩的调遣方式——以外,没有任何明显的中国元素。周龙理解我的诧异,他经历过同样的视觉震荡,“我们想《白蛇传》应该很像中国戏,有很多小断桥啊,小亭小院啊,就是很中国气息的。他们没有这个,他们一开始就跟我们约法三章,说我们不做你们这些京剧的东西”。

歌剧的创作大约始于3年多以前,“他们”的核心是美国著名现代派话剧导演、耶鲁大学兼职戏剧教授罗伯特·伍德洛夫。他负责掌控舞台,现场的工作人员接受他的调度指挥。伍德洛夫曾经创作过不少高水平作品,合作者中包括音乐大师菲利浦·格拉斯。他拒绝从形式上包容任何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我从来不做古装剧,我只知道我生活的这个时代。另外,怎么可能让我真的去掌握另外一个文化?很多地方只能猜测,所以还不如跟着自己的艺术直觉走,就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去设计舞台。观众的感受和我的原意也许不同,但这正是有趣的地方”。

抽象风格的舞台设计与剧场的环境也形成鲜明对比。卡特勒戏院建成于1903年,设计古色古香,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以木雕的形式分布在剧场各处,具有强烈的古典装饰美。几年前卡特勒才刚刚成为波士顿歌剧院的演出基地,三层观众席总共能容纳1200名观众。面对种种反差,我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期待值,希望错愕感能够逐渐消散。为什么指望美国舞台上架起个断桥?我即将看到的不是京剧、越剧、沪剧、港台肥皂剧,而是歌剧,它原本就是一种西方的艺术样式,与中国传统无关。

“其实我的音乐也是如此”,周龙说。古典音乐出自西方,他按照这利,语汇写出的作品,无疑仍然会被纳入西方的体系。周龙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跟他同班、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有谭盾、陈其纲、苏聪、郭文景、刘索拉等人,当然也有他的妻子陈怡。陈怡、周龙夫妻俩1990年代中期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作曲专业博士学位,最近这些年他们一直都担任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作曲专业的教授。

《白蛇传》是周龙的第一部大型歌剧作品,他今年57岁,属蛇。这部歌剧的词作者、新加坡长大的美籍华裔女子林晓英跟周龙同年,两个属蛇的人联手创作了一部以蛇为主题的歌剧。周龙介绍说她极其能干,整个歌剧项目由她一手策划推动;她的美国丈夫是个犹太富商,叫查尔斯·雅各布斯;她是哈佛法学院的高材生,做过检察官,做过出庭律师。

查尔斯酷爱歌剧,他是晓英的第二任丈夫,两人相识十几年,8年前结婚。为了陪着丈夫享受晚年生活,晓英2004年退出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不再担任合伙人,那时候她才51岁。3年前,为庆祝丈夫查尔斯的75岁生日,林晓英想写一首5到10分钟的咏叹调,请作曲家谱曲,到生日那天邀上亲朋好友开个派对,让大家有机会听一听。由这个简单的起点开始,她进一步设想能不能将一支曲子扩充成小型的室内歌剧?林晓英找到了波士顿歌剧院的院长卡洛尔·查诺,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干脆做成一部完整的歌剧,作为波士顿歌剧院2010演出季节的重头戏。林晓英和查尔斯自掏腰包,他们拿出了25万美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接下来,波士顿华人社区、艺术圈和赞助商踊跃介入,最后总共聚集起150万美元,一部中国题材的美国歌剧就此诞生。

剧本的角色再造

周龙认为晓英的剧本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不仅文笔优美,包含着哲理,而且很多地方还押韵,乐感很好。林晓英从小就喜欢《白蛇传》的故事。华语文化圈中,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白娘子与法海的斗争家喻户晓,不过此时的关键在于让美国人也能理解这个东方传奇。

《白蛇传》来自民间传说,情节有多种版本,明朝人冯梦龙第一个将它整理出版。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中,人物比较多,关系混乱,场景颠三倒四,情节发展毫无逻辑,说书人风格的痼疾根本掩饰不住,但白娘子的角色界定倒是很清楚,用法海的诗来概括,“本是妖精变妇人,西湖岸上卖娇声”。法海自己基本上是一个救助受害者、惩治邪恶的正面僧人形象。小青的分量很轻,冯梦龙给她安排的台词没几句。我用关键词“青青”搜索全文,她只在四个地方开口,说的话基本无关痛痒。在冯梦龙笔下,药店里借伞给许仙的老陈说的话更多,传递的信息也更多。

自冯梦龙以后,《白蛇传》的故事开始演变,白娘子的角包由化身为妇人的妖精逐渐向追求爱情和自由、反抗专制的一代熟女形象发展。法海从德行高深的名僧退化为多管闲事、生生拆散有情人的恶和尚。中国主要戏曲品种大都上演过《白蛇传》,华语影视圈中也有不下10种版本,直到最近几年新作还在出现。

林晓英在搭好故事大纲以前,并没有去比较不同版本的故事,她只是按照儿时的记忆和想象去写。她特别喜欢1962年的电影版《白蛇传》(林黛主演,邵氏兄弟影业公司出品)。写出大纲以后,丈夫查尔斯是第一读者,他从西方人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故事中涉及很多与佛教和中国文化关联的暗流,但人物角色的动机不够清楚,不足以推动情节发展;故事的确很优美,但戏劇元素不够有力度。

查尔斯的批评让晓英下决心完善这个故事。她此前没有写过剧本,功底主要来自于大学期间接受的创造性写作训练和多年来对歌剧的热爱。林晓英希望开掘白娘子在由蛇到人的身份转换中所经历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这样一个女人如何追求爱情、享受爱情,到最后不得不面对背叛?“西方文学传统里,角色内心世界的探索往往是焦点。”晓英说。

扮演白蛇的女高音歌唱家黄莺对白娘子的形象给出了一个量化的处理方式,80%的时候她美丽善良忠贞,执著追求爱情。“但她因为毕竟还是一条蛇,所以在表演过程当中我想有一些突然性的、爆发性的动作,就是蛇精的那种本能又出现了,这个占到20%。”

黄莺用手模拟出几个蛇在扭动中滑行的动作以增强表达效果。

歌剧中青蛇的分量极重。晓英发现,流传在四川一带的《白蛇传》故事中,小青是个男人。新加坡一带也有类似的说法。晓英让这个角色进一步复杂化,歌剧中的青蛇兼具两种性别特征,她最初是个男人,苦苦追求白娘子不成。以后两人转世为蛇,接着在投胎为女儿身,她这才跟在白娘子身邊当丫环。在小青的内心深处,两辈子以前对白娘子的爱慕仍然存在于潜意识中,而且时不时涌上心头,干扰着现世的生活。晓英最初希望找个中同戏曲中的男旦来唱小青,但调研过后发现不合适,主要障碍在于语言。中国高水平的男旦演员很少,而且没人能用英语演唱。与作曲家周龙商量过后,他们请来了,男声女高音演员迈克尔·马尼阿奇,他能用真声唱出女高音,从全世界范围看,以类似的音质和能力进入当代歌剧院演唱的人,只有马尼阿奇一个。

马尼阿奇这样理解歌剧中的青蛇,“角色的情感表达很多来自一个男人的角度,很有趣,很不寻常。一个男人却不得不以女儿身出现,他恨自己,他仍然对白蛇有感情,但无法表达”。古典歌剧里比较容易找到适合马尼阿奇演唱的角色,当代剧目里极为罕见,他特别珍惜《白蛇传》提供的机会。

小青在歌剧中还扮演叙事者的角色,她(他?)在开场和幕间转换的时候对着台下的观众讲述故事的背景,或者评点舞台上刚发生的事情,或者表达内心的感受。晓英这样安排显然是为了帮助美国观众准确理解剧情。开场的时候,她给小青的歌词是:

我陷入绝望,直至生命终结,我与她同时转世,化身为蛇

上天眷顾,赐我女儿身,从此我可永伴她身

如今我半蛇半女,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

这一大段独白听起来非常接近京剧的念白,但英语中并没有汉字四声的区别,所以周龙为每一个单词加上音符,让小青念起来仍然抑扬顿挫,富有韵味,而且二胡也参与伴奏。经历世间痛苦的小青给观众带来的却是一种特殊的愉悦。

许仙的戏份相对不那么重。晓英构思剧本的时候已经有意强化过他的形象,“像白娘子那样有力度的女人怎么可能会为一个软弱的男人倾倒”?不过在周龙看来,许仙仍然“只是白面书生,不是个壮汉子”。为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一个细节,周龙特意提出过修改意见。许仙还伞给白蛇的时候,她假称得了心病。“许仙是个herbalist(卖草药的),等于是个二把刀医生,”周龙说,“晓英的剧本初稿中,他想看看白蛇得的什么病,上手就去摸胸。这毕竟还是一个中国传说嘛,即使诊病也不行啊,以前都还挂个帘才号脉。我说你就号脉,别摸胸。”最后定稿的剧本里,许仙诊断白娘子心病的时候,采用的果然是号脉的手段。

林晓英笔下的法海形象也得到了丰富。男低音歌唱家龚冬健说:“他信仰的,他祈祷的,不是上帝,而是爱。如果世界上能找到真的爱,他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法海修炼多年以后,突然听说杭州有一对夫妇以特别恩爱出名,他自然很感兴趣。他指望着发现真爱,结果却发现_一条白蛇。到底是告诉许仙真相,还是瞒住这件事情?法海很困惑。“他其实想让许仙自己做出决定。将毒药交给许仙以后,也是在试验他们的爱情,你到底对你老婆是真爱还是经不起考验?结果许仙没有战胜男人的这种骄傲,他逼问白蛇,最后酿成悲剧。”龚冬健说。

真正的中美合作

龚冬健认为,歌剧《白蛇传》为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中国派个京剧团来,或者美国派个爵士班去要好得多。“这是真正的中美合作。为什么呢?美国人来制作这个戏,美国人来导演这个戏,它完全打破了我们中国对这个戏几千年来程式化的表现方式。”他说,“传统故事要现代化,具有现代品味,现代思维。《白蛇传》称得上是古代和现代的结合,中国和外国的结合。”

《白蛇传》连续两个晚上的最后彩排和预演结束后,美国观众的反响极为热烈。女主角黄莺和扮演法海的龚冬健是最先出场接受欢呼的华人,林晓英倒数第二个谢幕,周龙压阵。每一位在舞台上都是信心十足,光彩照人。此时我脑子里没想着亚裔融入主流的问题,这些艺术家们就是主流。黄莺的声音晶莹透亮,在演唱以外,她的形体动作也让戏剧张力得以进一步提升。龚冬健浑厚的低音有效地冲击着全场。周龙将二胡和埙这两样传统乐器精致地整合进交响乐队,中国元素无可置疑地存在,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质感。

导演罗伯特·伍德洛夫对视频投影手段的运用,在该剧序幕和尾声部分尤其重要。歌剧开始,黑白视频投影到巨大的银幕上以表现从蛇到人的转化过程。从一条蛇化身出来的首先是裸露的胸部,惊人的丰满圆润。伍德洛夫用的是一位白人女子。在无数种版本的《白蛇传》中,用白人女子来再现从蛇到人的转换绝对独此一家。歌剧结尾的视频用波诡云谲的影像表现世界毁灭,舞台上空还漂浮着一群美国女孩,意境跟“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相似。伍德洛夫从未读过诗人北岛的《回答》,他考虑的是如何挖掘戏剧冲突的普适意义。舞台的四周悬挂着一组孩子的头像。伍德洛夫解释说:“我们以这些头像作为整个事件的一个框架。白蛇和法海之问其实是两种不同理念的冲突,她代表着对爱的追求,他则是对真相的追求。冲突最后导致世界的毁灭(apocalypse),也就是孩子的死亡”

抽取掉传统的舞台元素以后,伍德洛夫希望中国的古老故事能够具有更多超越性,更能为世界所理解。从波士顿观众全场长时间起立欢呼的场面和稍后媒体的热情评价来看,毫无疑问,《白蛇传》成功地推向了美国。现在的疑问在于,西洋化的中国传奇回到故土以后的效果又将会怎样?今年10月的第1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歌剧《白蛇传》将努力证明自己与中国观众的缘分。

龚冬健认为,歌剧《白蛇传》为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中国派个京剧团来,或者美国派个爵士班去要好得多。“这是真正的中美合作。为什么呢?美国人来制作这个戏,美国人来导演这个戏,它完全打破了我们中国对这个戏几千年来程式化的表现方式。”

猜你喜欢
白娘子白蛇传许仙
发胖也有好处
故事会(2021年19期)2021-10-13 22:07:26
黑皮肤的“白娘子”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6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漫话民间故事 白娘子——端午劫
幽默大师(2018年4期)2018-11-02 05:38:48
漫话民间故事 白娘子——断桥初相识
幽默大师(2018年3期)2018-10-27 05:50:44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6:36
白娘子采灵芝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40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
东方论坛(2015年2期)2015-12-29 23:23:12
白蛇传
中华奇石(2015年5期)2015-07-09 18:31:07
许仙人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