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松 ,李卓佳 ,文国樑 ,陈义平 ,罗 亮 ,3,冷加华 ,曹煜成 ,杨莺莺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2;3.大连水产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白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1988年7月,凡纳滨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2000年实现工厂化育苗生产,随后养殖规模年年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年产量占全国对虾总产的85%以上。广东和福建是我国凡纳滨对虾的主产区,2008年产量分别是196187吨和20356吨,占全国总量41.6%。该两省凡纳滨对虾养殖多采用高位池精细养殖、土池半精细养殖和滩涂粗放式混养三种养殖模式。作为华南地区对虾养殖最富有特色的高位池养殖,因为其养殖池塘设施齐备,管理精细,放苗密度大,产量也非常高,每公顷可高达48吨。
近年来,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的迅速发展,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养殖密度大、水质恶化、对虾体质下降、病害问题严重等。在对虾病害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所导致的死亡尤为严重,每年都流行于对虾养殖地区,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自从 1993 年在日本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已经成为危害世界对虾养殖业最为严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WSSV对养殖对虾是一种易传染,高致死性的病毒,养殖条件下可使感染对虾在3~10天内死亡,死亡率高达80~100%。感染对虾主要症状是,活力差、少食,濒死者体色变红,头胸甲往往出现直径0.5~2mm左右的白色斑点[1]。
本次调查,对广东和福建地区不同类型养殖池塘和养殖技术条件下的对虾进行采样检测,以了解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对WSSV流行感染状况的影响,希望为WSSV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2009年8月至12月间,对广东和福建地区15家养殖场的高位池、土池和滩涂混养池塘进行了采样,对虾多为10~15 cm的成虾,每个池塘采样15尾,每5尾合并为一个样。
样品DNA提取按照海洋动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DNA样品-20℃保存备用。
该实验采用套式PCR检测各采集样品携带WSSV情况,PCR采用潘忠诚等设计的引物,一步PCR的扩增产物是328 bp,二步PCR产物是258 bp[2]。一步PCR扩增产物为阴性的样品,再采用套式PCR检测。
不同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
高位池对虾样本采自广东省汕尾市(1~3号池塘)和电白县(4、5号池塘),4号池塘对虾为一步PCR阳性,其余池塘对虾均为套式PCR阳性。除4号池塘出现零星对虾死亡外,其他池塘对虾生长良好。高位池的池塘面积均为0.43 hm2左右,池深1.8~2.3 m,底部及四壁铺有地膜,放苗量为180~225万尾/hm2,养殖过程中定期投放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调控水环境,同时适当投放浮游微藻营养素为微藻生长提供营养,实行限量添换水,水质清新良好。
土池养殖对虾样本采自广东省电白县(6~9号池塘)以及福建省福州地区(10、11号池塘)和厦门地区(12、13号池塘),池塘放苗量为45~60万尾/hm2。其中6~9号池塘采用水质生态调控的技术,虽然所采对虾样本携带病毒率100%,但是均为套式PCR阳性,携带病毒量低,未出现对虾死亡。而福建地区所采的土池养殖则采用“清水养虾”法,未采用水质生态调控技术,没有培养浮游微藻,10~13号池塘对虾检测均为一步PCR阳性,且出现死虾而准备收获。
滩涂混养池塘对虾样本采自广东省汕尾市,为凡纳滨对虾和近江牡蛎混养池塘,两个池塘面积分别是220亩和370亩,每天随潮差换水,日换水量在20%以上,对虾放苗量低为30万尾/hm2。由于对虾放养密度低,加之近江牡蛎的滤食作用,水质清新,使得对虾生长环境良好,因此对虾携带病毒量低,为套式PCR阳性,但是病毒携带率高为100%。
从本次抽样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具有营造良好水质,控制对虾体内病毒增殖的功能,对控制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3-8]。
但是,本检测结果也反映出对虾苗种的质量问题——携带病毒。高位池养殖采用沙滤井过滤海水,而且在蓄水池中普遍使用二氧化氯、漂白粉等药物消毒,可以杀灭水体以及浮游生物携带的病毒,切断因为水的途径传播病毒。养殖中全程使用配合饲料,也杜绝了因食物途径而传入病毒。因此,养殖过程中所发现对虾携带的病毒很有可能是因种苗而带入。育苗中,对虾亲虾多投喂贝类和沙蚕促使性腺发育,幼苗又多使用轮虫和卤虫等活饵料以增强营养,这些活饵料均已被证实可以携带甚至传播WSSV[9-12]。因此,对虾苗种携带的病毒可能由这些活饵带入育苗场而感染。
所以,建议养殖户在选购虾苗前应先到多个育苗场进行实地考察,摸清虾苗场的生产设施与管理、生产资质文件、亲虾的来源与管理、虾苗健康水平等一系列与虾苗质量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再选择虾苗质量好、信誉度高的苗场进行选购。同时,购买时必须验证所购对虾的健康证明,以保证对虾不携带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水质的调控,通过构建优良藻相和菌相,形成良好水色和合适透明度,给对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通过单细胞藻类、浮游动物、有益细菌等基础饵料生物,为对虾前期健康生长提供优质活饵料,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提高对虾成活率。
[1]Lightner D V.A Handbook of Pathology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s for Diseases of Penaeid Shrimp[M].Baton Rouge,LA: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6.
[2]潘忠诚,王芳宇,何建国,等.凡纳滨对虾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感染白斑综合症的研究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63-67.
[3]张汉华,李卓佳,郭志勋,等.益生菌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的生态调控效果研究[J].海洋科学,2009,33(1):12-20.
[4]李卓佳,李奕雯,曹煜成,等.对虾养殖环境中浮游微藻、细菌及水质的关系[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4):95-98.
[5]王少沛,曹煜成,李卓佳,等.水生环境中细菌与微藻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J].南方水产,2008,4(1):76-80.
[6]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等.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技术在对虾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南方水产,2007,3(4):70-73.
[7]罗勇胜,李卓佳,杨莺莺,等.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协同净化养殖水体的研究[J].农 业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2006,25:206-210.
[8]张汉华,李卓佳,郭志勋,等.有益微生物对海水养虾池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J].南方水产,2005,1(2):7-14.
[9]Vazquez B C,Alvarez R P,Escobedo F C,et al.Detection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in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J].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2010,104(3):245-247.
[10]Vijayan K K,Stalin R V,Balasubramanian C P,et al.Polychaete worms--a vectorfor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SSV) [J].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2005,63:107-111.
[11]Zhang J S,Dong S L,Dong Y W,et al.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brine shrimp Artemia in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transmission [J].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0,34(1):25-32.
[12]Zhang J S,Dong S L,Tian X L,et al.Studies on the rotifer(Brachionus urceus Linnaeus,1758)as a vector in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transmission[J].Aquaculture,2006,261:118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