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崔伟光 刘之辉 摄影 宿东
10月21日,在嫦娥二号卫星绕月成功之际,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周济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家军副总经理出席论坛。论坛还云集了国内空间技术领域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两院院士以及众多专家、学者近200人,共同探讨重大的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展望中国空间技术的未来发展。
本届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龙乐豪院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徐博明总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叶培建院士、嫦娥二号总设计师黄江川、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董光亮副所长、上海天文台洪晓瑜台长等先后就我国火星探测任务中科学目标的实现、重型运载火箭、中俄联合探测火星工程、总体方案设计、测控通信系统、火星探测中的新技术应用等相关课题做出精彩的报告。
周济院长(左)和袁家军副总经理(中)出席论坛
本届论坛云集了18位两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保华院长致辞
月球和火星探测是当代深空探测的重点领域。从国外航天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来看,火星是深空探测任务中最重要的对象。“如果说月球是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火星探测则是行星际探测的开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如是说。
杨保华表示,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我国的火星探测起步较晚,与国外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国顺序实施绕月探测并按规划启动后续“落月、采样返回”任务的同时,逐步开展以火星为主要目标的探测活动,是提升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实力、缩短差距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未来航天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使命。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综合应用月球探测一、二期工程技术,已经研究并提出了我国自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探测器最早发射窗口瞄准2013年。据相关专家介绍,与国外近年来的典型火星探测器如“火星全球勘测者”“奥德赛”“火星快车”等相比,这个方案在载荷承载能力、探测精度、科学目标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根据我国探月工程二、三期深空测控网的建设和规划情况,预计2012年建设完成的分别位于新疆喀什和黑龙江佳木斯的两个深空站,将具备支持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测控通信基本能力。
叶培建院士:火星探测器的自主研发,可突破自主导航定位、远距离测控通讯、70天以上自主生存等深空探测共性关键技术
徐博明总师:萤火一号推迟发射是由于俄方仪器需要重新设计
嫦娥二号总设计师黄江川:开展火星探测的首选是发射火星环绕轨道器,发射窗口可瞄准2013年
欧阳自远院士:火星探测为类地行星的演化历史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是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领域
龙乐豪院士:加快推进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将为我国航天和深空探测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海天文台洪晓瑜台长:国外天文台非常愿意参与中国的深空探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