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卫兵
隋文帝的老婆独孤氏,在历史上绝对是个特殊的女性。说她特殊,不仅因为她的显赫身世、她的才干,以及她的美貌,还因为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权主义者,是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捍卫者。她能让老公隋文帝一辈子服服帖帖,一生只娶她一个,单论这一条,就不是寻常之人所能做到的。更何况,她还能让皇帝气得离家出走。
独孤氏的做法主要有:
源头治理。根本不让你找别的女人,什么嫔妾、三妃呀,一概不设,就剩我一个,黄脸婆你也得给我受着。杨坚虽是皇上,可拿她也没办法。这也好了,清心寡欲,把精力用到治理国家上,劝课农桑、开设科举,国家承平、人民安居,形势一片大好。
营造氛围。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独孤氏的聪明之处。光后宫改革不行,还得推广到满朝文武,营造一种举国上下推崇一夫一妻制的良好氛围。否则就皇帝一个人一夫一妻,底下大臣今儿娶一个明儿娶一个,看着闹心不是?她让皇帝下旨,规定满朝文武乱娶妻妾者,一律不予提拔重用。为了让大家能有个切身的感受,她甚至将好色的太子杨勇废掉。杨勇的原配元氏很得独孤氏喜欢,偏偏杨勇瞧不上,宠爱别的姬妾,整天花天酒地,恣意玩乐,这就戳到独孤氏的软肋上了。这还了得!于是,独孤氏常给杨坚吹枕边风,说连你这个皇帝都是一个老婆,他做太子的竟敢妻妾成群,将来肯定是个败家子儿。杨坚一听,是这么个理儿,瞅个机会就给他废了。
严加看管。在皇宫里培养一批亲信,布下耳目,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皇上给哪个女人飞个眼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遇到如此精明又强悍的女人,隋文帝这皇上当得也够憋屈的,那为什么不反抗呢?
独孤氏与隋文帝的感情非常好。史书记载,独孤氏是大有来头的,在嫁给杨坚之前,家世比杨坚还显赫,她父亲独孤信是北周的大司马、河内公,是北周的建国功臣。杨坚是隋国公杨忠的儿子。二人结亲应该是门当户对,同样的政治环境、家庭熏陶,让他们之间很有共同语言。独孤氏正值妙龄,人也漂亮,属于那种美丽又大方、温柔又可爱型的。最重要的一点,独孤氏的家教非常好,知书达理,“柔顺恭孝,不失妇道”。独孤氏父母早亡,所以对长辈非常尊敬,懂礼貌、识大体,“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朝中上下无人不夸。有了这个尤物,杨坚自然不会对别的女人感什么兴趣。直到杨坚当了皇上,二人的感情维系得还非常好。文帝上朝,独孤氏在外面候着,等丈夫下班,深情相望之后,一同用餐就寝,“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独孤氏抓住了隋文帝的“小辫子”。能够娶到北周大司马的千金,又这么漂亮温柔,杨坚一直对独孤氏很满意,所以二人海誓山盟,“誓无异生之子”,要与对方白头到老,从一而终。既然夸下了海口,自然不能随便食言,当了皇帝,说话更不能不算数!
独孤氏精明的头脑让杨坚对她很依赖。独孤氏很有政治头脑,朝中大臣们没有不服的。据《隋书》记载,独孤氏“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这脑瓜、这见识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最早在杨坚篡周称帝的问题上,独孤氏就表现出超常的政治敏锐性。北周宣帝死后,独孤氏派人告诉杨坚:“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让杨坚当断则断,从而促使杨坚废周自立。杨坚对独孤氏从心眼里佩服,“每事唯后言是用”。
独孤氏很争气,为杨坚生了5个儿子。如果独孤氏不会生育,或者就生了几个公主,管得再严也没用,满朝文武就不干。可偏偏人家独孤氏很争气,一口气给杨坚生了5个儿子,这下杨坚心里平衡多了,常对人说,你别看我没别的姬妾,我五个儿子都是一个娘生的,这才是亲兄弟。
独孤氏是个醋坛子。嫉妒是每个女人的天性。独孤氏年轻时,样貌地位无人能比,优越感超强,可花无百日红,女人最怕的就是衰老,这种衰老会让女人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随之而来的是妒忌心越来越强。独孤氏年老色衰了,便对宫中女人倍加提防,特别是那些年轻漂亮的,别说临幸了,就是杨坚看上她们一眼,独孤氏心里也是钻心的疼啊。醋坛子打翻了,杨坚还能有好果子吃?所以还是躲着点为妙。
独孤氏敢玩“狠”的。怕,也是杨坚不敢造次的原因之一。独孤氏不光看得紧,不光打翻醋坛子,还真敢下手。凡事都有两面性,成天把皇帝看得铁紧,每日形影相随,时间久了杨坚也会郁闷:都当皇帝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偏偏在这上面受限制,干吗呀!所以有时也会感到不甘心。一次,他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宫女,“见而悦之”,一时把持不住,背着皇后偷偷临幸了她。独孤皇后很快得到线报,不由分说就把那宫女杀了。
听说独孤氏把那个宫女杀了,杨坚一下子血往上涌,愤怒到了极点。这愤怒里更多的是一种憋屈,是面子问题——满朝文武嘴上不敢说,心里会怎么想?可笑的是,杨坚怒是怒了,但这火愣没敢和独孤氏发——他惹不起独孤氏。他气急败坏地拉过一匹马骑出了宫,漫无目的地狂奔20多里,“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闹归闹,堂堂一国之君总不能老在外面待着。杨坚在荒僻的山谷中一直待到将近后半夜才回,平生第一次发出渴望自由的心灵呐喊:“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皇帝被皇后逼成这样,也够可怜的。
独孤氏也觉得自己这次做得过分了,就像两口子打架,一方摔门而走,时间久了,留下的一方难免会担心。独孤氏伸长脖子盼着杨坚回来,杨坚一回来,“后流涕拜谢”,喜极而泣,估计也说了些什么“是我不好”、“以后不了”之类的话。在大臣高颖、杨素的劝解调停之下,这事总算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