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从
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下,贸易保护主义不幸回潮。不出所料,欧美首先筑起贸易壁垒,令中国制造业不得不调整航向。如今,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一度被境外媒体理解为“中国制造”转向东盟市场“猎食”。
危机倒逼改革,放在全世界都一样。“新加坡看到了贸易竞逐之外的结构调整空间。”新加坡中国商会会长潘国驹教授表示。他认为,这不仅是一次贸易的角逐,更重要的是产业升级有可能从中实现——在自由贸易的庇护下,中国和东盟都将出现新的面貌。
零关税忧虑症
“在近两年的世界进出口结构变化中,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的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目标市场的出口导向政策,已经行不通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杨沐表达了这样的忧虑。在多个行业中,欧美市场容量达到了临界值,即使有空间,也为贸易保护主义所覆盖。对于出路,杨沐写道:“新兴国家必须通过加快培育自己的国内市场,和通过相互间的出口推动来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体现了这种国际经济格局变动大背景下的新思路。
贸易自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零关税,最鲜明的特征则是产品“激烈肉搏”。这样问题又来了,“中国制造”在价格上占据天然优势,而且南征北战,经验丰富,部分东盟国家认为,在自由贸易的原则下,中国将是最大的获益者,而“中国制造”则对东南亚制造业是个极大的冲击。
“冲击肯定会有,但不是那么严重,也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潘国驹说。他坚持贸易问题只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浅层问题,并不影响大局。“自贸区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起步之时总有摩擦,但最终各方都會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黎良福对此也表示乐观,他说:“从中长期看,中国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肯定会走出去,东盟是首选,双方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深化,经济融合度也会越来越高,新加坡乐见其成。”
从发展阶段来看,新加坡无疑走在东南亚的最前沿。潘国驹认为,东盟的合作将带来国家内部产业结构上的巨大变化。目前,中国和东盟的产业结构有所趋同,都是以初级的制造业加工为主,而且都以欧美国家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这种结构趋同可能会造成初期的竞争,但中国可通过自觉的‘产业升级来实现与东盟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按照潘国驹的设想,中国和东盟不应囿于贸易问题,而应关注贸易自由下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发挥各方优势,达致互惠发展。“中国制造”必须通过自由竞争获得质的提升,而东盟国家则成为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承上启下的中国定位
众所周知,全球制造业经历了三次大的转移,第一次是从英国转移到欧美,第二次则是从欧美转移到日本,第三次是从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家继而到中国。
在梳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分工的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过程:当时以“雁行结构”为基础,日本处于产业链的顶端,韩国新加坡等作为第二梯队,而中国和东盟国家则成为区域分工和贸易模式的最下层。中国与东南亚成为产业链中的同一级,产品差异性不大。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角色在近几年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力的增强,以及主动的“腾笼换鸟”,使得中国脱离了价值链底层,目前正在往第二梯队靠近。从新加坡视角看来,这种产业结构上的不均衡正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粘合剂。新加坡、中国、东盟其他国家的梯队关系避免了产业上的竞争——中国可承接新加坡的产业转移,而东盟其他国家则可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中国则充当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在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间成为了一颗自由的棋子。
“中国和东盟其他国家的互补性是非常明显的,”潘国驹说,“比如东盟的石油、橡胶及煤等自然资源是中国非常需要的,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最近呈现大幅上升趋势,这说明双方出口的产品已呈现出差异化趋势,中国可以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参与东盟国家的产业转移。”
在潘国驹看来,中国和新加坡都将从东盟自贸区获得产业升级的机遇。“新加坡的制药、电子技术和石化产业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比周边国家发展快了近20年,”潘国驹说,“但新加坡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未来新加坡的定位是全球贸易港,不仅要发展高端科技,还要发展服务贸易,因此自身的制造业也面临升级转移。”近年来,新加坡和中国的产业合作园区发展势头很好,在完成本国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帮助了中国产业的升级,这就是产业合作的互惠效应。同样,中国也能通过东盟的产业转移实现自身的发展。
不需要“中国制造”之铭牌
有人说,将制造业中心转移去东盟,是出让“中国制造”的招牌,也就是将我们最有竞争力的部分拱手相让。
在新加坡学界看来,这显然是一个误区。潘国驹表示,对中国而言,最迫切的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可能长期保持在低水平,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带来的贸易逆差又特别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欧美国家愿意到中国投资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便宜,但同东盟的劳动力相比还有质量的优势。但随着东盟自贸区的启动,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将逐步减弱,有可能会出现东盟劳动力对中国进行逆输入的现象。”
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可能会在自贸区被放大,低端制造业的利润必然被进一步压缩,如果中国不将低端的制造业转移,同东盟国家直接竞争,最终双方都会在贸易战中败阵,沦为全球“食物链”的牺牲品。对中国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次契机,由东盟自由贸易区“倒逼”产业升级。
外界曾对中国制造业转移至东盟有所疑虑,认为中国的中西部还未充分发展,对承接制造业转移也颇有热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先向中西部转移而不是东盟,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制造”的优势。黎良福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说,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东盟国家不一定持开放态度,尤其是起步阶段,中国转移出的产业可能会是一些高污染、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不高的产业,或许还会引起东盟国家的反弹。但长远看,中国产业转移最合理的地区还是东盟,中西部有自己的特点,环境比较脆弱,但旅游资源和农业基础比较好,不一定非得做产业承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黎良福提出,产业转移的区域选择应该由企业家自主决定,而政府需要做的是提供政策和环境的支撑。如果政府在制度和融资方面为中小企提供支持,中国制造业最终会走上成功的道路。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西方国家开始将制造业产业链的中高端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西方大型的跨国公司逐步将研发环节下移,转移到中国、印度等国,产业也集中于电子、通信、汽车、机电、医药、化工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整合中高端产业链,形成群集效应,毫不犹豫转移低端制造业,集中做好产品的研发和营销。
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并不需要“中国制造”的铭牌,潘国驹教授认为新加坡从未惧怕过“中国制造”,中国也不必对“东盟制造”有恐惧心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产业转移是“中国制造”升级的一个快速通道,但显然,这不是制造业升级的唯一变量,产业转移并不必然导致制造业的强盛。经济学告诉我们,若仅进行简单的地域性搬迁,没有国内大环境的配合,通过产业转移升级制造业也是空中楼阁。
“重要的是,中国的国内竞争还不是很规范,很难保证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而并不完善的法治环境又加剧了企业自我发展的困境。”潘国驹善意地提醒道,“在资金和创新人才都较为缺乏的现状下,中国的中小企很难独力完成产业的升级,因此产业升级对企业来说成为一种负担。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或者能成为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外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