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 本文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审核,本刊刊发此文不会引起自杀率的上升,相反还有助于读者了解并警惕自杀的传染效应,从而预防同类自杀事件的发生!
初看之下,这座小镇静谧安详,也许稍显灰暗,但生活也并不总是恬静美好,不是吗?这个小镇名为布里真德,位于威尔士南部一个矿藏丰富的老区,距伦敦两小时车程。虽然镇上有索尼和福特等大型企业,但仍有不少失业人口。2007年1月,18岁男孩戴尔·克洛在距小镇10公里外的一个废弃仓库上吊自杀。就在克洛死后一个月,他的生前好友、19岁男孩戴维·迪林在邻村上吊身亡。然而,布里真德的自杀事件远未终结。两年间,共有25名15至28岁的年轻人在本镇或周边地区相继自杀。除一人外,其余人都以相同方式结束了生命:自缢。这该如何解释?
该地区的年自杀率之高早已声名在外。但这一次,在短短两年间,这一数值竟增加了两倍!警方已介入调查,力图拨开自杀疑云。这些年轻死者在生前相互认识吗?这一点可能与他们的死亡有所关联,譬如,某个原本就心情郁结、意志消沉的青年在获悉亲友自杀身亡后,很可能仿效逝者去自寻短见,正如一些美国研究者所证实的那样。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詹姆斯·莫西及其团队曾对153名年龄在13至34岁试图自杀、且都在休斯顿急救中心得到救治的人进行过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与随机抽取的500多名没有自杀企图的人进行了比较,最终发现:经历过亲友自杀的人自杀风险平均要高出普通人1倍。而在亲友自杀后1年内的自杀风险更是比平常高出6倍!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不过,这还不足以解释布里真德接连发生的自杀事件。因为尽管最先自杀的几个年轻人似乎相互认识,但后来的逝者间却素昧平生。因此,另一现象可能也是罪魁之一,即专家所称的“维特效应”。这一名词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于1974年率先提出。他通过分析1947年至1968年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数据,观察到:报纸与电视上的自杀新闻报道量与随之而来的自杀量成正比;自杀报道出现在头版比其他版面更易诱发自杀行为。仿佛媒体无意间为自杀者打了广告,从而加速了这种风潮的蔓延!
菲利普斯称这种媒体传播自杀的现象为“维特效应”。之所以使用这一名词,是因为他想起了200年前的一些往事。1774年,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出版。它的问世在当时沉寂的德国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才华横溢、愤世嫉俗的小说主人公、青年人维特以自杀终结了自己的失意和绝望。该小说的出版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时亦引发青年人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何自杀如传染病般迅速流行?在菲利普斯看来,“维特效应”并不难诠释,这其中贯穿着一个社会认同原理。举例来说,当一个内心痛苦、已有轻生念头的人看到其他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且报纸刊登的死者故事竟与自己如此相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起初,科学界对菲利普斯的论断将信将疑。但很快另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自杀新闻与随后的自杀行为间的因果关联。在英国,精神病学者布莱恩·巴勒克劳夫和他的团队一起研究了1970~1972年发生在普茨茅斯市的自杀案例,并比照了这三年间报刊的相关报道,最后发现:通常,在自杀新闻被媒体报道后的一周内,自杀人数都较平时有所增加。
甚至电视剧也会诱发自杀
自那以后,许多科学家在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采集数据,进行类似分析,最后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报刊越是大肆渲染自杀事件,随后仿效的自杀者就越多。这一现象同时也涉及到广播和电视节目。值得注意的是,媒体的很多相关报道都背离事实,且充斥着想象和虚构的成分!上世纪80年代,德国电视台播出过一个以青年卧轨自杀为片头的电视剧,且连续播出整整1个月。结果在该剧播完后的两个月里,德国29岁以下青年的自杀数竟翻了一番!更令人惶惑不安的是,其中大部分死者采用了卧轨自杀的方式。这不会只是巧合吧……
今天,“维特效应”早已为科学界所认同,甚至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该组织建议报道自杀新闻的媒体工作者应遵守一些规范:第一,避免将配有照片和详尽描述的报道置于头版;第二,避免简化自杀原因,因为引发自杀的因素往往错综复杂:家庭的不和睦、工作的失意、朋友间的矛盾、失恋的痛苦、不满、紧张、焦虑、抑郁等;最后,不应美化逝者及其自杀行为!
避免悲剧的几条简单法则
以上这些指令真的能有效对抗“维特效应”吗?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证:上世纪80年代中叶,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有人在新建成的地铁里跳轨自杀。由于媒体对此事的过度报道,致使地铁里自杀事件的数量短期内急剧升高。鉴于此,奥地利自杀预防协会组织编写了传媒自杀报道指引,并进行大规模推广,协助媒体改进自杀报道方式。随后五年间,维也纳地铁里的自杀率下降了75%。由此可见,大众传播与连环自杀事件的复杂关联着实发人深省……
也许有读者会问,在《恋爱婚姻家庭》上刊登此文是否适宜?事实上,经世界卫生组织审核,本文完全符合该组织提出的相关条例。“只有对某位自杀者进行专门报道时才可能造成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亚历山德拉·弗莱希曼指出,“因为人们可能会对死者的痛苦感同身受,甚至仿效其自杀方式。但笼统谈及自杀的文章则并无妨害。适当的传媒报道不仅不会引起自杀率的骤然上升,相反,还有助于青年读者了解并警惕‘维特效应,从而预防同类自杀事件的发生!”