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亮
(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B超室,广东高州 525200)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相互误诊,两种疾病在药物治疗和手术处理上有很大差别。因此,术前明确诊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93例可疑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彩色超声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3例,年龄29~62岁,平均43.7岁。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36例,子宫腺肌病30例,两病并存27例。另选择20例彩色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应用意大利ESAOTE DU6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充盈膀胱后仰卧位待检,除常规检查子宫体大小、形态、宫腔线、内部回声等,着重测定病灶及病灶周围血流情况,根据切面血流信号将血流丰富度分为Ⅰ、Ⅱ、Ⅲ、Ⅵ级[1],用以判断血管分布情况,测定子宫动脉的收缩期及舒张期最大流速,并计算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SPSS 12.0 分析,组间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两病并存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情况见表1。
表1 彩色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例)
彩色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吻合的79例患者,其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状况见表2。肌瘤病灶和腺肌病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83.02%(44/53)的肌瘤病灶血流信号为Ⅲ、Ⅵ级,77.08%(37/48)的腺肌病病灶血流信号为Ⅰ、Ⅱ级。
表2 各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x±s)
子宫肌瘤发生时,子宫常不规则增大,瘤体可单发或多个同时存在,大小不一,可发生于子宫的任何部位,瘤体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以低回声常见,偶可见等回声或高回声,呈漩涡样改变,常可见子宫内膜线弯曲或偏移,瘤体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子宫腺肌病发生时,子宫呈球形增大,瘤体多单发于子宫体后壁,大小在4 cm左右,边界不清,以较弱的强回声多见,呈颗粒状或网格状改变,常可见子宫内膜线前移,病灶周边血流信号稀少。
子宫肌瘤为富血型瘤,而子宫腺肌病因腺肌增生产生对血管的压迫作用,导致血流阻力增加。因此,两病的血流动力学具有显著差异[2]。本组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RI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病组,而PI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病组。两病并存时血流指标变化不明显,可能与子宫肌瘤引起血流阻力降低而子宫腺肌病引起血流阻力增加有关。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都是妇科常见病,两病并存时半数会漏诊其中之一[3-8]。彩色超声能很好地显示瘤体的声像图特征,还可以准确地测量和计算血流动力学指标,必要时可进行阴式检查[9],这就避免了肥胖、后位子宫、肠腔胀气等因素的干扰。
应用彩色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进行鉴别诊断的意义在于:子宫作为女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临床上要尽可能保留,女性绝经期后子宫肌瘤常可萎缩或消失,育龄期女性肌瘤较小时也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使病灶缩小或消失。因此,应用彩色超声对子宫肌瘤进行动态监测,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便选择治疗方案。
[1]曹洁,王方剑.彩色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00,21(6):345-346.
[2]焦光琼,凌梅立,谭晶.三维彩超在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6,15(1):19-21.
[3]宁鸽.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彩色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57-58.
[4]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93-1194.
[5]王伟华.子宫腺肌病46例临床误漏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8):59.
[6]王淑琴.1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64.
[7]罗蓉蓉,余秀华,施红,等.超声造影对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腺瘤病灶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41-42,66.
[8]毛利萍.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囊性改变的诊断与鉴别[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56-57.
[9]王健,徐耀辉.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